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观察

2022-05-30 20:50黄小群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

黄小群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全面护理在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产妇为测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以传统护理,实验组给以产后全面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产后全面护理,可以显著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对于产妇的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产后全面护理;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妇在完成分娩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而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机体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产后恢复时间,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使得患者出现肺栓塞,甚至是堵塞病患的肾静脉,致使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病情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指,静脉血栓成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出现不正常的聚集、凝结,最终导致血管出现阻塞的情况,是高龄产妇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静脉高压以及肢体肿胀的情况。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这种病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液滞缓和高凝状态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患者发病后,医务人员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情况而甚至现死亡[2]。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个体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产妇为测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年龄21~34岁,平均(26.5±3.2)岁。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7.2±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传统护理。护理过程中严密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再依据产妇自身的膳食喜好给以合理膳食,并指示产妇采取正确的体位,同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1.2.2 实验组

实行产后全面护理。

(1)成立产后全面护理干预小组。小组内由医院内的相关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负责整个项目的开展,并且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家庭化产科内护师需要在产科工作至少6年以上,并且主要负责干预措施的实际实施和患者基本资料的收集;医院内部的心理咨询师则应当负责干预措施的制定和患者病情的动态调整;小组内所有成员在开展患者的护理工作前,需要学习时机理论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知识,并且为不同的患者设置相应的护理方案。

(2)早期康复护理。这样能够使患者的足部得到被动的活动,并且通过弹力袜的应用,还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液循环质量,避免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而引发额外的不良反应。早期积极开展下肢护理和功能训练,并且采用多种措施来促进患者静脉回流,通过抬高下肢、踝关节以及膝关节锻炼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深静脉血流状况得到改善,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来说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在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时,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症状,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个体状况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做出相应的治疗调整,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3]。

(3)做好饮食指导。叮嘱进食蛋白高、热量高的食品,多食用蔬菜补充体内的纤维素和维生素,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便秘。叮嘱患者手术前8 h禁食,并且为患者解释禁食的具体原因,避免手术中出现误吸或者呕吐的情况。

(4)用药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按医嘱为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一般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 u ,每日1次。做好注射区域皮肤护理,拔针后指导患者多按压,避免皮下淤血。

(5)足部护理。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可遵医嘱应用足底静脉泵。应用充气帶包裹足部,设置脉冲压力参数为130 mmHg,治疗30 min,每日2次,持续治疗1周。期间每天检查患者足弓,根据患者感受调整脚套松紧度及型号。

(6)分娩后护理。从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视患者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放松,并在康复期间应当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日常基本活动。大部分患者分娩后都需要静养,日常的运动量较低,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变差、压疮、深静脉血栓等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首先是被动训练,随着恢复情况好转可逐渐增加足踝部和旋转踝关节的训练,另外还要加上大腿内收肌和外展肌的训练,帮助局部血液循环。此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需要将梯度弹力袜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型号、压力以及长度的压力袜,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察患者下肢的颜色和肤色,观察患者是否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肿胀或者穿戴合适的情况,如果穿戴位置不合适,则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调节,避免患者由于皮肤受压而出现创伤。每日需要为患者记录压力袜的型号和应用时间。为患者增加踝泵运动进行训练,方法如屈伸动作,做法为:患者可以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s,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屈伸踝关节,最好每小时练习5 min,5~8次/d。针对血液循环不良的肢体,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血栓预防,还需要做好患者的皮肤管理,但尤其需要避免热敷或者理疗等操作,避免患者肢体受到额外的损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轻轻将患者下肢抬高,使下肢略高于心脏水平,但如果下肢的高度过高,则会加重患者的末梢缺血而影响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采用SAS、SDS评分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对应的护理方式,进而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如果在护理完成后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会导致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引发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后遗症[6]。产后全面护理对于降低阴道分娩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护理人员在开展患者的护理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作出相应的治疗分析,进而保障护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7~8]。

通常,临床中对于产妇均实行传统护理,护理人员一般是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医治,对产妇的心理上没有注重,所以最终产生的护理效果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9]。伴随如今医疗手段的快速发展,护理形式也持续变化,当下临床中的护理主要应用于产后全面护理,该方法将产妇作为中心,并从产妇的膳食和心理方面实行针对性护理,进而促使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10]。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随时关注产妇的心理情况,并及时对其疏导。按时检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详细记载,同时给产妇创设温馨安静的环境,确保产妇可以有充足的睡眠。再者,依据产妇实际恢复情况给以合适膳食,伤口出现疼痛的产妇及时给以有效的方式镇痛,并鼓励早日下床进行活动进而加快身心康复。

综上所述,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产后全面护理,可以显著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对于产妇的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微,张笑笑.血栓弹力图在指导产后出血产妇输血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2,43(2):505-507.

[2]胡善绘,张宝琴.产后运动操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530-531.

[3]董佳倩,胡婷玉,胡谢应,等.血栓弹力图指导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方案的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908-909,911.

[4]林少新.体位干预联合产后康复按摩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4):193-196.

[5]陈章霞,梁凤娟,朱泳仪.空气压力波在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16):2119-2123.

[6]贺荣琴.运动联合体位干预糖尿病合并妊高征患者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9):1417-1419.

[7]晏祥艳.产后住院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7):93-95,115.

[8]苏素娟,邝玉琼,张朝飞,等.肢体脉冲式氣压治疗仪联合中医穴位贴敷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6):981-982.

[9]张华建.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1.

[10]李英桂,赵艳爱,刘雪霞.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血栓前状态患者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4):111-113.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