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黄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2-06-09 07:52陈金雄周观明余海波卢绍燊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5期
关键词:膝部温差膝关节

陈金雄 周观明 余海波 卢绍燊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文献报道[1]我国每年接受TKA手术的病例约为5~7万例,且呈每年增加的趋势,其可以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TKA因手术创伤、金属假体植入、机体应激等问题,术后难免会出现膝部肿胀、皮温升高、血清炎症因子升高等炎症反应,持续严重炎症反应者也提示术后感染可能[3]。文献报道[4]TKA术后炎症反应可长达1年,且认为炎症反应与膝关节功能恢复呈负相关。因此有效降低TKA术后炎症反应关乎TKA手术的治疗效果。目前,降低TKA术后炎症反应方法众多,如术中鸡尾酒注射、外周神经阻滞、氨甲环酸止血、多模式镇痛、物理降温等,但均未能彻底有效解决TKA术后炎症反应[5-6]。中医无“炎症反应”之说,据炎症反应表现认为其与“积瘀化热”有关,可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辨证取效。伤科黄水是佛山市中医院名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既往研究[7]显示TKA术后应用伤科黄水外敷能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未研究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伤科黄水对TKA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伤科黄水治疗TKA术后炎症反应提供证据支持,同时为TKA术后炎症反应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且严重分级属于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3、4级[8];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65岁;同意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化脓性膝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膝关节等炎症性关节病患者;局部皮肤破溃、湿疹等皮肤病者;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明确对塞来昔布、利伐沙班过敏或禁忌使用者;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关节外科收治因膝骨关节炎行TKA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膝别为左膝23例,右膝27例;年龄(72.03±4.32)岁;病程(6.41±2.92)年;体质量指数(BMI)(23.71±2.83)kg/m2;手术时间(72.75±8.91)min;切口长度(20.55±3.03)cm。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膝别为左膝21例,右膝29例;年龄(73.73±4.66)岁;病程(5.24±3.04)年;BMI(24.73±3.52)kg/m2;手术时间(70.13±7.13)min;切口长度(20.03±2.92)cm。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BMI、膝别、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佛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NO:[2019]033号)。

1.3 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生团队完成,均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切口为膝正中-髌旁内侧入路,均不置换髌骨,选择美国Smith-Nephew公司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照组术后第1日开始予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63)消炎止痛,口服0.2 g,每日1次,疗程30 d;利伐沙班(德国拜尔制药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H20140132)抗凝,口服10 mg,每日1次,疗程15 d;CPM机辅助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30 min)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1 d开始术膝局部外敷伤科黄水(粤药制字Z20070924),每日2次,疗程30 d。

1.4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观察指标的时间点:治疗前(术后1 d)、治疗后(术后7、30 d)。1)膝部肿胀值。清晨康复训练前双膝伸直于功能位,肌肉放松,用皮尺测量双侧膝上、膝下10 cm的肢体周径并计算膝部肿胀值,膝部肿胀值=术膝测量值-健膝测量值。2)膝部皮温差。清晨康复训练前用皮温枪测量双膝皮温并计算双膝皮温差。每侧膝关节在髌骨外下、内下、内上、外上4点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9]。膝部皮温差=术膝皮温-健膝皮温。皮温枪为广州市倍而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JXB-178,测量距离为距离皮肤1 cm。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清晨安静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10]。清晨安静状态下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填写,0代表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代表剧痛。5)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11]。清晨安静状态下由康复治疗师评定,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畸形、稳定性、减分7个方面组成,评分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6)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发生过敏性皮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若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膝部肿胀值比较 见表1。术后1 d,两组膝部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膝部肿胀值下降,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点(术后7、30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膝部肿胀值比较(mm,±s)

注:与本组术后1 d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膝上10 cm肿胀值28.01±5.05 17.64±4.05*△13.36±2.12*△26.83±5.39 20.20±3.32*16.68±3.50*膝下10 cm肿胀值20.36±1.49 16.06±2.06*△11.75±2.54*△20.89±2.23 17.25±2.20*15.56±1.73*

2.2 两组治疗前后膝部皮温差比较 见表2。术后1 d,两组膝部皮温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7 d膝部皮温差较术后1 d均增加(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膝部皮温差较术后7 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膝部皮温差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膝部皮温差比较(℃,±s)

注:与本组术后7 d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术后30 d 0.83±0.24**△1.18±0.31**n 50 50术后1 d 1.14±0.24 1.25±0.40术后7 d 2.19±0.32*2.12±0.2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术后1 d,两组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同时点(术后7、30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 CRP(mg/L)31.69±1.20 13.13±1.35*△6.95±1.19*△31.53±1.21 19.95±1.12*13.16±1.25*IL-6(pg/mL)16.95±2.47 10.32±1.89*△4.08±1.46*△16.62±2.38 12.90±2.37*8.14±1.19*TNF-α(pg/mL)24.38±2.34 12.94±1.26*△10.03±1.54*△24.76±2.38 15.43±1.17*13.53±1.70*

2.4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 见表4。术后1 d,两组VAS评分、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下降,HSS评分增加,与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同时点(术后7、30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 VAS评分5.68±1.05 2.86±0.78*△1.62±0.69*△6.50±0.95 3.70±0.86*2.85±0.66*HSS评分42.62±4.05 70.76±3.50*△84.72±3.42*△42.90±4.29 65.10±4.21*72.60±2.58*

2.5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过敏性皮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负重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所难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其与年龄、性别、体质量、地域密切相关,对于中晚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在我国已广泛开展,TKA能有效解决关节畸形、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接受TKA手术的患者达到了5~7万例,且有每年增加的趋势[1-2]。TKA属于骨科大手术范畴,因手术创伤大、金属假体植入、机体应激等问题,术后均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影响了膝关节功能的康复[12]。文献报道[4,13],TKA术后炎症反应持续时间可长达1年,且发现炎症反应程度与膝关节功能恢复呈负相关,持续严重的炎症反应也预示着感染可能。因此有效控制TKA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TKA术后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膝部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炎症因子释放等诸方面。TKA术后肿胀、疼痛与手术创伤、隐性出血密切相关,是影响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因素,术中减少骨与软组织损伤、有效止血能减轻膝关节术后肿痛。膝部皮温升高是TKA术后炎症反应常见的表现[4,14]。文献报道[6],TKA术后皮温升高与炎症因子的释放相关。联合检测皮温与血清炎症因子,对早期发现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5]。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1 d术膝肿胀值及皮温高于对侧,炎症因子CRP、IL-6、TNF-α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说明TKA术后出现炎症反应普遍存在,需积极地进行干预。

目前治疗TKA术后炎症反应方法众多[5],如术中注射鸡尾酒、外周神经阻滞、氨甲环酸止血、多模式镇痛、膝部物理降温等,但均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且存在风险,如长期口服NSAID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反应。中医虽无炎症反应之说,但据炎症反应的表现,可将其归为“血瘀证”范畴,TKA术中脉络损伤,血溢脉外,气血不畅,积瘀郁而化热而出现局部肿痛发热,关节疼痛屈伸不能,临床可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辨证取效。伤科黄水是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外用名药,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地榆、紫草、薄荷、明矾、苦参、虎杖等组成,其中“三黄”(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君药,栀子、地榆、紫草清热凉血化瘀为臣药,明矾解毒祛瘀,苦参、虎杖清热利湿兼化瘀为佐,薄荷解表引邪外出为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徐海燕等[16]研究发现,伤科黄水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放而起到抗炎镇痛,减轻软组织肿胀的作用。本研究显示,随时间推移,两组膝部肿胀值、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VAS评分均降低,HSS评分均增加,且同时点(术后7、30 d)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部皮温差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术后1、7 d两组皮温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0 d观察组膝部皮温差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伤科黄水治疗TKA术后炎症反应优于对照组。

综上,TKA术后炎症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伤科黄水能降低TKA术后炎症反应,减轻肿痛,促进TKA术后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膝部温差膝关节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针织暖意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