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2022-05-31 21:46刘玮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

刘玮

摘  要:“双减”政策的推行,可帮助学生减轻生理表象负担,且能使其心理层面压力得到舒缓。在遵循适量原则的前提下布置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能够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认知数学概念并获取数学方法与知识,从作业堆中脱困,消除部分学生存在的应付、抄袭作业等现象,有利于双赢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从“双减”政策出发,探讨了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实现进一步成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双减

当前初中生学习负担很重,不仅有家庭教育的因素,学校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学校与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作业设计,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2]。

一、尊重差异,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

“双减”则是积极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差异化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差异化作业,基于每一位学生差异化特点实施分层、动态管理,促使其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经验,促使其获取更大的进步[3]。例如,在“一定摸到红球嘛?”课后,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判断事件发生不确定性;对比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借助图表题开展可能性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收集,准确判断分析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等逻辑推导问题。这三个作业难度水平不断提高,最简单的题目则是判断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学生具有一定生活尝试便可准确解答,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设计的;中等层次的作业则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对比,针对数学能力中等生设计的,学生可基于题意对比两件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最后一类作业则是为数学尖子生所设计,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对“可能性”概念、“可能性大小对比”等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还引导学生基于题意自主分析出事件是否有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大小。

二、寓教于乐,作业设计应有趣味性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设计趣味性作业不仅可实效高效学习,而且还能够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4]。趣味性作业设计时,应对如下几点进行重点把握:其一,数学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发展学生多元化思维,其同减负增效教育理念相吻合。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師应注意训练学生探究性思维、趣味性思维、创新型思维,以此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5]。例如,在“图案设计”作业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来调动其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向布置书面作业,如“若△ABC与△DBE是两个全等正三角形,其中DE⊥AB,△DBE能够思维由△ABC旋转所得,那么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角度为     ,旋转方向为     。”通过针对性书面练习题,全面训练学生知识。接下来,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了趣味性作业:寻找身边图形,可采取旋转、移动等方式设计出新的图案,对比谁的图案更漂亮。教师开展评比比赛活动,让全部学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团,并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评选完成后,将最受欢迎的图案粘贴在展示角,供学生学习与欣赏。在展示拼比活动中,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了图形变换,竭尽全力地、完美地完成作业。

三、学以致用,作业设计应有实践性

对于人类而言,学习数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然而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所以教师不得将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机械性习题练习中,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据了解,高分低能是目前初中生普遍现象,数学各项测评结果均为优异,但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却不知所措,这一问题常常困扰了教师[6]。为什么有的知识点只是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学生却懵然不懂?追踪溯源在于:虽然学生掌握了知识,但是却不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布置大量习题,要求学生重复练习,但是这些数学作业却不具有实践性[7]。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革新自身观念,迎合“双减”政策,积极创新,涉及一些实践型作业,促使作业更有温度,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教学中,学生可基于相关统计问题选择统计图,并对比三类统计图的优劣势,找出三类统计图使用的不同条件,切身感受数据处理对于统计决策的价值。结合单元知识,教师精心设计了如下实践作业任务,学生自主设计统计对象、统计范围、统计方法,并选取恰当的数据搜集与整理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去选取最佳统计图。因本次统计实践任务是面向全校开展的,搜集范围广、任务重,因此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科学分工,分别选取不同区域内学生开展统计,对数据进行有效归纳与整合,并整合数据收集、统计图选择等多节课知识点,深入分析数据,强化学生统计意识与能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总之,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政策的实施,也让我国的教育领域发生了较大改变。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以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需求为根据,在遵循“减负增效”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作业的设计,突出减负不减质,以创新作业形式为主要抓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数学作业优化路径,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与理解数学思维及精神,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更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伟.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2022(02):209.

[2]姜曙光,尹海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赋能作业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6):125—128.

[3]黄莉.让能力在作业中升华——“学讲”模式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J].数学之友,2021(06):55—56.

[4]韩锦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差异化作业设计探索[J].数学之友,2021(06):57—58.

[5]黎云国.“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新课程研究,2021(34):119—120.

[6]许俊.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中学数学,2021(22):24—25.

[7]林顺增.浅析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21(89):70—72.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数学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