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

2022-06-08 01:54杨守根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

杨守根

摘要: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是一种美化环境,体现艺术魅力,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行业,它能够将自然风光与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是,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相应的对这一行业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园林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突破传统理念,要具有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本文对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民族区域文化

前言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仅要满足干净舒适,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一种置身自然的感觉,这样的要求也决定了园林景观以及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趋势。在景观园林方面:要更加追求自然元素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要使得这些运用了建筑学、美学、园林学等各种学科的建筑设计融入城市的环境之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效果和凸显人文关怀。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方面:要充分发掘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生态环保的准则。

1.相关概念阐述

园林有很多外延含义,在建筑学中,园林一般是指供游客休息游玩的公共建筑或者根据当地自然景观改造而成的更具有美感和建筑功能的环境。而中国园林在园林中有着自身独特的地位,其中古典园林更是独树一帜。景观是现代园林的发展形式之一,由英文单词landscape翻译而来,指的是经过人工开发或者有着审美价值的风景等地表景色。景观的概念比较广泛,在园林建筑中,主要指考虑了自然和人工因素的景色。

风景园林是一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其存在时间考虑,风景园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为人类服务,创造出舒适的环境供人游览;但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风景园林却是一门较新颖的學科,并与景观设计等学科融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内涵。

2.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

2.1与外界环境完美融合

中国园林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即使没有山水,园林建造者也会在园林建筑中自造一处山水,园林就像是在自然环境或人造景观中自然地生长出来,存在并不突兀,而是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完美融合。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园林建筑还是现代的风景园林学科,中国园林都是以山水为骨架,山水是中国园林的魂魄,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山与水的交映、光线与声响的交错,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对人们的感受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在中国园林中十分常见的假山,就与其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出现了“假山不假”的现象。虽然制造假山的材料是从园林之外取材,但是假山石的材质、形状等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精心堆叠,可以给人高低错落之感,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使人可以更好地享受园林景观的美丽。这也是中国园林的元素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从而给人带来更舒适的享受和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2.2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古代文人十分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建筑特点,看似简单平常的建筑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是内向型性格,他们通过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自身品格以达到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效果,所以在园林建筑中,存在着很多人文景观,以帮助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园林小景不管是在布置上还是构造上都有自身独特的寓意。比如园林中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是随便种植,而是经过精心挑选。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总是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在书房的窗前种植竹子,会让人联想到坚强、正直而又能屈能伸的告诫品质;而在园中栽培梅花,除了能在寒冬中欣赏花开美景的功能外,梅花还象征着高洁、不畏严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这些植物所代表的精神是园林主人精神的外化,是其品格和情趣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3.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园林、景观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虽然在建筑学中指代不同的建筑方式或地域特征,但是其功能相似,都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或观赏空间。中国园林设计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坚持自身优点的同时,也要吸取外国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结合现代便捷的功能设计与古朴的园林设计思想,使中国风景园林在保持自身古典气韵的同时,兼具现代园林便捷简约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再创造是一种文化创作,不仅是单纯的以美化环境,服务民众为目的,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创作。景观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它本身的含义是强调,通过人为造景来吸引大众的观看。这往往就忽略了景观自身虽具备的内在涵义,以及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导致很多景观并没有体现出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思想。而园林一词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头了,它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如亭、台、楼、阁、池等。其实在当时这种园林的设计,只是为了满足少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欣赏口味,并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发言”的机会,就谈不上所谓的“人文关怀“了。在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就深刻纰漏了“病梅”,这种只为少部分人“欣赏”的梅,这里面缺少的就是一种对普通大众的关怀。人文关怀是要体现景观园林设计它的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这样才符合景观园林设计的理念。

3.2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趋势

主要方向有: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策略。

3.2.1要充分的发掘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资源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多元,融合这将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也逃不脱这样的命运。但是,一味的追求多元宽容的精神,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丢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国拥有优秀灿烂的文化传承,合理的利用好这些优秀的资源,对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利器。对于不同的地区,其区域文化也是不同的,打造优秀的园林设计能够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也能铸就其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充分的利用和发掘民族文化,将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3.2.2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生态环保的准则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虽然主打文化这一块,但是也不能忽视与自然的结合,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要把景观设计当成一个大的有机体,它必须拥有与生态自然一样的功能,这就要求正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设计,要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植入其中,学会运用新的清洁能源、新的雨水收集系统等。风景园林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漂亮模式上,而是要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有机循环、新陈代谢功能的生态系统。

结束语: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风景园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中国风景园林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正因为如此,其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景观,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园林建筑的文化象征。

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风景园林学科也在不断进步,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的发展,要依托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功能,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吸取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观点,使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林杰.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J].现代园艺,2017,2(4):119.

[2]张育琴.初探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J].河南建材,2016,9(5):99-100.

[3]李骍.探讨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2):1599.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议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