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10 22:06冯慧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分析

冯慧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6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SOM属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中耳积液(浆液、黏液、浆黏混合液等)、听力降低[1]。儿童为该病高发群体,病情较顽固,易反复发作,引起降低听力,甚至引起语言、交流发育障碍[2]。AR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多种炎症细胞、结构细胞等有关,儿童为高发群体。近年来,相关研究均在SOM、AR研究中,均强调了腺样体肥大的作用及影响。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儿童SOM与腺样体肥大、AR的相关性。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04-2021.12,我院收治的1-11岁的SOM患儿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11岁,均值(5.86±0.98)岁;病程3-12个月,均值(6.69±1.56)个月。按照年龄分组,分为学龄前组(1-5岁)和学龄期组(6-11岁),各43例。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不同年龄组患儿的SOM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记录并计算合并腺样体肥大、AR比例,明确SOM与腺样体肥大、AR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合并AR的SOM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其中针对合并腺样体肥大和AR的SOM患儿36(59耳)例,应先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后行药物治疗。其中12耳采取常规治疗,47耳采取常规治疗联合抗过敏治疗。常规治疗:消肿、抗炎、黏液促排剂等;抗过敏治疗:鼻喷激素、二代抗组胺药。

1.3观察指标

分析腺样体肥大、AR发病率,比较合并AR的SOM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发病原因的比较

学龄前组SOM合并腺样体肥大比例高于学龄期组(P<0.05),见表1。

3讨论

SOM为儿童听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其患病高发年龄段是1-5岁。若治疗不完全或不当,可引起出现听力降低等不良事件,更有甚者致聋[3]。目前,临床尚未阐明SOM的具体病因,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具体为:①咽鼓管功能障碍,多因腺样体肥大引起,本研究中,SOM合并腺样体肥大发生率最高。腺样体肥大引起的SOM的具体机制是感染等。SOM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AR,且常合并AR,相互制约影响。由于AR具有间歇性发作、季节性等特点,故合并AR的SOM复发率较高。②感染:中耳积液的主要菌群有流感嗜血杆菌等。其诱发因素较多,如: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③免疫反应:通常为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ARⅠ型变态反应,黏膜水肿或渗出,可分泌大量分泌物,易引发感染,形成中耳负压,进而引发SOM。

本研究中,学龄前组SOM合并腺样体肥大比例高于学龄期组(P<0.05);合并AR的SOM患儿中,抗过敏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P<0.05)。低年龄儿童SOM的主要诱因为腺样体肥大,AR为其另一个重要因素且会引发或加重腺樣体肥大,故SOM诱发因素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共同作用、共同影响而出现。因此,对于AR患儿,应积极开展听力学检查和鼻咽部检查,积极予以检查,明确诊断类型,尽早实施针对性干预治疗。针对SOM患儿,除要对其腺样体进行检查外,还应检查AR,排除AR,以提升治疗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许政敏,沈翎,刘大波,等.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04):243-246.

[2]高信忠,林宗通,沈翎,等.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2,36(01):7-12.

[3]王莹.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6):145-147.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分析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淘宝星店成长中的粉丝力量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