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包虫病诊断与防治

2022-05-30 20:18党伏虎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党伏虎

摘要:在广大放牧地区,由于很多农牧民一直坚持传统的放牧养殖管理模式,牛群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接触各种病原的概率大大增强,造成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播蔓延,威胁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包虫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该文探讨了牛包虫病发生的原因,论述了具体的发病症状、病理特征,结合养殖场的发病诊断情况,论述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牛包虫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1.045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Bovine Echinococcosis

DANG Fuhu

(Zasak Comprehensive Support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Ijinholo Banner,Ordos City,Inner Mongolia,Ordos Inner Mongolia 017212,China )

Abstract:In the vast grazing areas,because many farmers and herdsmen have always adhered to the traditional grazing and breeding management mode,the probability of cattle exposure to various pathogens during outdoor activities has greatly increased,causing the spread of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threatening cattle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ydatid disease is a more serious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and it is also a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 If proper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s not done ,hydatid disease can easily spread to humans and threaten Human health.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d the causes of bovine hydatid disease,and discussed the specific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ombin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a farm's disease,and discussed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to the majority of colleagues.

Keywords:bovine hydatid disease ,diagnosis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牛养殖业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主导产业,在脱贫致富、發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产业带动优势。近年,随着当地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体内寄生虫病。包虫病又被称为牛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寄生后引发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牛感染包虫病之后会出现多种的不良反应症状,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会引发群体性死亡,影响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应提高该种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然后实施针对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能控制病情,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发病原因

牛包虫病的传播流行主要与环境因素、温度因素、病原因素和牛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密切相关。有些农牧民群众在放牧养殖过程中,经常在地势低洼、潮湿阴冷的地带放牧,这些地区十分适合包虫包囊的繁殖生存,并且繁殖速度较快。研究表明,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主要在西北的放牧地区存在,因此要想有效防治包虫病,就需要做好牛养殖区域的消杀工作。高温、干旱、炎热天气对防止棘球蚴的传播流行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彻底杀灭包虫病的病原体。棘球蚴可以威胁多种牲畜动物,除牛外,羊、猪等家畜均可受到危害。牛羊猪等牲畜是该种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犬科类动物,当犬科类动物食入虫卵或者寄生虫后,会随着粪便以孕节片的形式排出体外[1],污染周围环境之后再饮食渠道反复侵染牛群,传播给其他家畜。

2临床症状

牛在放牧过程中采食被虫卵污染的草料,虫卵会进入到牛的体内大量繁殖,寄生虫侵染初期由于数量相对较少,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寄生虫的进一步繁殖转移和移动,患病牛表现为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精神状态逐渐变差,或者精神亢奋,在圈舍中不断向前跑、向后退,做转圈运动。进入发病后期,由于寄生虫已经发育成熟,且已达到羊群的脊髓或者大脑组织,大脑半球受到压迫,后期肢体麻痹、倒地不起,做转圈运动,有的头部向后仰,采食量逐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3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认真细致的解剖,能发现肝脏、肺脏、大脑组织中都存在大量的寄生虫。肝脏和肺脏组织表面还能看到大量寄生虫转移过程中所留下的疤痕,并且很多肝脏组织表面、肺脏组织的表面会出现很多向外凸起的钙化的结节组织。大脑中存在很多包囊,大小各异,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球形,包囊中存在大量的头节,数量达到几百个[2],脑组织由于受到压迫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钙化现象,甚至会出现颅骨穿孔。

4病例分析

2020年7月下旬,一个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的6头牛中突然出现一种疾病,大多数患病病例表现为精神状态变差,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并且在牛舍中不断地向前跑、向后退,表现出严重的神经症状。用手触摸患病的头部,能感觉到颅骨消失穿孔,有大量的包囊漏出。该养殖户采用放牧养殖管理模式,兽医对放牧地进行有效的调查,发现有大量犬科动物活动的环境,同时也有很多的粪便,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地势低洼,潮湿不堪,容易积水,牛群有在附近饮用死水的习惯。结合整体的发病情况,初步判定为包虫病,随后对病死牛进行了进一步的解剖,能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大脑组织[3]。大脑中存在很多的包囊,包囊中存在很多乳白色的突起,包囊中的液体呈现清澈透明状。结合上述变化,能判定病原为棘球蚴。

5治疗措施

确诊后将养殖场的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不能放牧,并做好养殖场的彻底清理、卫生消毒,及时清理圈舍中的粪便。杀灭放牧场地周边的犬科类动物,及时清理放牧场中的各种粪便,堆积发酵,减少病原的数量,避免再次感染发病。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或者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牛,选择使用阿苯达唑或者吡喹酮进行口服治疗,使用剂量分别为90 mg/kg体重或者30 mg/kg体重。对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包囊已经在大脑组织中形成的病牛,通常不能进行药物治疗,应该采用手术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之前,应该结合治疗所需准备好剪刀、缝合针、缝合线等日常工具,准备好麻醉剂、消毒药品。手术操作前应将牛只进行保定处理,明确患病部位之后,将患病部位朝上,对头部进行固定。选择使用剪刀对牛毛进行全面的剪毛处理,然后使用碘酒消毒,最后使用乙醇脱碘消毒。常规方法将牛皮切开之后,用止血钳将创伤部位分离,发现脑膜,使用手术刀在血管较少处将脑膜轻轻划开,保证包囊能全面溢出,使用止血钳将包囊轻轻夹住旋转带出。对于不能正常溢出的包囊,首先使用圆锯在头盖骨处进行打洞处理,然后使用针头刺到包囊中,将包囊液吸出,然后向包囊中注入碘酊,常规方法缝合伤口。手术结束之后应预防继发感染,保证牛群能快速恢复健康。按照手术方法,一般经15~20 d大多数患病牛能恢复健康。

6预防措施

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很多农牧民对包虫病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所以在防控工作开展期间,还需要深入养殖群体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要让每一名养殖户能充分认识到包虫病的危害性,并掌握包蟲病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日常应该指导养殖户自觉加强卫生消毒和牛羊群的科学管理,坚持每周消毒1~2次,特别是在进入发病高峰期之前,应该增加消毒频率。养殖场内部不能养殖其他动物,尤其是不能养殖犬科动物,做好粪便的彻底清理及无害化处理工作。科学选择放养地,不能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带放养,要到干燥、整洁的场地放养,初次放牧之前,应该选择5 000倍液的硫酸铜溶液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喷洒消毒,同时及时清理犬科动物排出的粪便,杀灭周边的野生犬科动物。注重做好每年春秋两季的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对牛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7结束语

包虫病已经成为威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体内寄生虫病,并且在很多散养养殖群体中呈现逐渐加重流行的态势,对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危害。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当地防疫部门和畜牧兽医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养殖户充分认识到包虫病所造成的危害性,提高重视程度,从多个方面严格落实日常防治方案,确保出现发病病例之后,能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判断寄生位置,采取灵活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疗,将包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左新,赵恩科,段才春,等.一起黑山羊脑包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15(6):52-53.

[2]侯引绪,张永东,郭欣怡.奶牛场寄虫病防控原则[J].当代畜牧,2010(2):23-24.

[3]白生芳.羊脑包虫病的诊治[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40(6):54.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