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对烧伤患者心理韧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22-06-10 04:24李宣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烧伤人性化护理

李宣蓉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心理诱导;烧伤;心理韧性;创伤后成长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烧伤主要是指因电能、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皮肤、组织深度损伤,以中青年群体最为常见,患者常伴外观损伤、肢体障碍等,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且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而影响疗效,降低其预后质量[1]。因此针对烧伤患者,应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以缓解其负面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充分调动其治疗积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2];同时联合心理诱导,可进一步使其能够正确看待疾病,减少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3]。因此本文就2021.1~2022.1本院选取的80例烧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的临床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1~2022.1将本院选取的80例烧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护理组男、女各26、14例,年龄在19~50(29.63±2.75)岁;烧伤原因:电烧伤3例,热液烧伤17例,其他20例。常规组男、女各25、15例,年龄在19~50(30.21±2.17)岁;烧伤原因:电烧伤3例,煤气烧伤18例,其他19例。2组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烧伤早期救治与康复治疗学》[4]中烧伤诊断标准;(2)烧伤深度Ⅱ~Ⅲ度;(3)均为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4)年龄>18岁。排除标准:(1)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2)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

1.2 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遵医嘱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其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并告知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等。

护理组: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化护理:①人性化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实施面对面宣教,向其介绍疾病、治疗等方面知识,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等,以使其掌握烧伤相关防治知识。②人性化创面护理:创面应及时换药,保障创面干燥;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镇痛干预,包括非药物镇痛(音乐疗法、呼吸放松训练等)与药物镇痛;对创面无细胞的真皮组织进行修剪;病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消毒,控制探视人数;实施弹力加压包扎,避免或减少患处瘢痕增生。③人性化康复指导:在烧伤早期,协助患者实施患肢摆放与大关节被动训练;中后期给予个性化、针对性康复训练;若手部烧伤,可指导其手抓、握等关节训练;上肢烧伤,实施上肢关节上举、屈伸等运动;下肢烧伤则实施下肢关节下蹲、屈伸等运动。(2)心理诱导:患者入院时应以亲切、关怀的态度接待,引导其表达内心疑惑,针对其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进行解答;并介绍已痊愈的病例,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同时引导患者产生正向期待。治疗后,以积极语言暗示其治疗成功,并引导回忆轻松、愉悦的记忆等。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韧性:以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评估患者心理韧性,量表包括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3个维度25个条目,各条目0~4分,心理韧性越佳分值越高。②创伤后成长:以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6]评估患者创伤后成长,量表包括新的可能、人际关系、生活欣赏、个人力量、精神变化5个维度21个项目,各条目0~5分,分值越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③满意度:以本院自制调查表评估两组满意度,量表分值<60分:不满意,60~80分:满意,>80分: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0.0程序处理,x±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组间存在差异以P<0.05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CD-RISC、C-PTGI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CD-RISC、C-PTG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烧伤多是因蒸汽、电力等热力造成的皮肤组织损伤,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皮肤疼痛、发红、水疱等临床症状,且会造成感染、休克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且大部分患者痊愈后会残留外貌破坏、生理功能损伤等后遗症,降低其日后生活质量[7]。因此针对烧伤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充分体现出人文特征,护理过程中,主要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护。心理诱导属于心理护理的一种,可依据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诱导,可使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8]。心理韧性也可称之为心理弹性,主要是指个体在面对创伤、灾难等其他事件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可有效促进机体对应激反应实施有效调节,并保持自身机体平衡。本文研究显示,经干预后护理组CD-RIS评分较常规组高,表明对烧伤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可有效改善其心理韧性。考虑原因为人性化护理中通过健康宣教,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惑,可有效缓解其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增加其心理韧性;同时结合心理诱导,可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心理情绪,增强心理韧性。创伤后成长主要是指机体在经历负性事件后,感知生活积极变化,进而促进患者人际关系,增强个人力量。本文研究显示,护理组干预后C-PTGI评分较常规组高,表明人性化联合心理诱导可顯著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同时本文研究显示,干预后护理组较常规组满意度高,表明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提高其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人性化护理与心理诱导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且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可进一步促进创伤后成长,使其对医疗服务更为满意。

由上述得出,将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应用于烧伤患者治疗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心理韧性,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疾病转归,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高佳丽,陈晓娟.行为改变理论为框架的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56-160.

[2]唐文华,胡丹,顾黎军.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对烧伤患者心理韧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94-96.

[3]王伟娜,李利,李亚琼.健康教育联合自我超越理论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4):70-72.

[4]黄跃生主编.烧伤早期救治与康复治疗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

[5]王海梅,蔡艳丽,李燕,等.PERMA模式下心理干预在烧伤瘢痕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0):167-170.

[6]马娜,边冬梅.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2):4148-4152.

[7]贺婷婷,张修航,孔祥力,等.出院前虚拟现实视频心理干预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出院后情绪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70-75.

[8]凌玉洁,许腊梅.烧伤患者心理韧性、反刍思维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5):524-527.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烧伤人性化护理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