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药防疫用品发展优势及限制因素分析

2022-06-01 12:44刘晓廖伶冰黄秋惠周振瑜孙珍彭红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限制因素发展优势

刘晓 廖伶冰 黄秋惠 周振瑜 孙珍 彭红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南宁各医院及社区的壮药防疫香囊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壮药防疫用品的发展优势及限制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供可行的发展方案,不仅为壮医药预防瘟疫提供依据和参考,还有利于壮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壮药防疫香囊;发展优势;限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5-0116-03

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10600008);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教改课题(2016B01)。

作者简介:刘晓(1989-)女,瑶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E-mail:234322891@qq.com

通信作者:彭红华(1963-)女,汉族,在职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养生与美容。E-mail:2690254897@qq.com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Zhuang

Medici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Products

LIU Xiao1 LIAO Lingbing2 HUANG Qiuhui2 ZHOU Zhenyu2 SUN Zhen2 PENG Honghua2*

1.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Nanning 530007,China;

2.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299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Nanning hospitals and the community of Zhuang medicin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sweet burs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revention products advantages and constraints, and carries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provide the feasible development plan, not only to provide the basis and the reference to zhuang medicine to prevent the plague, also conducive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huang medical culture.

Key words:Zhuang Medicine Anti-epidemic Sachets; Development Advantage; Limiting Factor

壯族先民生活在岭南亚热带的特殊地理条件,经过长期的生存以及与疾病的斗争,积累了宝贵的医药知识和用药经验,造就了独特的壮医药文化[1]。2003年对抗非典时,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效果显著。目前在瘟疫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民族药在我国预防瘟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全球被感染人数仍在持续增加,极少数国家采用民族药来预防瘟疫,因而我国民族药在防疫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此,通过对壮药防疫用品在南宁各大医院及社区应用状况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壮药防疫用品的发展优势和限制因素分析以及解决措施、防疫用品的设计如下。

1 发展优势

1.1 药物丰富,制作资源充足 我国壮药资源丰富,我国壮族主要集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黄燮才等人主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中收载的常用壮药植物达七百余种,1986年出版的《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中收载了500多种壮药[3]。其中可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不占少数,常见的有苍术、菖蒲根、广藿香、香草果等。壮药种类多,资源丰富,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组合方式多样,发展潜力大。

1.2 具有特殊的防疫作用 壮药防疫用品常将几味具有辟疫、芳香作用的草药进行组合,制成具有芳香避浊、驱邪避秽等作用的用品,这些产品在发挥预防瘟疫作用的同时还能辅助治疗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壮药防疫用品主要通过药物挥发的芳香治疗方法来预防疾病,经口鼻吸入,无需进行口服,可具有直接预防疾病的作用。如今,人们对传染病等各种疾病都予以重视,在选择预防药物方面也比以前更加专注认真。作为一种在不断创新的防疫方式,壮药防疫用品不断贴近人们生活,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1.3 政策支持,需大力发展 近年来,壮医药的发展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需要加强国家级和区级中医、民族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与优势专科建设。发挥传统医药和民族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和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处理的作用[4]。在政策支持下,壮药防疫用品可以得到大力发展,从防疫作用这一方面推广普及壮药,让更多人了解壮药和壮药的作用,从而促进壮医药的发展。

1.4 继承壮医药文化,促进壮医药发展 在继承和发展壮医药文化的现代背景下,壮医药文化的继承促成壮药防疫用品的形成,壮药防疫用品的发展与使用也有利于促进壮医药的发展。壮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其发展前景是否良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在当前倡导大力发展中医药的环境下,壮药防疫用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大力倡导等途径不断推广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到壮药的防疫作用,让壮药防疫用品走进人们的生活。F5B60C2E-EF1F-492A-A141-2C3FB747DE88

2 延伸品的设计

壮药香囊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驱逐蚊虫还能起到预防瘟疫的作用。制作香囊及其他防疫用品表面可以采用优质棉布等布料,再用彩色丝线绣制出承载壮族文化的图案纹饰,囊体和延伸品制作好后即可向里面充填留香缓释剂,这有利于香囊及延伸品的芳香气味更持久,从而加长防疫用品的辟疫时长。囊体可迎合大众喜好制成多种造型,如壮族吉祥物欢欢和喜喜等其他吉祥物或卡通人物。除壮药香囊外的其他防疫用品则可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在技术上做出相应改变,比如制作沐浴露时,需将香囊药物主要成分研成粉末;制作香熏时,可将香囊药物主要成分制成熏条;将草药研磨为膏状制成敷贴,制作手机壳、口罩贴时,需将香囊中的主要药物压成膜状等。相比较于随身携带辟疫香囊来预防瘟疫,将其与生活用品贴合在一起,普及面更广,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壮医药文化。

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有70.3%的人支持用壮药制作壮药香囊及其延伸品,27.2%的人持中立阶段,而对于希望壮药香囊得到推广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84.0%(表1、表2)。由此观之,制作壮药香囊及其他防疫用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3 制约因素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发展在历史奠定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深远,但是依旧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导致壮药的特色及其疗效鲜为人知。制约因素大致如下:

3.1 缺乏系统化、多样化宣传机制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9.4%的人认为缺乏宣传是限制壮药香囊发展的重要因素。壮药香囊在宣传方面几乎呈空白,只有在国际壮医医院或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有一定的宣传,在其它地方几乎是没有宣传的。另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3.8%的人完全不了解壮药防疫用品(表3),说明了没有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进行适当宣传,继而关于壮药的概念只会出现在部分学校,导致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壮医药,甚至对壮药一无所知。所以据调查及分析来看,不论是对于壮药香囊或是壮药延伸品,大都没有想要购买的欲望。

3.2 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层次不同 调查显示44.3%的人认为文化差异同样是限制壮药香囊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域特征显现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群众基于壮医药文化是一种原生文化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其他地区的群众从未接触甚至从未听说过,就会缺乏对壮药香囊的相关认知。

3.3 購买渠道单一,缺乏销售渠道多样化体系 调查显示37.0%的人认为很难买到壮药香囊。除了国际壮医医院有销售之外几乎不存在集约化的销售,这从侧面反映出销售渠道的单一导致购买率低下。所以即使人们想要购买,却难以找到购买途径或者存在购买不便利的问题。

3.4 公信体系不健全,品牌效应弱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不愿意使用壮药香囊及其延伸品的原因是觉得信不过、感觉不正规(表4)。药材有优劣之分,不良商家选用劣质药材制作成品在新闻频频曝光,导致很多人对于药材产品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在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忧虑。加之壮药香囊及其延伸品没有形成相关品牌,影响辐射范围较小,难以得到群众认可。

4 解决措施

4.1 保证药材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壮药防疫药材立科研中心,在生产源头上严格把握质量,通过防疫香囊药量配比,与当地专业药农合作,重点生产常用壮药防疫草药如艾草、苍术等。由于广西的独特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拥有着丰富的地道药材资源,主产于广西的草药种类可高达七十种,部分药材如罗汉果等,广西地区的供给量可超过90%[5]。因此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规模化优势来实现量产达到供等于求的局面,从而在源头上,既保证优质药材的供给也降低生产成本。

4.2 引进专业人才,申请政府参与 引进壮药辟疫的相关研究专家,形成顶流研发团队。鉴于培养民族医药人才的独特性质,将现代科研体系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民族医药体系的传承方式相互补充、结合是培养特色民族医药人才的主要任务[6]。这就需要与当地医学类院校合作,吸引并培养壮药研究的综合型人才,并且申请政府和相关部门参与,制定奖励政策和制度来鼓励更多的高新技术人员参与进来,顺应国家经济政策,加快“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

4.3 利用网络资源,宣传防疫壮药 对壮药防疫用品的相关知识扩大宣传,加强群众对于壮药的认知。自媒体传播特性是立体交互式的,某个时间节点发出的信息可进行迅速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因而可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在公众号上发表推文,或拍摄广受大众青睐的短视频来进行宣传。同时大学生的舆论热情可通过自媒体上信息的转发或评论得到激发,形成舆论影响力,彰显主体意识[7],则可与各大高校合作,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指导,达到以家庭为单位扩大普及面的效果。

4.4 设计精致包装,打造质优品牌 将壮药防疫用品以多种方剂的形式呈现如香囊、香薰片、口罩贴、敷贴等,为迎合不同群体的喜好,应将包装设计周期性更新,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为加大群众对于壮药防疫用品的公信力,可申请专利形成产业链,利用品牌效应,打造质优价廉的国货品牌。

我国民族药尤其是壮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限制因素,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壮药防疫用品具有药物丰富、制作资源充足、有特殊的防疫功效等特点。充分发挥壮医药防疫的特色作用,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加大创新力度,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让它更加融入于现代生活方式中。

参考文献

[1]庞宇舟.壮族医药文化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57-59.

[2]李慧,李闻涓,侯宁宁,等.中医在瘟疫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2):14-20.

[3]吕惠珍,余丽莹.广西壮药植物资源概况[C].//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2002:68-70.

[4]彭跃钢.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提高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和传承创新[J].壮瑶药研究季刊,2018(1):4-5.

[5]孔德鑫,韦记青,邹蓉,等.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J].中药材,2010,33(6):843-846.

[6]王润球.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5):55-62.

[7]丁凯,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教育研究,2015,36(4):49-56.

(收稿日期:2021-07-02 编辑:黄丽君)F5B60C2E-EF1F-492A-A141-2C3FB747DE88

猜你喜欢
限制因素发展优势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影响B2C电子商业模式发展中的限制因素
浅谈榆树市发展大豆产业的限制因素及对策
海南省建设品牌马拉松赛的优势与效益研究
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途径及方法浅析
“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发展及优势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社区银行发展的优势、借鉴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