犬蜱虫病及双甲脒的驱杀试验观察

2022-05-30 10:48许朝爱李文超贺峻琳龚腾芳刘思诗吴淑云刘伟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药效

许朝爱 李文超 贺峻琳 龚腾芳 刘思诗 吴淑云 刘伟

摘要:为了验证双甲脒对犬蜱虫的驱杀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数据,通过药物临床试验得出有效的犬蜱控制技术。试验将蜱随机分为1、2、3、4组,将每组蜱放置于烧杯内进行饲养,将4家不同厂家生产的12.5%双甲脒溶液稀释后分别添加入对应组内,进行计时,观察蜱的运动状态、活性、死亡数和死亡时间。结果表明,一号药物在稀释125倍、250倍、500倍时均能对蜱虫起到驱杀作用;二号药物在相同浓度下作用8 h才会有驱杀效果;三号和四号药物需要在高浓度作用较长时间才能产生驱杀效果。说明一号药物兑水稀释125倍作用2 h可以有效驱杀蜱虫,驱杀率达到66.7%以上,效果明显且短时间内不易反复。

关键词:双甲脒;犬蜱虫;药效

中图分类号:S858.29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1.011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the Exorcism of Amitraz Against Canine Clams

XU Chaoai1,LI Wenchao2,HE Junlin2,GONG Tengfang2,LIU Sishi2,WU Shuyun2,LIU Wei2

(1.Hunan Wuzhifeng Biochemical Co.,Ltd.,Liuyang Hunan 411216,China;2.College of Zo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is to verify the repellent effect of amitraz on canine mussels,provide relevant data for the clinic,and obtain effective police dog frog control through drug clinical trials. Groups 3 and 4 put each group in the beaker. Add the 12.5% amitraz solution produced by 4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to the corresponding groups 1,2,3,and 4 respectively. After adding the drug solution,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when the No. 1 drug is 125,250,and 500 times. It has the effect of repelling insects and insects in the universe;the second drug work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Only 8h will have the repellent effect;the third and fourth drugs can only produce the repellent effect when the ac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can last for a long time.Conclusion The No. 1 drug 12.5% amitraz solution mixed with two water juveniles 125 times,the action takes hours to eff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deworm the clam. The deworming rate is more than 66.7%,the effect is obvious and not easy to occur.

Keywords:amitraz,canine clam,medicinal effect

0引言

犬的蜱蟲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犬等产生严重的危害。鉴于公安工作的需要[1-4],警犬基地在我国得到了建立和扩大,由于气候变暖和警犬的野外工作环境,加上引种和交换种犬的要求会很难严格把握,蜱虫感染情况在警犬基地普遍存在,蜱病现在已经对国内各警犬基地产生了严重危害。严重的蜱虫感染可能诱发警犬麻痹而死亡。由于警犬执行任务的环境通常是在野外,这也加大了感染蜱病的风险,严重降低了警犬的战斗力。蜱的感染是最困扰警犬部门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本试验选用国产双甲脒进行犬蜱虫的驱杀效果观察,以确定其最佳驱杀浓度,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信息。

1病原特征

蜱虫是属于寄螨目蜱总科的寄生虫,会暂时性的寄生在很多动物的体表。病毒、真菌、细菌、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等的病原体都可通过蜱虫进行传播[5]。蜱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广泛存在[6],蜱传病给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7]。蜱虫是不完全变态型发育,一生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蜱的卵由于体型的原因,一般在1 mm以内,椭圆形,黄色或褐色,堆积成球形。在条件适宜时,半个月到1个月即可发育成幼虫。幼虫则在1个月内发育成若虫。若虫与幼虫形态结构相似,只是比幼虫多了一对足。若虫再经历1个月发育成成虫。蜱的成虫与若虫都需要寄生吸血后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虫在吸食血液后躲藏在阴暗角落处产卵。蜱的若虫、幼虫、成虫都会吸血,而且都有很大的吸血量。蜱虫的嗅觉很敏锐,对动物呼出的CO2还有发出的汗臭都可以敏锐感觉到,当宿主靠近的时侯,蜱虫会变得很活跃,一旦它们接触到宿主,就会立即爬到宿主身上寄生。大多数蜱虫都有很广泛的宿主,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120种鸟类、少数爬行类和200种哺乳类。

2临床表现

患犬初期症状表现为犬食欲不振、嗜睡、兴奋性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看到眼底、舌头、牙龈的颜色开始变浅,大小便的颜色加深。一只雌蜱单次的平均吸血量为0.14 mL,所以当蜱虫大量寄生时,就会出现眼底、舌头、牙龈泛白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血尿、血便、低烧、贫血、消瘦等症状。红细胞数量大幅度下降,持续一段时间会引起器官衰竭,最终导致犬的死亡。犬蜱虫病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衰竭的程度和宿主的体质有关,若不治疗,一般半个月左右死亡。

3双甲脒作用特点及药理学

因为双甲脒主要用于家畜及农作物的蜱螨类防治,双甲脒又被称为“螨克”,一般是通过触杀作用来除虫,对叶螨科和瘦螨科还有其他的许多同翅目害虫比如粉虱科、蚧科、粉蚧科、蚜科、绵蚧科、盾蚧科、木虱科的不同虫态都有效。双甲脒还可以用来杀灭鳞翅目害虫的卵。

3.1作用特点

双甲脒有很多不同的毒杀机制,抑制寄生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是其主要毒杀机制,除此以外还具有拒食、驱避、触杀作用,也有一定的熏蒸、胃毒和内吸作用。

3.2药理学

双甲脒的杀虫范围很广,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杀灭蝇、蜱、虱、螨。蜱、螨等虫体神经系统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需要单胺氧化酶的参与,双甲脒的杀虫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抑制单胺氧化酶有关,而双甲脒的杀虫作用机制就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昆虫神经递质的代谢不能正常进行,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双甲脒的另一个驱虫机制是通过引起吸血节肢昆虫(蜱虫)过度兴奋,使其不能在宿主体表吸附,最终掉落下来,达到驱虫目的。双甲脒的药效体现比较慢,通常需要在作用24 h才能够让虱、蜱从宿主体表脱落,48 h可使螨从寄生部位自行脱落。药效持续时间只有6~8周,在药效持续期间畜体不会再受到外寄生虫的侵袭。

4材料与方法

4.1材料

犬蜱虫(成虫,幼虫,虫卵)、12.5%双甲脒乳液、烧杯、镊子、棉花、移液枪等。

4.2方法

4.2.1 药物分组

将4家不同厂家生产的12.5%双甲脒乳液分为4组,分别为①、②、③、④组。

4.2.2药物稀释

将4家不同厂家生产的12.5%双甲脒乳油分别加水稀释125倍、250倍、500倍、1000倍,配置成100 mL的稀释后溶液。

4.2.3试验虫源分组

将50只蜱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组与组之间蜱大小、轻重无显著性差异,之后继续将每组12 只蜱随机分组,标号为1、2、3、4,每组3只;另设不添加目标药物的空白对照组D组。共13组,每组3只,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组。

4.2.4试验方案

将每组蜱放置烧杯内进行饲养,确保烧杯材质、大小一致。将稀释后4家不同厂家生产的12.5%双甲脒溶液分别添加入对应组内1、2、3、4组内,即所有①组内的稀释后的双甲溶液只添加入含有标号1的组,所有②组内的稀释后双甲溶液只添加入含有标号2的组,所有③组内的稀释后双甲溶液只添加入含有标号3的组,所有④组内的稀释后双甲溶液只添加入含有标号4的组。A组:浸泡加水稀释250倍的双甲脒溶液;B组:浸泡加水稀释500倍的双甲脒溶液;C组:浸泡加水稀释1 000倍双甲脒溶液;D组:浸泡同等容量的水中。加入药液之后进行计时,观察蜱的运动状态、活性、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4.2.5蜱死亡判定方法

观察蜱是否继续运动,其组织液是否有流动性。若蜱不运动且组织液不具备流动性可暂定为蜱死亡。对于暂定为死亡的蜱,可用以下方法检验其是否死亡:①洗去暂定为死亡的蜱身上的药液,使其干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仍具备有运动性;②洗去暂定为死亡的蜱身上的药液,使其干燥后置于恒温箱内加热30 mm,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具备有运动性;③洗去暂定为死亡的蜱身上的药液,使其干燥后进行动物感染试验观察其是否仍具备有感染能力。

4.2.6疗效判定

观察不同组内蜱的活性、死亡数和死亡时间,从而判断双甲脒对蜱的杀灭效果及所需浓度。

5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表4。经过对比不难得出第一个厂家的①号药物对蜱虫的驱杀效果要比其他几个好。但是当稀释浓度达到1 000倍时,药物的驱杀效果就不明显了。在125倍浓度稀释的时候,驱杀效果相对较好。

6讨论

双甲脒的杀虫范围很广,是一種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杀灭蝇、蜱、虱、螨。在美国,双甲脒是获准用于动物的唯一脒类化合物网。在犬皮肤上使用0.025%的双甲脒溶液能产生暂时性镇静、降低直肠温度和提升血糖的作用。双甲脒的药效体现比较慢,通常需要在作用24 h,才能够让蜱从宿主体表脱落。药效持续时间只有6~8周,在药效持续期间畜体不会再受到外寄生虫的侵袭。

7结论

使用4种不同国产双甲脒进行犬蜱虫的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国产双甲脒在高浓度时均具备有效驱杀蜱虫的作用。但由于品质及工艺问题,只有一家药物在不同浓度梯度时具备驱杀蜱虫的效果。试验通过筛选并确定双甲脒驱杀犬蜱虫的最佳浓度为0.025%,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周锦萍,张维谊,鞠厚斌.蜱及蜱媒传染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4):54-55.

[2]李宛青,韩联合.蜱虫简介[J].生物学教学,2011(3):2.

[3]郭天宇.蜱类生物学与控制[J].口岸卫生控制,2012(1):5-8.

[4]李连任.畜禽蜱虫病的防治[J].饲料博览,2010(10):50-52.

[5]董泽峰,侯军铭,齐岱亭,等.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5):52-54.

[6]刘起勇.新时代媒介生物传染病形势及防控对策[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1):1-6,11.

[7]赵聪,岳治光,宁晓冬,等.五种药物制剂对硬蜱的防控效果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1,40(4):68-71.

[8]李赞,丘光恒.豚类化合物驱虫药在生产中的使用简介[J].饲料博览,2018(4):72.

猜你喜欢
药效
6种银杏化学蔬果剂的应用药效评价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几种药剂防治桃叶螨药效试验初报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药效
对比研究8批红芪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药效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芹菜斑枯病的药效试验
棉蚜田间药效试验筛选
凯润和疽浐防治草莓炭疽病药效示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