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口才教学助力学前专业应用性课程改革,推动学前专业学生特色发展

2022-06-09 02:24冯军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才教学活动语言

7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抓住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着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让学生在毕业之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幼儿语言活动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组织实施方法。然而借助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建设,探寻适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课程途径,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专业学前人才的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就业机会,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简单地说,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或者说是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具体地说,口才就是在各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表达主体运用准确的、得体、恰当、有力、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有位伟大的诗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而今,说话、演讲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想要学生成才,那么就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就业后在职业岗位中对幼儿语言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事实告诉我们:拥有好口才的学生会更出众,好口才是学生健康成长,未来成就人生的必备能力。

一、口才的重要性

(一)口才对学生就业发展的需求

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和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就是从拥有语言沟通开始的。口才是学生素养、能力和智慧的一种综合反映。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会在幼教行业失去许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当学生拥有较好的口才,不仅能够在幼儿园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型活动,如:演讲、主持、诗歌朗诵和表演,而且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将声、台、形、表的综合技巧感染到每一个幼儿,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表达、喜欢表演。然而,幼教这个群体很特殊,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家长很难评判老师的好与坏,所以更多时候,也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幼教理念更好地传递给家长,口才就有了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口才为学生的家园沟通工作赋能,让家长认可自己的专业水平。可见,口才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这促使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有句古语说得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让无数人沉醉于其中,而口才这门艺术,也成就了无数著名的辩论家、演讲家。说话水平的高低,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却可以影响人生的成败。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会说话、有口才,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善于沟通的人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愿意与之成为朋友。因此,借助高校学前专业核心应用性的课程改革,这样的学习内容既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好地践行于高校课堂,与此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收获一个幸福的人生[1]。

二、幼儿口才课程特色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可以从他们咿呀学语到喊出第一声“老师”,从他们意识性的叠词到学会用逻辑叙事,从他们中规中矩的朗读到声情并茂的表达,每迈进小小的一步,都让教师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根据幼儿教育实际需求和教育部最新頒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前专业的“活动设计类”课程开展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融合语言活动五大类型:“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的优秀教学案例,为学前学生研发编写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发展的口才实践用书,并在课程中融入了异彩纷呈的语言训练内容和品格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口才与演讲能力,最终走向工作岗位能对学前儿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指导与教学,形成我校学生的教学特色。

优势一:课程内容融合思政育人。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思政育人,本课程结合“道德品质”,借助“品格教育进课程”的语言教学活动,升华口才课程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品德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和心灵家园,凝聚了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承,为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新、科学地融入到“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学科教学中,在课程开展的前期阶段,结合3-6岁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经验,带领学前教育的学生合理选取口才教学内容,形成案例,并进行案例研讨,在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品格教育和口才训练相结合的“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学与实施”特色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教学”模块都突出一个情感教育主题,结合一篇短小精湛的德育故事和经典的国学格言,引导学生形成典型的思政育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规范学生的教师职业行为,感染自身拥有好的性情。

优势二:教学环节生动、教学方法与形式灵活、学训互动气氛活跃。在体验式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上台展示、讲课比赛、汇报表演等形式,给予学生口才活动设计与组织方面的专业性、个性化教学与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台上的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从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分析,通过普通话练习、歌唱语感练习、心理素质的强化,不仅纠正了学生日常错误的发音,使其发音标准、更为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普通话测试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选择就业方面拥有多元化的工作机会。除此以外,通过诗歌、散文、故事(寓言)、童话剧等的朗诵和演绎,还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

优势三:语言类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3-6岁是幼儿语言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蒙的黄金时期。孩子不仅要能说,还要会说。因此,通过系统性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可以掌握基本语言教学方式,科学的帮助幼儿打开语言天赋,提升幼儿的全面发展水平。众所周知,一项技能的塑造和培养,是系统具体的。教育专家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与口才的训练是相互促进的,要使幼儿的头脑更聪明,应多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近年来口才已经在各行业被作为考核的一个标准,所以学生在未来教学中,不能仅仅把口才简单看成是一种必备性学习课程,而是要让孩子作为一种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由此看出,学生掌握教学组织与指导思维,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获得发展。

语言活动设计课程通过学生对孩子语言潜能的开发,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写作能力、记忆力、表现能力、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具备了这项基本技能,学生将对孩子今后的各项学习都能有效地施加引导,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课程对幼儿的多元化发展维度总结有:①口才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孩子讲普通话的水平,发音更标准吐词更清晰;②口才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③口才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说话水平与演讲能力;④口才教学活动可以克服恐惧感,改变孩子胆小害羞与内向的性格,增强孩子敢于当众表达的胆量;⑤口才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故事的编创能力,丰富想象力;⑥口才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口脑协调的能力、说话的连贯性与条理性,增强逻辑能力、思维与随机应变的能力;⑦口才教学活动可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培养新兴趣,增强孩子自信心,让孩子更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与主见,不再盲从;⑧口才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与逆境商数;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顽强拼搏的精神;提前确立孩子的人生奋斗的方向,少走弯路;⑨口才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現在与以后更会与人打交道,使人际关系更和谐,拥有更快乐与幸福的人生;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开发主持相声小品等表演天赋;培养孩子良好的艺术素养;培养孩子优雅大方的气质,心理比生理更早熟,待人接物更从容自然[2]。

三、口才课程的实施途径

“幼儿口才课程”设有:“爱萌乐园”系列表演口才、“童心童话”系列演讲口才,“梦想话筒”系列主题口才等不同方向课程,借助这些课程,与学生共同致力于培养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使我校学生能够凝聚语言智慧,重构幼教未来,真正将所学的教学技能付诸于教学实践,推动幼教产业的发展。

(一)口才七步教学法

1.成长训练

基本功的趣味练习。锻炼幼儿教师口才基本功,为学生今后的表达、口语、基础表演打好基础。

2.快乐学习

教师通过结合播音,主持,演讲,辩论,采访,报道,故事,儿歌,相声,小品,快板,双簧,影视配音,舞台表演,话剧,儿童剧,儿歌创编,即兴表演,思维导图,看图说话、单字开花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训练孩子口才的综合能力、主持上的掌控能力和舞台的表演能力。

3.开口表达

教师利用启发提问进行课程总结,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从而记忆内容,进而延伸主题。

4.自信表演

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上台将主课内容进行表演。此环节即:通过孩子自己上台练习表演,锻炼台风,学习舞台礼仪。

5.亲子互动

以家庭小作业的形式进行家园合作,孩子回家将所学口才知识在家中进行展示,温故而知新,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练口才。

6.智慧博学

传统经典内容、生活常识、好书推荐等等,增强修养、开阔眼界、养成孩子良好的品格。

7.口才真人秀

专门针对孩子的年龄阶段,设计了亲子课堂部分,幼儿从三四岁开始,感受“三字经”和“弟子规”的早慧启蒙。四五岁了解成语故事,五六岁了解谚语故事,从六七岁开始,初步感受诗词的魅力,七八岁感知中国优秀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八九岁了解饱读中外名著。通过真人讲解,睡前和空闲时间,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聆听,孩子长知识,家长同成长。口才训练还精心设计了原文朗诵、释义解析、经典故事、萌娃跟读四个环节让孩子在趣味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本领。

(二)口才日常训练方法

1.大声朗读朗诵

自己读书,大声地读出来。每天坚持朗读一些文章,既练习口齿清晰伶俐,又积累一些知识量信息量,每天坚持朗读半小时以上,坚持两年三年,口才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

2.对着镜子训练

建议每天在朗读过程中,对着镜子训练,训练自己的眼神,训练自己的表情,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效果更好。

3.强化速度训练

这种训练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词或一篇文词优美的散文。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

4.多练即兴朗读

平时空闲时,可以随便拿一本书,任意翻到一段,然后尽量一气呵成地读下去。而且,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注意一下,上半句看稿子,下半句离开稿子看前面(假设前面有听众)。长此以往,就会发现记忆力加强许多,快速理解力和即兴构思能力也在加强。

5.多找机会上台

平时生活学习中,公众演讲的机会太多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这个意识去参与。如果想突破口才瓶颈,一定要多找机会讲话。鼓励自己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有机会还可以开开学习会议,把日常打造成学习口才的舞台!

四、总结

语言教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在形成质的突破前必须要有量的积累。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团队精神,情商逆商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宝贵品质是会伴随他们一生,这些都能让他们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工作生活。在课改过程中,怀着赤子之心,用爱和情怀做教育,本着毕业需求中应有的教师职业素养努力前行,用专业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法和高效的组织方式,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系统训练,使学生的教学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因此,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建设中,根据学前专业毕业需求,设计语言活动设计的课程目标,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典型的语言教学案例的研究及推广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以岗位要求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精选企业有效的教学资源,提炼出以岗位需求为特色的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赵红,吴萌,何姣姣.高职口才训练课程实现育人为本的教学设计[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2):82-84.

[2]傅向东.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7-18.

课题项目: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军,女,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口才教学活动语言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哲理漫画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成长日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