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30 20:50印浩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异丙酚氯胺酮

印浩

摘要:目的:探究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异丙酚麻醉,试验组实施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2 h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 h的注意力计算力评分、瞬间记忆评分、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短时记忆评分、视空间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改善认知功能,缓解术后疼痛,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腹股沟疝;异丙酚;氯胺酮;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在临床较为常见,因腹压升高、腹壁变薄,腹腔脏器膨出,形成腹壁,与咳嗽困难、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等存在相关性,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病程延长,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腹股沟疝包括直疝、斜疝,斜疝以儿童、青壮年男性为高发人群,直疝以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2]。临床在治疗腹部沟疝时多采用手术治疗,如无张力修补术,可避免破坏机体正常结构,使腹横筋膜强度增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中,麻醉效果十分关键[3]。本研究旨在探究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5~80岁,平均(71.73±3.92)岁;脐疝、切口疝、其他分别是10例、12例、3例。试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6~81岁,平均(71.84±3.63)岁;脐疝、切口疝、其他分别是9例、11例、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患者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全身炎症性疾病;精神异常;依从性差;资料不全;恶性肿瘤;心肺等器官疾病;不配合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头底脚高位,呈15°~30°。实施麻醉,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麻醉:取60 mg异丙酚、40 mg利多卡因混合泵入,速度为0.2~0.4 ml/(kg·h),密切关注手术情况,结合患者情况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药物。试验组使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取60 mg异丙酚、100 mg氯胺酮、40 mg利多卡因混合泵入,速度为0.2~0.4 ml/(kg·h),密切关注手术情况,结合患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药物。

麻醉起效以后,于脐下作一纵行切口,长约15 mm,作为观察孔,建立腹膜前间隙,在脐下3 cm、6 cm处分别做切口,长约5 mm,作为操作孔。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操作,沿腹外斜肌方向切开皮肤,将疝囊分离且结扎,游离精索趾骨面与腹股沟底部,直至趾骨关节2.0 cm左右,在精索后方放置平片,取趾骨缘胖1.5~2.0 cm趾骨梳韧带,取补片固定,将腹股沟韧带的光面和补片下缘缝合,以及缝合补片上缘和腹内斜肌或者腱膜。内环口做一小孔,确保精索通过。详细观察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情况,降低气腹压力为7 mmHg,促使腹膜张力降低。使用可吸收线对打开腹膜缝合。加压包扎,术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应激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分别在术前、术后2 h分别测量。

(2)比较两组认知功能,使用MMSE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注意力计算力评分、瞬间记忆评分、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短时记忆评分、视空间觉评分,分别在术前、术后2 h进行评估。

(3)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进行评估,使用VAS量表。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应激水平比较

试验组术后2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试验组术后2 h的注意力计算力评分、瞬间记忆评分、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短时记忆评分、视空间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腹股沟疝属于疝类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占腹外疝综述90%左右。在实施传统治疗时伴随多种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患者伴随强烈的疼痛感[4]。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平片式与充填式,其手术方式与人体的生理解剖相符合,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應用价值[5]。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可对薄弱腹横筋膜加以修补,促进纤维结缔组织层形成,实现腹股沟区的修复。当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中,麻醉方式受到更多医师的关注[6]。合理选择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能够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麻醉深度保持平衡,有助于减少液体流失与手术刺激,缓解术后疼痛,稳定人体微循环,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局部麻醉具有较多优势[7]:可减少穿刺损伤,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降低麻醉风险与手术风险,促使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提高;局麻手术患者意识清醒,可配合医师完成体位变化,补片缝合时,操作者可询问患者疼痛感受,预防缝扎神经引起术后疼痛[8]。

异丙酚为高脂溶性麻醉药物,起效迅速,且神经兴奋性降低。异丙酚对机体离子内流产生抑制,继而对突触前膜的去极化产生抑制,释放更多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突触后效应增强,椎体神经元活性下降[9~10]。另外,异丙酚在心血管、呼吸道平滑肌中的作用是经钙离子通道完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钠-钾-ATP酶活性降低,钠离子电化学梯度下降,钙离子水平升高,机体乙酰胆碱水平升高,出现全麻作用[11]。然而,若单独采用丙泊酚麻醉,使用剂量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血压降低、心肌抑制等[12]。

氯胺酮对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大量释放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依赖性,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水平升高,继而生成突触蛋白,并发生突触[13]。氯胺酮能够减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转运减少,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转运体有效调节,并对促炎因子产生抑制,具抗炎功效[14]。本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术后2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有助于预防手术应激反应。另外,试验组术后2 h的注意力计算力评分、瞬间记忆评分、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短时记忆评分、视空间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氯胺酮可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有效维持纹状细胞的完整性,保护神经元,改善认知功能[15]。本研究中,试验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可缓解术后疼痛,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不仅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改善认知功能,还可缓解术后疼痛,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邵强,王俊华,王瑛,等.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麻醉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12):1459-1461.

[2]王仿,赵欣,王笑晨,等.氯胺酮与异丙酚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4(6):685-688.

[3]殷占君,蔡展飞,崔雪皎.盐酸艾司氯胺酮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6):3862-3864.

[4]伍軍.比较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4):34-35.

[5]刘光,王会瑟.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3):226-230.

[6]肖魁.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与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8):63,66.

[7]刘细高.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9,25(27):178-180.

[8]胡永艳.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室护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4):155.

[9]孙琳.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9):151-153.

[10]唐小娜.观察研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8):98.

[11]刘全成.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J].海峡药学,2020,32(2):143-144.

[12]万锦华.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9):97-98.

[13]兰小娟.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76.

[14]王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效果你了解多少[J].科学养生,2020,23(6):100-101.

[15]王吉彬.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高危妊娠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9):111-112.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异丙酚氯胺酮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危重患者镇静的可行性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异丙酚救治重症哮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