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6-06 14:08杨丽
保健文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动度肌力髋关节

文/杨丽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脑卒中的发生是因为血液循环存在障碍。有关统计表明:脑卒中患者有较高的概率发生偏瘫、口角歪斜、眩晕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一个月到六个月之间,是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能力提高的主要时期,在此期间,通过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作者将我院2019 年1 月到2021年1 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运动障碍偏瘫患者7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 年1 月到2021 年1 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障碍偏瘫患者7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通过对照研究的原则展开研究,对照组仅通过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中医针灸治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 >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s)[n(%)]

1.2 方法

对照组仅通过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中医针灸治疗。

西医治疗:入院后作全身检查,用对应药物对症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等到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进行针刺治疗,在针柄处套入2cm 的艾条进行艾灸治疗,选穴:四神聪穴、风池穴、肩髃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阳陵泉穴、环跳穴、丰隆穴、太冲穴,如果患者肘部异常,则需要外加小海穴、手三里穴,如果踝部异常,则需要外加太溪穴、解溪穴、照海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65.7%(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比较情况[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情况(±s)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在逐年提升,脑卒中的病情进展迅猛,发病急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较多,偏瘫就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所以,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障碍,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肌力情况。

从中医角度来看脑卒中偏瘫,认为该病属于中风后痿痹的范畴。本为元气亏虚,标为痰瘀痹阻。脑卒中偏瘫指的是患者的经络受阻,阴虚致瘀,气血运动亏损,进而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逐渐丧失。通过中医针灸,能够刺激患者的中枢神经, 恢复其受阻脉络,通畅气血,从而使肢体活动能力得以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脑卒中致运动障碍性偏瘫患者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肌力有效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活动度肌力髋关节
术前肌力训练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老年人不可缺少肌力训练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