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赏识教育转变后进生

2022-06-01 05:07谢晓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转变后进生

谢晓成

摘要:后进生是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的,主要是指学习或思维能力相对落后的学生。为了转变后进生的这种学习状态,赏识教育成为中学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运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学生做出合理评价。具体来说,中学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行为动作、简单物质奖赏三个方面对后进生进行转变,促进后进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后进生;转变

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运用赏识教育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必须坚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值得注意的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表扬或者鼓励,而是发自内心地赏识学生好的行为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后进生与赏识教育

后进生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是学生中的一种特殊群体。这些学生通常在学习或行为层次水平上与一般学生存在一定差异。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会因为这些学生发生一些变化,后进生并不是天生愚笨,不能歧视、排斥,而是要在教学时需要格外注意对后进生的培育、引导与鼓励。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要求中学教师赞扬、鼓励、欣赏、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肯定;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批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潜在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这个意义上讲,赏识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变策略

(一)通过语言文字赏识后进生

语言文字是最直接的赏识手段,赞扬、肯定的语言能够对后进生产生一定激励作用,让学生获得一定自信心,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带有赏识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学习上的兴趣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语言赏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具有一定感染性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发自内心地表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学生不仅能够收获感动和认同感,其他同学也会受到鼓舞。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文字表达也是赏识后进生不错的选择方式。在给学生们批改作业时,不管是对优秀还是较差的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形式,写下一些对学生具有赏识性的评语,简短的文字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语言和文字的赏识相互结合运用,教学效果更加显著。真心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闪烁出智慧的光芒,焕发出课堂的魅力与活力。

(二) 通过行为动作赏识后进生

学校课堂是学生发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场所之一,通过学校里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取知识和必要能力。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在教室,学生在教室之外的场所,能够获得的文化知识有限。所以说,培养学生要将学校课堂作为主战地,这其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会产生一定的裨益作用。动作欣赏作为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点头、鼓掌等赞许或欣赏的动作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鼓励。后进生如果在课堂上有优秀的表现,老师可以为他点赞,甚至带领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这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老师面带笑意地对一个后进生取得的进步表示认可时,他不仅会因为此举动感到一种被欣赏的满足感,还会有一种被关爱的感受。当老师对后进生的行为表示赞许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心灵也会得到极大的升华。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将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强化自信。欣赏行为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三)通过简单物质奖赏后进生

语言和行动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得过于频繁或者滥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习以为常,并不能起到良好的赏识和激励的正向作用。但物质赏识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物质奖赏相对精神赏识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赏识方式,可以是学习用品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奖品的价值不要求十分昂贵,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赏识鼓励。这种形式的物质奖赏能夠激发后进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然而,物质奖赏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谨慎些,能不用尽量不用。一方面,这样可以避免资金的滥用,另一方面,避免带给学生重物质轻精神的错觉,应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和精神的价值观。过多的物质欣赏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影响教育的发展。所以物质的奖励要合理有度,让后进生在物质奖励后心理得到满足,促进后进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方法,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精神赏识和物质赏识结合使用,帮助后进生转变思想,让后进生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同时让后进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赏识和爱,这些是促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对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燕.以赏识教育转变后进生[J].现代教学,2021(S1):36-37.

[2]许成明.浅谈赏识教育对数学后进生的转变[J].数学学习,2008(04):14-15.

[3]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夏郁郁.享用赏识教育,燃烧希望之火——试析提高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数学学习成绩[J].知识文库,2021(14):69-70.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转变后进生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