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31 16:54陈静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陈静

摘  要: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规范框架内开展了以医院资源管理信息化为主体的运营管理系统建设,以完善模块功能、对接其他系统、提供多维度数据为主,服务于外部监管及内部精细化管理需求,促进医院发展方式、管理模式、投资方向的转变,实现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1 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及思路

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按照“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数据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建设思路是: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即在梳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并提出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制度或流程缺陷基础上,完善制度建设、流程梳理再造,在运营管理系统建设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医院特色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与内部控制规范中的建设实施原则、控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和提高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基本建设业务、合同业务、医疗业务(含互联网医疗)、科研业务等管理水平,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为医院转变发展方式、管理模式和投资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2内部控制下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2.1整合、规范现有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程度

当前,医院所用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则因升级周期和厂家的不同,存在信息不规范不一致的问题,给其运营管理效率及信息数据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如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 HRP 系统必须统一各类档案信息数据,全面规范操作流程,方能推动其管理效益的提高。所以,建设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系统首先是整合、规范各系统档案,统一其数据口径,提升信息化程度,为实现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互通互联和数据精准提供保障。

2.2突出重点,有计划地建设运营管理系统

在初期建设中,要重点完善 HRP 系统,提升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财务管理效率。通过整合建设 HRP 系统,规范内部控制,固化绩效、资产、成本、核算及预算等工作流程,整改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重大缺陷及不足,完善和调整相关制度体系,并提请有关责任不明依据管理部门、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快速更新制度;对于需要调整完善和管控缺失的系统,要在建设系统过程中按照管控内容进行精准管控,利用设置权限、规范数据和明确数据的颗粒度等数十精准管控。在中后期建设中,各系统数据实现互通共享后,要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为数据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可靠依据,确保能够在外部监管重点、国家关注点、管理难点等方面为公立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财务收支上,通过系统改造解决好耗材与退费管理问题,如对原退费流程进行梳理,依据退费原因、退费项目的不同设置审批权限和审批人,以信息化操作缩减退费手续,实现退费流程的高效、简便和透明。

再如耗材及服务价格准入管理中,实行准入复核制,并结合物资管理系统、HIS 系统的耗材数据信息,对 HIS 系统中可收耗材规格数量、品种等同物资管理体系的科室实际库存挂钩,以计费降库存的方式减少溢库风险。物资采购和合同管理中,要实现财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关联性,建设合同管理功能模块,对接采购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合同采购的核算、合同、采购、预算的全程化信息管理,厘清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依据各部门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关键信息及合同模板,提取关键信息对接财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相关数据信息,自动获取进度安排与预算数据,及时完成会计处理。完善合同功能模块后,要将其与运营管理、采购等系统通联,实现经济、业务管理事项能够从预算申报、签订合同、采购、付款、会计核算等的全周期管理。对于存货和资产的关联,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信息和规范各管理流程,对资产应用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比如一些大型设备,需要通过 HIS 系统中的设备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信息、物资系统的购置成本信息、预期使用寿命信息等,在綜合分析维护、人力费用的基础上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分析该设备的使用、购置有效性与合理性,充分挖掘其使用潜力,且为此设备的购置、更新预算审批提供依据。

3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的运行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事项需要调整和规范,如制度体系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确保制度体系与其运营管理系统始终处在适应、校正、运行和调整的运行状态中,运营管理系统的考核需要以制度体系为基础,而系统又为制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在公立医院运营系统运行活力与平衡的维持中,PDCA 管理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维持其系统平衡运行的重要方法。

3.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构建

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制度体系同其医疗服务质控制度体系关系密切,二者互相作用互相联系,医疗服务质控制度是其运营管理制度的基本条件,而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制度又为医疗服务质控体系提供重要的制度服务与保障,二者共同构成了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制度体系。

3.2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的实施方法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体系主要是从系统架构、组织参与、调整考核和实现目标等来实现。其中,从系统架构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体系主要是借助了协同原理和整体性原理,以及其相应的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和由内至外的设计理念进行框架设计,首先对内部控制系统平台进行设计,而后对其功能模块展开设计,并将制度措施、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等纳入平台建设中。框架主要分为基本系统框架的搭建,找出制约系统信息化出问题的关键点,解决软件功能开发、征集需求、标准化数据接口的建设、数据传输、信息应用分布,以及系统安全及管理等问题,在标准数据接口、全面征集需求、系统安全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将制度体系深入地融入了此制度系统平台中,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组织参与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稳定运行的组织保障,为此,公立医院需要成立运营管理组,由院领导任负责人,财务处牵头各职能部门和医技科室等负责逐渐运营管理小组,且依据医院运营实际制定运营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分工职责,一起讨论设计、规划、维护和监督运营系统的运行。当然,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系统非常繁杂,每个人、每件小事都融入其中,覆盖了所有事务,是全员参与的全流程式的管理系统。可以说,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机制是规范和指引其运营事务的导向标,在运营管理系统中纳入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固化流程,划分职权和制定权限,并规范和引导各种操作,进而优化了运营管理工作的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发展环境、内部运营管理及控制水平提升的要求。这就需要公立医院管理者、部门负责人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此基础上整合各项管理资源和数据信息,打造统一的数据中台,从而建立功能齐全、内涵丰富、技术先进、应用精准的现代化运营管理系统,为公立医院运营及内部控制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季宏. 聊城市人民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易海. WH民营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柳羽珊.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

[4]孙洲武. 公立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