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2-05-30 10:48董珂胡桂芳陆静峰王云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

董珂 胡桂芳 陆静峰 王云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并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LED高值组(LDH>245U/L)和LED低值组(LDH≤245U/L)组,分别为32例、48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LDH水平的关系、相关独立不良风险因素及不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下患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免疫球蛋白分型患者的LDH水平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期、肿瘤体力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和有无严重贫血患者的LDH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价(>3分)、DS分期(III期)、严重贫血及LDH水平(>245U/L)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相关,是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OR=1.276、0.024、0.022和0.012,P<0.05);在患者预后生存曲线图分析中,LDH>245U/L(高值)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DH≤245U/L(低值)患者(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进展及预后显著相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相关性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有巨大影响。现有研究显示[1],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理是B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出现恶性增殖,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形成,其发病率已占血液领域恶性肿瘤的10%以上。在现有治疗技术之下,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且有80%以上的患者预后不良。有研究报道[2],在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发展中,血清LDH起到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相关性,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55.24±2.18)岁。多发性骨瘤分期(Durie-salmon,DS)I期21例、II其31例、III期28例。

纳入标准:依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者;无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异常者;无其他恶性肿瘤者;无严重极急性感染者。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且无法正常完成诊治者;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空腹状态完成静脉采血(5 ml),并经血清离心分离之后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厂商:日立;型号:7600)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mgenase,LDH)。LDH正常策参考值范围是140~271U/L[3~4]。根据患者LDH测定情况,将80例患者分为LED高值组和LED低值组。其中LED高值组为LDH测定值>245U/L,32例;LED低值组为LDH测定值≤245U/L,48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法,Log-rank 检验比较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LDH水平关系

不同性别、年龄、免疫球蛋白分型患者的LDH水平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期、ECOG评分和有无严重贫血患者的LDH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ECOG评分(>3分)、DSIII期、严重贫血及LDH水平>245U/L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相关,是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OR=1.276、0.024、0.022和0.012,P<0.05)。见表2。

2.3 不同LDH值患者的生存曲线图

LDH>245U/L(高值)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DH≤245U/L(低值)患者(P<0.05)。见图1。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率高、病死率高,80%以上为高危病例[5~6]。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在肿瘤细胞的侵袭之下,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细胞受损,导致LDH大量释放。此外,肿瘤细胞基因失调会导致血清LDH合成增加,进一步使LDH水平升高。245 U/L作为LDH的重要临界指标值,LDH水平高于245U/L提示患者病情更严重。因此,在血液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LDH可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用于病情发展程度评价[7]。

如何更好地延长多发性骨髓癌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的主要目标,也是预后的重要评价内容。姜立丹[8]研究指出,患者出现LDH水平持续升高(LDH>245U/L),生存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总生存时间在9.3个月,2年及以上生存率不足10%。但对LDH正常水平状态下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在15.7个月,2年及以上生存率为65.7%。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DS分期、ECOG评分和有无严重贫血患者的LD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LDH表达水平能够成为患者病情发展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病情越严重,患者LDH水平越高。此外,LDH>245U/L(高值)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DH≤245U/L(低值)患者(P<0.05)。

综上所述,血清LDH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进展及预后显著相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谢艳梅,崔亚娟,李姮,等.校正血钙与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3):844-849.

[2]罗广立,赵晓红,康亚伟.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9,17(7):834-836.

[3]杨文慧,孙延庆,张启科,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1,29(1):122-130.

[4]王铃,陆化,沈文怡,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部分凝血及纤溶因子活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11):53-55.

[5]陈立娜,张毓.内质网应激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1,44(1):114-118.

[6]王欢,周新,朱健伟,等.初诊非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因素的长期回 顾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5):1530-1539.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