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22-06-09 02:24梅良琴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效率数学

梅良琴

随着时代的革新,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领域也在不断进步,许多知识理论以及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优化与革新,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现阶段各小学普遍应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然而,因为一些教师还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推陈出新,所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本篇文章将从小组合作学习角度入手,细致分析与探究怎样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以供参考。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现如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不单单只是注重个人技能水平,而是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然而,就当前具体的情况来看,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有长辈都是对其十分宠爱,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致使孩子的个性独特,自我意识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高质量的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推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抽象且十分严谨的学科,学习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并且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十分枯燥的,都是一些概念知识,没有趣味性,所以这就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没办法高质量的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另外,教师不能适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缺乏学习兴趣的引导,缺乏互动兴,进而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学生成绩提升缓慢[1]。

(二)过分批评,缺乏鼓励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数学学习期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依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只是笼统的进行教学,进而致使学生在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就会进行严厉的批评,还会将其作为反面教材,来告诫其余的学生不要向他学习。教师这样过分的批评就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学习效率不断下降,情况严重还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讨厌老师,厌恶数学学习[2]。

(三)教学期间急于纠正学生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们不懂就问,学生们遇到难题就直接向老师请教,没有自己进行认真的思考与探索,只是单纯的听老师的讲解,这样教师完全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很被动。另外,在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练习期间,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那么教师就会第一时间告诉学生,并进行纠正错误,这虽然解决了学生一时的错误,但是久而久之,就会使学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下意识的就去请教老师,不愿尝试自己进行解题,过度的依赖老师,进而严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阻碍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3]。

二、巧借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合理分组、鼓励学生合作共赢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们划分为几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配合,通过个人以及小组的共同努力与探索获取最终的答案,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高质量的满足现阶段学生们的需求,并且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全面了解与掌握小组内各成员间特点以及学生能力的差异。因为每个小组都是不同的,这样就会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了同质性,同时,老师在进行教学期间要尽可能的形成优中差组合,方便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之处和优点,进而保障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班级内的各小组进行公平的竞争,做到共同进步,以此来高质量的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比如,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将学生们科学合理的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再将其打乱分入各个小组,这样就能保障每个小组都分布均匀且公平。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即使是一点进步,教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学习的动力,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优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鼓励,多以成绩优异的学生来做榜样示范,久而久之,学生们就耳濡目染,向优秀的学生学习[4]。

(二)引导学生确立小组内部制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期间,需要明确的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学期间的引导者,严格依据实际的情况,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学生知識竞赛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让第一组记录,第二组拿道路等,并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比赛。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还能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赛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采取相互讨论的形式,来说一说比赛中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通过沟通与总结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总结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推动教学目标高质量的达成。

(三)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要想学生高质量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首先教师就要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沟通与学习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有利于思维碰撞,能够推动学生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就是要严格按照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的进行划分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是一样的,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积极的进行沟通。在进行课前预习期间,小组内的成员如果遇到了难题,教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而是小组一起沟通,一个学生提出一种方法,那么五个学生就是五种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们思维进一步拓展,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与知识,提升预习的质量与效率。在课堂学习期间,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探讨,完善答案,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且细致的思考问题。在课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做题的效率与质量。

(四)做好教学评价,营造合作氛围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教学评价都是尤为关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高质量的进行教学评价工作,那么就会慢慢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渐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这对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教师可以创设科学合理的评比机制,通过评比奖励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课堂中表现优异以及课后作业完成良好的小组和成员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定期进行更换,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受到表扬次数最多的三个小组,进行全体成员奖励。使用这种评价形式,不但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一评价机制的影响下,小组内的成员都会热情高涨,将上榜作为追求的目标,在课上就会更加积极的回答问题,课下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推动学生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5]。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要优化与革新固有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其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被现阶段的教师普遍的应用,这种学习模式不但能够拉近师生关系,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强化班级凝聚力,进而高质量的推动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曾金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9(6):150.

[2]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7):227-228.

[3]陈远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80(18):117-118.

[4]肖述猛.探讨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74-175.

[5]任海艷.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猜你喜欢
高质量效率数学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慢”过程 “高”效率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