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6-10 23:15同娟妮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芬太尼

关键词: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2

人工流产也称为早期妊娠终止,指妊娠14周之内因为疾病等因素不再继续妊娠,而采取的一种终止妊娠的模式。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来访程度也与时俱进,但是由于国内青少年性知识和避孕意识较为缺乏,使得人流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出现低龄化的趋势[1]。传统的人工流产时因扩张宫颈以及手术刺激子宫引起疼痛,直接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增加女性痛苦。无痛人流技术使得患者在没有疼痛感的基础上实施手术,由于其具有无痛效果,因此受到较多妇女认可[2]。无痛人流麻醉模式一般为静脉全麻,而采取何种的药物进行全麻为医师需要认真思考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80例孕妇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具有孕妇40例。观察组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4.4±4.1)岁,孕周35~70d,平均(48.9±7.0)d;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0±2.2)岁,孕周34~61d,平均(48.5±6.3)d,两组孕妇基础资料对比分析后P>0.05,提示结果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孕妇及家属同意本次的用药;孕妇认知和沟通能力正常;具有良好的全面静脉适应症。排除标准: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孕妇;术前出现感染孕妇;手术禁忌症。

1.2方法

术前指导两组孕妇禁食8h,禁饮4h,对孕妇进行全面的身體检查,并叮嘱其排空膀胱。准备好麻醉剂、气管导管、心电监护仪等仪器,麻醉药物以及急救药物。对照组接受丙泊酚进行静脉全麻:丙泊酚(国药准字H19990282,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推注1.2~2.5mg/kg·d,并且密切观察孕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依据其实际疼痛程度,可追加30~50mg药物。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模式:麻醉师对孕妇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国药准 字H20123297,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0.001~0.0015mg/kg;之后4~6min后再联合丙泊酚进行静脉全麻,静脉推注1.0~2.0mg/kg。术中密切观察孕妇的反应,手术情志消失后可以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并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如果孕妇的神志恢复或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可以适当追加丙泊酚来维持麻醉,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性和安全性。

1.3观察项目

1.3.1麻醉效果

手术中孕妇处于安静状态,无肢体运动和痛苦的表情为优;孕妇表情轻微痛苦,肢体运动轻微,但是基本配合手术为良;孕妇躁动不安,表情痛苦为差[3]。

1.3.2心率及平均动脉压

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孕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

1.3.3麻醉及苏醒

记录两组麻醉药物总用量、追加量、苏醒时间。

1.3.4不良反应

记录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本次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数据对比分析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麻醉效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及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诱导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

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果见表2。

2.3麻醉总用量、追加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麻醉总用量、追加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

2.4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40例孕妇中,术后1例恶心,2例轻微头晕,不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40例孕妇中,术后1例呕吐,1例出现宫缩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5 P=0.097)。

3.讨论

无痛人流手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早期终止妊娠的治疗模式,与传统的吸刮术等相比,其具有减轻孕妇机体刺激,减少痛苦等优势。无痛人流术是指在人工流产的手术中给予孕妇静脉全麻,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手术感受,缓解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且无痛人流手术采取的静脉全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刺激患者迷走神经,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病率[4,5]。

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药物较多。丙泊酚为烷基酸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化学名称为2,6-双异丙基苯酚。丙泊酚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在临床的用量之下,丙泊酚可以增加氯离子传导,而大剂量的情况是其可以使得GABA受体脱敏,从而抑制中枢抑制系统。采取静脉注射给药的模式之后,药物可以快速进入人体,并且分布于全身,30~60s起效,t1/2为2.5min。药物在体内可以快速分布和代谢,起效快,停药之后患者苏醒快、在患者体内无蓄积,因此安全性比较高。此外,其用药无痛人流手术中,不影响子宫收缩,因此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出血量。但是丙泊酚没有镇痛作用,单独使用该药物会出现麻醉过钱等表现,因此临床上一般会合并其他的镇痛药物[6]。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低血压、休克等需要慎用。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机制与吗啡比较相似,但是其镇痛强度比吗啡强60-80倍。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通气,具有稳定心血管效应。相关的研究表明[7],瑞芬太尼具有比较强的药理特性,因此适用于时间比较长的手术麻醉,而无痛人流时间比较短,阿片类药物体内蓄积较少,因此药物本身的优势不能很好发挥。芬太尼的作用时间长于瑞芬太尼,可以抑制患者术后宫缩痛,并且较为经济。本次临床研究中,对照组孕妇接受丙泊酚单一用药镇静,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及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效果更加理想;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观察组的麻醉总量、追加量以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可以快速达到麻醉的效果,并且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最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及5.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比较高,未明显增加患者负担,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8,9],均说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

进行全身麻醉的无痛人流手术,如何选择麻醉药物是手术重要关键步骤,其中镇痛效果良好而且无记忆的药物是最佳的选择。支配子宫的内脏神经主要来源于T10~12交感神经支以及S2~4副交感神经,其主要分布于子宫颈,并且在子宫颈旁内口形成宫颈旁神经从[10]。手术过程中需要扩张宫颈口以及使用吸刮子宫壁,强烈的刺激加上子宫收缩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头昏、恶心呕吐、身出冷汗等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抽搐和昏迷,也就是人工流产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1]。根据以上的情况,如何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得孕妇在安静、平稳以及无痛的情况下接受手术,避免不良反应,成为了临床医生研究重点。人流过程中,麻醉的模式包括:(1)局部麻醉:使用表面麻醉或者宫颈旁阻滞麻醉,但是该种麻醉方式不能有效的消除宫体宫底的神经反射,因此麻醉效果不佳。(2)椎管内阻滞麻醉:该种麻醉虽然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需要麻醉医生较高水平操作技术,并且术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麻醉恢复时间长,因此不适用于门诊接受人流手术孕妇。(3)全身麻醉:该种麻醉以肌肉主色镇痛药物、氧化亚氮吸入等方式进行麻醉,以此来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减轻人工流产不良反应,但是该种麻醉方式也有缺陷,比如麻醉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镇痛不全,使得术中孕妇出现呻吟体动等情况。随着临床研究深入,目前较多推荐使用静脉麻醉,采取该种麻醉方式不仅镇痛效果理想,还具有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12]。人工流产的静脉麻醉方式曾经先后使用了依托咪酯、安定、咪唑安定、芬太尼、曲马多、氯胺酮以及丙泊酚等。丙泊酚是目前使用较广的静脉麻醉药物,其具有较高脂溶性,静脉注射后分布至全身组织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麻醉深度,但是有明显个体差异,对呼吸、循环功能有明显影响,为了提升药物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较多采取联合用药的模式。加入阿片类药物比如芬太尼,可以明显降低心输出量,伴发系统性血管阻力降低,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对呼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气量降低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并随注药速度和剂量增加,抑制加重。因此对伴有心脏、呼吸道、肾或肝损害的病人或者循环血容量减少及衰弱的病人,施行异丙酚麻醉要特别注意[13-15]。在临床应用中,为了提高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较多的麻醉医师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镇静方案。本次的研究中,我们同样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的麻醉方式,并收到较为理想效果。主要为该种联合用药的模式,能够在反射弧的中间环节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和体动反应,不会明显延迟苏醒质量、无明显的蓄积现象,孕妇苏醒之后完全恢复意识,对手术记忆无;此外,还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有效消除了人工流产综合征,对循环、呼吸干扰比较小,安全性高。因此笔者认为,人工无痛流产麻醉时,可以选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模式,从而提升麻醉效果,改善无痛人流麻醉质量。

总之,无痛人流静脉全麻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模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张秀海, 尔丽绵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 用 [J]. 中國医药导刊,2015,17(3):288-289.

孙骏 . 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J]. 慢性病学杂志,2015,17(6):703-705.

胡玲芳.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2020(6):71.

李世多, 白文娟, 马涛, 张侃 . 不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给药方案 在人工流产术中抑制体动的效果比较 [J]. 医学综述,2017,23(19):3950- 3953.

] 王明云 . 浅析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85+88.

范雪梅,王平,潘楚雄,等.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无痛人流 手术抑制体动丙泊酚EC50及麻醉效果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1):1085-1087.

包春华,吕先惠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 中国社区医师 ( 医学专业 ),2012,14(2):324.

业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J].云南医药,2018(6):557-559.

丁丽红,韩景田.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59-161.

Myles PS,Lesliek,M cneil J,et al.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to prevent awareness during anaesthesia:the B-Aware randomie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2014,363:1757-1768.

蒋平军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 果评价[J]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8):110, 118.

黎晖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 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观察[J] .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 3(21):103-104.

胡永平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对患者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 4(14):65-67.

白涛, 赵丽萍, 万小花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 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分析[J] . 健康大视 野, 2019(2):50-51.

农兰依, 王高强, 黄晓媚, 等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 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 . 海峡药学, 2018, 30(3): 95-96.

作者简介:同娟妮女,1977.09.10,汉,陕西省,渭南市,本科,主治医师,麻醉

猜你喜欢
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喉部手术中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