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煤业含水岩层条件下31轨道巷支护技术研究

2022-06-01 01:35虎晓宏
2022年5期
关键词:塑性含水层锚杆

虎晓宏

(山西潞安集团 蒲县开拓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206)

1 工程概况

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是为将31轨道巷延伸至井田边界及以后工作面运输所掘的巷道。根据地测部门出示的资料显示,3号煤层厚度约2.2~2.4 m,有1层夹矸约0.2~0.4 m,结构较简单,属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呈黑色块状,条带状和粒状结构,呈弱沥青光泽,为光亮-半光亮型煤层。顶板为细粒砂岩,底板为泥岩。31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巷道掘进及使用期间,顶板淋水较严重,31轨道巷延伸段施工长度为196 m。依据开拓煤业31轨道巷以往掘进经验、支护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在上部含水层影响下,成巷后顶板多处淋水,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大,局部冒顶、片帮严重,需定期进行返修,为避免31轨道巷延伸段出现此类问题,进行31轨道巷延伸段巷道支护设计。

2 含水层对巷道围岩影响分析

为掌握含水层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查阅相关研究文献[1-2],巷道围岩内力学理论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假设巷道断面为圆形,R0为半径,Rp为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边界直径,Rw为含水层承压水影响范围半径,Pw0为原始渗透场水压。

依据渗流理论,渗透水压场Pw随与巷道中心距离r的关系:

(1)

图1 弹塑性理论分析模型

含水围岩属于两相介质,满足微分方程:

(2)

式中:α为承压水压力系数,材料不透水时α=0,透水时α=1。

围岩内任一点切向应力:

σθ=K1σr+K2(Ccotφ-αPw)

(3)

巷道表面位置r=R0,σr=Pw,代入公式(3)可得到巷道塑性区内任一点应力计算公式:

(4)

假设巷道围岩弹性破坏深度r=Rp,边界面上σrp|r=Rp,距巷道中心无限远处为原岩应力区,地应力为p,渗透水压为αPw,于是得到含水条件下弹性区岩体内应力计算公式:

(5)

在围岩内弹性区、塑性区交界处,即r=Rp,σθp=σθe,σrp=σre,并且:σrp|r=Rp=K1σrp|r=Rp+K2(Ccotφ-αPw),巷道围岩破坏遵循摩尔-库伦准则[3],可解得围岩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

(6)

从而可得到塑性区边界处应力峰值计算公式:

(7)

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尺寸宽×高=5.4 m×3.6 m,外接圆半径为3.25 m,无支护条件下Pi=0,顶底板泥岩内聚力1.2 MPa,内摩擦角28°,巷道平均埋深400 m,原始水压力Pw0=4 MPa,有效水压力系数α取0.3,采用单一变量法,由公式(7)得到不同内聚力条件下,围岩内应力峰值及塑性破坏深度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图2 含水条件下巷道围岩受力、破坏特征

由图2可知,含水条件下,围岩内应力峰值及塑性破坏深度明显高于同比无水条件下,随着巷道围岩内聚力的增大,有水、无水条件下,巷道围岩内应力峰值及塑性破坏深度均逐渐减小,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围岩主要为泥岩,内聚力为1.2 MPa,此时,无水条件下,围岩内应力峰值23.6 MPa,有水条件下,围岩内应力峰值32.3 MPa,较无水条件下增大8.7 MPa;无水条件下,塑性区发育深度为1.91 m,有水条件下,塑性区发育深度为2.19 m,较无水条件下增大0.28 m。综上可知,含水层影响下,巷道围岩内应力集中程度提高,围岩塑性破坏深度增大,通过提高围岩内聚力,可降低围岩内应力集中程度及塑性区发育深度。

3 31轨道巷延伸段支护设计

根据含水层影响下巷道围岩破坏特点,并结合31轨道巷原有支护方式,设计其延伸段的支护,提出以下支护优化措施:①增加顶板、两帮锚杆的锚固深度和强度:无水条件下,塑性区发育深度为1.91 m,有水条件下,塑性区发育深度为2.19 m,原支护锚杆直径20 mm,长度为2.0 m,锚杆有效锚固长度较小,且在含水层对于锚固效果的弱化作用下,锚杆易失效,且锚杆强度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预紧力来保证巷道浅部围岩的整体性,导致顶板冒顶、巷帮片帮等问题,因此优化31轨道巷延伸段顶板及两帮锚杆直径22 mm,长度为2.5 m;②合理配置锚索、锚杆:增加顶板锚杆密度,增设帮部锚索,利用锚索能够锚固在深部围岩的作用,调动深部围岩的稳定性控制巷道表面的过度变形;③巷道表面合理喷浆:巷道表面围岩在含水层作用下,弱化、软化、松散破碎更加严重,采取钢筋网喷浆支护措施,即可提升巷道浅部围岩的整体性,同样有利于发挥锚固体的残余支撑强度。

结合以上措施,开拓煤业31轨道巷具体支护参数:顶板锚杆为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D=22 mm,长2.5 m,托板为120 mm×120 mm×8 mm的钢板钟形托板,间、排距为1.0 m,靠近肩角处锚杆间距0.6 m,与竖直方向夹角30°,顶板钢筋网选用直径6 mm的钢筋焊制,网孔规格100 mm×100 mm,用16号铁丝联结,双丝双扣,隔孔相连。组合梁直接214 mm圆钢焊制的7孔钢筋梯子梁;顶板锚索直径15.6 mm的预应力钢绞线,长度6.5 m,托板为300 mm×300 mm×12 mm的钢板钟形托板,间距为1.0 m,排距为2.0 m;帮锚杆规格型号同顶锚杆,间、排距1 m,组合梁规格D14-3-80-2 300 mm,D14 mm圆钢焊制的3孔,宽度为80 mm,长度为2 300 mm的钢筋梯子梁。顶板和两帮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 mm,混凝土标号C20,铺底厚度为20 mm,混凝土标号C30。31轨道巷延伸段支护如图3所示。

4 31轨道巷联合支护技术效果模拟研究

根据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具体条件,采用FLAC软件模拟含水层下巷道掘进支护[4],一定程度上验证所设计支护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模型,模型长(X轴)、高(Z轴)为60 m,厚(Z轴)为6 m,模型上方模拟400 m埋深,岩层平均容重取2 500 kg/m3,模型顶面设置7.5 MPa垂直向下的均布载荷,31轨道巷断面尺寸宽×高=5.4 m×3.6 m,煤层上覆岩层开启Config fluid渗流模式,采用cable单元模拟锚杆锚索,巷道围岩孔隙率为0.3,水的密度为1 000 kg/m3,巷道周边岩体内设定400 m埋深的孔隙水压力,然后巷道开挖与支护同步进行。得到含水岩层下31轨道巷延伸段围岩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分布云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锚网喷联合支护作用下,顶板中部最大下沉量为133.7 mm,底板中部最大底鼓量为103 mm,两帮最大相对移近量为124 mm,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很小,由此可以说明,锚网喷联合支护能够有效保障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

图4 数值模拟结果

5 实地应用效果考察

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采用上述支护方式掘巷期间,为考察支护质量确保巷道安全,采用十字布点法监测巷道表面变形情况,整理得到原支护方案、优化后支护方案巷道表面变形量对比如图5所示,改进后的支护方案条件下,轨道巷表面变形量均明显减小,顶板下沉量原有支护条件下达到398 mm,改进支护方案条件下为100 mm,原有支护条件下底板底鼓量达到152 mm,改进支护方案条件下为93 mm,两帮变形量也明显减小,改进支护条件下,巷道表面位移量在合理范围内,支护效果良好。

图5 31轨道巷表面变形特征

6 结 语

文章以开拓煤业31轨道巷延伸段掘进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等方法,研究含水层下巷道支护技术,得到如下结论:

1) 含水层影响下,巷道围岩内应力集中程度提高,围岩塑性破坏深度增大,通过提高围岩内聚力,可现在降低围岩内应力集中程度及塑性区发育深度。

2) 提出增加顶板、两帮锚杆的锚固深度和强度、合理配置锚索、锚杆巷道表面合理喷浆等方法优化支护方案。

3) 巷道掘进期间,顶板下沉量为100 mm,底板底鼓量93 mm,两帮移近量112 mm,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有效控制巷道表面的位移,能够保障31轨道巷延伸段的长期稳定。

猜你喜欢
塑性含水层锚杆
双轴非比例低周疲劳载荷下船体裂纹板累积塑性数值分析
浅谈“塑性力学”教学中的Lode应力参数拓展
螺纹钢锚杆锚固岩石拉拔试验过程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
天然橡胶塑性初值测量及不确定度的评定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爆破掘进巷道支护锚杆的振动响应研究
掘进巷道遇含水层施工方法研究
宁夏某矿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工程塑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