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标准成本系统对成本管控的应用

2022-05-31 01:43蓝常弟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本标准应用

蓝常弟

摘  要: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成本的管控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成本领先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企业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物质产品需求更加多元化,成本领先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进行成本管理,对成本的管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应用

标准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构成,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标准成本系统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林立、市场竞争力强的经济环境中,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成为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首选。

1采用标准成本核算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从始至终贯穿管理运行的全过程,相对降低了管理工作的风险性,管理活动更加程序化、科学化,科学的管理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活动。

1.2成本差异分析更清晰。管理者可以随时依据所确立的成本标准对现实中的成本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并进一步查找差异原因提供数据支撑,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成本的管控,为进一步做好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1.3便于考核和管控,提高职工积极性。标准成本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建立标准的,管理者考核条件更加充分,可以随时依据所确立的成本标准对现实中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通过科学的考核和差异分析,发现成本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成本管理,进一步发挥企业职工积极性。

1.4企业决策更科学。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使管理者更容易得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过程更可靠更科学,企业更持续健康发展。

2当前实施标准成本核算对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标准成本系统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主要表现在信息难以确定,数据提供缺乏依据,系统数据主要来源于确定的标准成本数据,当标准成本数据出现异常时,由于不能提供成本数据的确切信息,数据缺乏依据,可靠性不够。

2.2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准确性和稳定性出现波动时,在使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信息系统要求使用的数据要求准确,当出现数据波动时,标准成本所表现的数据就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纵向对比时口径不一致,难以找出成本差异深层次原因,横向对比核算上的差别,由于数据来源差异,企业之间数据没有可比性,数据对比可能会形成错误信息。

2.3对标准管理水平较高,系统维护成本较高。对标准成本的管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对成本管控要求具有专业的知识,系统维护要求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必要的固定成本来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2.4标准成本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更新,导致成本差异可能缺乏可靠性,降低成本控制效果。在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原材料成本上下起伏不定,数据准确性较差,所以系统数据必须频繁更新,需要考虑更多的价格因素时,对未来的成本预计数缺乏依据,

2.5工作量大,原材料品种多的产品偏差率高。标准成本就是通过按照专门的方法制定,当出现原材料成本品种较多时,需要录入和考虑的数据量形成的标准非常大,在没有实现全部自动化系统生成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偏差。

3标准成本系统对成本管理的应用

3.1区分行业管理,让标准成本发挥真正的作用。标准成本管理要求高,管理目标更明确,区分行业管理模式,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既要达到管理目标,又要达到通过标准成本系统对成本管控的目的。企业生产较多类型产品或者产品原材料品种较多时,标准成本的优势会削弱,容易产生成本之间的矛盾,标准项目和差异分析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是否能够恰当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如果设置的标准项目过多,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因为过多控制而使整个成本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过程丧失灵活性,影响管理层决策科学性。比如制造业,通过对成本的核定,由包括仓库、采购、生产车间、财务、工艺和技术部门共同参与制定,通过科学量化分析,并进行后续的管理分析,加强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实现企业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3.2高度重视,确保标准成本制度的落实。随着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各行各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标准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一种方式,把标准成本真正运用到生产生活服务中。管理者要摒弃传统成本管理观念,善于接受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首先,管理者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标准成本法对本企业的价值,从而做出是否引进及引进范围、保证标准成本应用的落实。其次,企业要有适合标准成本法发挥作用的条件。 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和管理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全体企业员工中成本管理意识,增加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保证标准成本法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企业在管理是按照标准化要求实施标准化操作,在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整个企业的生产服务过程中,都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 才能有效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监督、控制和处理,并及时对存在的成本管理差异进行修正。

3.3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核算体系。标准成本是以最优的设计方案和工艺,通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合理耗费科学制度出来的,是经营的有效成本,标准成本制度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产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之中,企业中的每个部门都应该对成本应用负责,因此,在进行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需要对日常经营中产生的成本内容进行如实的汇报。首先,加强组织领导,企业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领导的标准成本核算领导组织,企业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并统筹全面工作,严密制定工作方案,采购部门、工艺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相互协调,全力配合;其次,建立成本中心,分清各个部门的责任,一是工艺部门负责编制统一的产品目录用料清单,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品牌;二是用量标准由工艺、生产和技术部门负责;三是工艺和生产车间明确用时标准;四是采购部门负责对原材料价格的核定;五是人力资源部门和生产部门对小时工资率负责;六是生产车间对制造费用分配率负责;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各部门工作上协作分工,紧密合作,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工作环环相扣,保证各个部门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成本管理和控制组织, 一方面,充分发挥和保证成本管理组织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保证组织成员工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企业要不断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标准成本工作流程,更新工作程序,不断对成本管理组织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

4 结语

对于企业成本管理而言,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将为成本管理带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成本费用数据量和信息量大,工作繁琐,甚至需要人工核对和数据汇总,在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以后,标准成本数据可以通过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等部门数据整合,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所需报表,大大减少了人工出具报表的时间成本和出错率;另一方面,标准成本法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其他各项制度产生积极影响,既可以产生带动效应,又可以产生监督效果,确保制定合理的单位价格以及定量消耗,并能保证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衔接。各管理组织高效运行,并将管理标准成本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生产、计划、财务、采购、工艺、车间等相关部门联合工作,以对标准成本管理组织进行不断完善,确保标准成本法可以在成本管理中保持良好应用的连贯性。

猜你喜欢
成本标准应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