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尿失禁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2022-06-07 05:03杨丽美
智慧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尿失禁妇科

杨丽美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妇科患者的尿失禁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4月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60例妇科患者,为其在康复治疗仪的基础上,增加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比患者训练前后的控尿功能和盆底功能变化。结果:训练后,患者的控尿功能和盆底功能的肌肉张力得到了提升,且与训练前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采取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可有效提升盆底肌张力,提升控尿功能。

【关键词】妇科;康复治疗仪;盆底功能训练;尿失禁

尿失禁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发病病因和盆底肌的肌肉力量减退有关,由于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故在对其进行治疗干预的时候,大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并借助康复设施,以此来尽可能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康复治疗仪在刺激肌群,改善盆底肌肌力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1]。此外,一直以来有相关实验研究报道,早期盆底肌训练在改善尿失禁症状方面有着比较可观的效用[2]。基于此。本次实验选择将这两项康复干预手段进行联合,将其应用于2021年5月~2022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妇科患者,旨在探究该联合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组对象为我院2021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妇科患者,年龄最小者为37岁,最大者为48岁,经过临床诊断存在尿功能失禁和盆底肌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且对本次实验项目知情,愿意配合训练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1.2方法

康复治疗仪:使用YR380C康复治疗仪器,将其进行清洁处理后,在患者的腹部区域、骶骨范围内同样进行清洁处理,参照相关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将频率设置在80赫兹左右,在患者的肚脐和骶骨末端进行电极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感受调节频率,连续治疗3天,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

早期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保持仰躺位,并按照合适的呼吸频率,吸气时尝试用核心发力,去收紧肛门和会阴部,收集保持10秒后,呼气时尝试慢慢放松收紧部位,休息5秒后,继续训练,每天完成5次,每次10分钟;仰躺在床位或者瑜伽垫上,身体自然放松,双腿分开至和肩膀平行,然后吸气并将臀部缓缓抬起,抬到身体背部和膝盖形成一条明显的斜线时,保持8秒,然后呼气并放下,每天训练4次,每次14分钟;将热水灌入瓶中,然后放入布袋中,然后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将双腿自然伸张,手臂自然垂落,然后将热水瓶放入到其膀胱位置,并进行来回反复的推行和旋转,每天2次,每次30分鐘;双脚和肩平行,手臂自然下垂,呼吸自然,然后用手掌心保持合适的力度拍打腹部,每次拍打30~40次,每天3次,均在小便过后进行。

1.3观察指标

采用GULLEN评分对训练前后的控尿功能进行评分,等级越低,说明其控尿功能越优秀;采用会阴肌力评估量表对训练前后的盆底肌肌肉张力进行评分,等级越高,说明其盆底肌肌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控尿等级比较

训练后,患者的总体控尿等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与训练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训练前后盆底肌肌肉张力比较

训练后,患者的盆底肌肌肉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与训练前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尿失禁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女性和老年群体,存在该症状的患者在力度微大的咳嗽和打喷嚏,以及情绪激动后都会导致尿液的不自觉渗出,这些情况毫无疑问会对其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不便,严重时还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针对该病症的改善和治疗,主要以锻炼盆底肌为主,即通过对肌力下降的盆底肌进行不断地刺激,增强其肌肉收缩度,以次来实现改善尿失禁症状。本次实验训练后,对比患者的控尿等级和盆底肌肌力,发现在训练后,控尿等级在1~2的例数明显多于训练前,盆底肌高等级的例数也明显多于训练前。对此差异差异进行分析,可能在于:康复治疗仪器采用的电极疗法,可对患者的骶骨周围的肌肉组织进行刺激并放松,可提升肌肉的运转性,降低疲劳感,促进膀胱可以逐步改善排尿功能[3]。此外,在电极疗法基础上,增加的早期盆底肌训练,收缩、提肛和臀桥训练等,可以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提高阴道的收缩能力,并避免尿道器官的脱垂[4]。而热敷处理,则可以在温度的刺激下,促进膀胱以及整个盆腔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改善其子宫的收缩力。两组的差异也说明了康复治疗仪器联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在改善妇科患者的尿失禁,提升盆底肌肌力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价值。

综上,对妇科患者实施康复仪器联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可让其在早期就接受全面的肌力训练,在放松和收紧的频率下,改善盆底肌的肌肉张力,并获得比较理想的控尿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美英.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21):130-131.

[2] 邵玉霞.盆底功能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产妇排尿状况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1,41(02):98-99+107.

[3] 康华敏.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4):128-129.

[4]姚晓曦.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其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7):867-869.

猜你喜欢
尿失禁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3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原因分析及盆底肌收缩力水平研究
电针神经刺激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疗效分析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尿失禁的影响
自制接尿套在老年男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