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型对手术根治性切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2-06-10 22:06陈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陈意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临床分型;手术根治性切除;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前言:肝门胆管癌是发生于肝门部位的胆管肿瘤疾病类型[1]。针对肝门胆管癌患者,明确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型,并分析针对性的诊断、治疗对策,关系到临床结局[2]。目前,手术根治性切除疗法可用于治疗肝门胆管癌。因此,我院纳入2017年3月到2021年3月肝胆外科收治的56例肝门胆管癌患者,对其中给与手术治疗的45例开展本次研究,对我院肝门胆管癌患者不同临床分型进行分析,并评价手术根治性切除效果及预后。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12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肝门胆管癌共收治患者56例患者,根据是否能够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对其中手术组45病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23岁~78岁,平均(54.18±4.16)岁。然后根据Bismuth-Corlette分型,分为Ⅰ型11例、Ⅱ型11例、Ⅲ型11例、Ⅳ型12例。

纳入标准:(1)符合肝门胆管癌临床诊断标准;(2)术前总胆红素小于380umol/L;(3)术前初步评估可以行根治性切除者;(4)对病情了解,愿意手术治疗;(5) 术后病理诊断明确诊断者。

排除标准:(1)肿瘤出现广泛肝转移或者其他远处转移者;(2)患者放弃手术治疗; (3)存在严重基础疾病且预期生存时间较短者;(4)合并门静脉主干或肝动脉主干浸润者;(5)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者。

1.2方法

术前行腹部超声、CT检查、增强MRI、MRCP检查,排除是否存在肝动脉、门动脉是否受累,癌症是否存在远期转移情况。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胆管切缘行冰冻病理检查若为阴性,则为R0切除,镜下切缘可见癌(R1),肉眼切缘可见癌(R2)。肿瘤不可切除行单纯性胆道引流列为姑息性手术。

1.3 评价指标

(1)评价不同Bismuth-Corlette分型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

(2)评价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不同Bismuth-Corlette分型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

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共24例具体见表1。

2.2评价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

2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1年生存率66.67%(16/24)、3年生存率58.33%(14/24),相比5年生存率8.33%(2/24)而言均更高(χ2分别是17.422、13.500;p均<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肝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如何对肝门胆管癌病情、分型进行快速诊断,判断是否能够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3]。

本研究中,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共24例,其中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Ⅱ型、Ⅲ型根治性切除率,相比Ⅳ型根治性切除率而言均更高(p均<0.05);2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1年生存率与术后3年生存率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总体偏低,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4]。需要严格按照指南筛选出能给给予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病例,结合新辅助及术后辅助化疗,从而改善患者总体预后。说明不同临床分型肝门胆管癌均可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同时肝门胆管癌临床分型是影响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治率及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5]。

综上所述,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型肝门胆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有枝,黄金华,张天奇,等. 术前选择性肝内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8,29(1):47-49.

[2] 汪向飞,刘炯,鲍春亮,等. 肝门部胆管癌肝叶及血管切除重建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肝胆外科杂志,2019,27(6):466-469.

[3] 徐建,张薇,邬长康,等. 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3):565-569.

[4] 辛奇, 于小源, 刘兴凯,等. 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型对手术根治性切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 臨床肝胆病杂志, 2020, 36(2):4.

[5] 陈志宇, 刘智鹏, 戴海粟, et al. 术前前白蛋白水平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华外科杂志, 2022, 60(04):37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