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2022-06-10 04:24岑慧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

岑慧健

关键词: 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强化风险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2.17【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新生儿黄疸是指血液中胆红素量过多,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一种常见症状,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任由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肝肾以及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严重影响小儿智力[1]。临床通常采取蓝光照射治疗,但是新生儿的皮肤组织娇嫩,不会言语,还容易躁动不安,极易发生风险事件,引起家属不满,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风险护理是一种积极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护理模式,目的在于控制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5月-2021年11月收入的100例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新生儿,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女24例,男26例,日龄1-20天,均数为(10.26±2.34)天。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日龄1-21天,均数为(11.15±2.13)天。两组患儿日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3]:(1)全部符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2)血清胆红素值均>205umol/L;(3)全部符合蓝光照射治疗适应证;(4)全部为足月新生儿;(5)所有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均知晓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合并症;(2)有出生窒息史;(3)出生后有缺陷。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各种治疗性操作、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强化风险护理,(1)组建强化风险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小组成立后系统收集关于黄疸治疗的各种风险信息,总结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各项风险因素,之后制定相应的风险干预措施。 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的风险种类,加强对患儿的观察,提高对患儿可能发生疾病风险的认识。(2)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保暖护理。观察新生儿的肌张力、吸吮力、哭声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卫生清洁,预防感染发生。(3)做好各种风险防范护理,如①呕吐窒息:需要在加强巡视的基础上,将新生儿置于侧卧位或者头偏向一侧,抬高头胸部15-20°,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内,并同时改善肺循环。②眼罩脱落:眼罩的大小要与头围相服帖,眼罩要固定牢固。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给予患儿抚触护理,例如抚摸患儿的背、头、手部等,同时还要采用温柔的语言进行安慰,防止因哭闹导致眼罩脱落,必要是还要遵医嘱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蓝光箱正面贴上醒目带眼罩的标志。③皮肤损伤:蓝光箱周围围上软布条,防止患儿哭闹踢伤,给患儿戴棉布小手套,手套要戴到腕关节以上,及时为其修建指甲,脚上选择合适的脚套套住踝关节。加强巡视,尿不湿要定时更换,便后温水擦拭,必要时涂抹护臀膏。定时帮助患儿更换体位,可以采用侧卧位、仰卧位等。④根据注射部位,妥善固定好留置针,避免留置针压伤或患儿哭闹误扯掉留置针引起损伤。⑤设立特殊交接班记录本,把易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交接,并双人签名(交班者、接班者)。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相比。(2)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愈:患儿面部、皮肤等黄染全部消失,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显效:患儿面部、皮肤黄染症状有明显好转,各项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4]。(3)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包括呕吐窒息、皮肤损伤、反复穿刺、眼罩脱落等。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相比

护理前两组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相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三天后观察组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出现的病理特征为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导致黏膜、皮肤出现黄染的现象。临床主要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该种治疗主要是通过光化作用使胆红素异构,之后经过尿液和胆汁排泄到体外,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的方法[5]。

本研究得出护理三天后观察组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为94.00%,相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比对照组的14.00%低(P<0.05)。强化风险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提前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之后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因素,进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6]。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强化风险护理虽然未能显著提高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但是在短时间内使患儿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下降更快,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观察组从护理人员因素、护理对象以及风险发生的客观因素着手,对黄疸新生儿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时的各项风险信息进行系统收集,之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时注重每个环节,进而保证了护理质量。关于护理人员方面,首先在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之前给予期护理培训和风险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让护理人员意识到新生儿在照射蓝光时可能会发生哪些风险,进而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其重视程度和护理责任心[7]。同时制定的强制性护理干预措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护理人员工作时的护理行为,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新生儿方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新生儿情绪安抚,减少其躁动,因此皮肤损伤、眼罩脱落、针头脱落等事件发生情况便会减少。另外护理人员还及时为患儿擦汗、为其更换尿布,能有效预防皮肤感染。为患儿提供的保温、体位、皮肤等护理能够减少呕吐、窒息和皮肤损伤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时给予强化风险护理能降低胆红素值和黄疸指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玉梅.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9,41(14):2230-2233.

[2]赵璇珠,陈旭升,黄晓冬,等. 茵栀黄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血清TRF和CRP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1,32(15):1986-1989.

[3]康静,王斐.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11):1020-1024.

[4]杨爱玲,冯雅敏,张有成.抚触和穴位按摩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的Meta分析[J].西部中医药,2021,34(6):67-74.

[5]张望宁,田迪,温建霞.强化风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3):474-475.

[6]张新.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1,6(15):188-190,194.

[7]龚寿英.风险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01-103.

猜你喜欢
黄疸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母乳性黄疸的4个真相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对新生儿黄疸的3种误解
60例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
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