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观察

2022-06-06 14:08杨红妹
保健文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家庭医生家属

文/杨红妹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我国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较低,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率以及控制率,对我国国民健康产生威胁,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精神以及经济负担。为此卫生政策制定者十分重视糖尿病管理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糖尿病而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相应的优势,是患者出院后加强管理的主要途径。此次研究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的效果观察,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 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均在我院实施诊治,其收治时间2019 年8 月~2020 年7 月,对100 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每组50 例患者,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区间即55 周岁至75 周岁范围,平均(64.55±1.89)周岁,由32 例男患者、18 例女患者组成,平均病程时间为(4.55±0.89)年;对照组年龄区间即52 周岁至76 周岁,平均(65.58±1.92)周岁,由29 例男患者、21 例女病人患者组成,平均病程时间为(4.89±0.91)年。病组间基本资料均通过统计学进行分析整理,即P 值>0.05,具备比较研究意义。

1.2 纳入和排除

纳入:入选患者均符合2 型糖尿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且入选者并无冠心病以及卒中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其沟通水平良好;入选者空腹血糖在7mmol/L 以上,餐后2h 血糖在11.1mmol/L 以上。

排除:将患有心脑肾并发症者排除;将患有老年性痴呆以及肿瘤者排除;将患有1 型糖尿病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时间为18 个月,举行相关知识讲座,并进行饮食宣传,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定期进行随访以及检查,其中包含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以及体重等。

观察组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家庭管理干预,在社区服务团队中选择全科主治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研究方法。在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家庭医生需要6次入户,每季度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和患者以及家属创建良好的关系,对患者以及家属予以健康宣教,通过家属的支持以及帮助转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参与。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全家学习预防知识,创建糖尿病患者保健系统制度。健康指导包含疾病基础知识以及预防知识,主要内容为家庭自护内容,将遵医行为和疾病控制间的联系进行讲解,家庭成员应接纳患者在居家养护时出现的不良情绪,通过家庭成员心理照顾中的特殊作用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指导家庭成员了解饮食原则,以此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协助家庭成员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运动疗法,选择陪伴运动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同时确保运动安全。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用药档案,予以正确用药治疗。医务人员需要将糖尿病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以及护理方法进行讲解,其中包含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足以及周围神经炎等,以此降低家庭护理时并发症发生率。

1.4 评估指标[3]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血糖标准为空腹血糖在7.7mmol/L 以下,餐后2h 血糖在11.0mmol/L 以下;而后选择Deborah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即疾病知识、饮食管理、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单项评分范围为0~7 分。

1.5 统计学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经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 值>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经对比,差异显著,P 值<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mmol/L)

2.2 自我管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疾病知识、饮食管理、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评分经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 值>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饮食管理、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科学运动以及正确用药评分经对比,差异显著,P 值<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分)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主要患病因素则是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终止分泌,进而使得机体血糖产生异常,如果患病需要进行终身治疗。糖尿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存在联系,协助患者转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提升临床疗效。糖尿病治疗周期较长,而亢奋情绪以及激动情绪均会降低体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社会功能产生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对于此类情况,在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医疗理念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应运而生一种新服务体系社区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经过社区服务资源和优势逐渐变为领导主体,社区居民以及家庭医生创建长时间稳定关系,通过朋友式关系可将全科医生变为主动,采用咨询、干预和家庭成员参与方式,协助患者和家属转变不适角色,纠正其不正确的行为,将家庭内外资源利用进行扩大,有效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并且将患者自我保健水平提升。家庭医生因此可以真正成为患者的守门人。家庭成员以保健为出发点,对糖尿病居家养护知识技能进行学习,为患者提供合理膳食,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协助患者安全用药。指导患者遵医进行疾病复查,此种体系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生活,充分了解到疾病良好控制在家庭中的价值,提升了患者遵医行为,对居家自护提出意愿,有助于培养并且坚持科学饮食行为。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管理中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我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对于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肯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临床价值,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临床可行性。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家庭医生家属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身体传送带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幸福的家庭
三金家庭医生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