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GDM)产时及产后护理分析体会

2022-06-10 04:24武任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武任江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产时;产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妊娠期糖尿病。与巨大儿、剖宫产手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渡营养和不良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孕妇在妊娠期易患上糖尿病,为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一般产后多数会恢复正常血糖。对尚未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妇,在妊娠期24-28周首次就诊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分别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达到或者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发现或发生的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糖量异常或明显的糖尿病,无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1]。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较之健康孕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恢复期都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进而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有效干预护理,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时产后及出生婴儿护理,最大限度降低产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本人将2021年10月-2022年0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时产后进行的护理,包括产前产程监护、产后护理血糖监测、运动及饮食指导、产后监测、心理护理、预防感染、肠胃功能恢复、新生儿血糖监测及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护理方法,达到使患者减少一系列的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婴儿的严重低血糖反应等等、提高产妇分娩安全及就医体验感、降低糖尿病高危婴儿并发症提高高危儿存活率的目的。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人将2021年10月-2022年0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城镇居住28例,农村22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0岁;体重在55-85公斤不等;平均孕期体重增长12-25公斤;初产妇22例,经产妇28例;自然顺产36例,剖宫产14例。

2护理措施

2.1产前产时护理监测

产妇入住后给予饮食运动及疾病的健康宣教,根据医嘱监测血糖,一般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每天共4次;临产前每日胎心监护一次,如果不满意处理后再复查;如果血糖及胎心监护有异常报告医生,医生判断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及是否尽早终止妊娠。GDM产程中和围手术期我科有以下处理:(1)择期剖宫产:手术前一天不停长效胰岛素,停用手术当日所有胰岛素。(2)手术安排在早晨或者上午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ml,縮短空腹时间。

(3)临产后停用所有胰岛素,每2小时一次监测产程中的血糖,维持血糖在5-9mmol/L,必要时再用胰岛素[2]。

2.2产后监测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进行更为严密的产后监测。产后在产房监护2小时包括心电监护,每15~30min观察一下产妇监护情况:生命体征、血氧情况、以及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等等。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也要做到;产后及时补充能量,给予产妇热小米粥或者蒸肉软饭等易消化食物。如果出现心动过快、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低血糖症状,要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抢救。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阴道流血情况、伤口情况。注意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分娩后恢复测清晨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为剖宫产,手术后当日每4h测一次血糖,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数值调整,遵医嘱一般5%葡萄糖500ml配4-6个 u胰岛素进行静脉输注,使每小时进入患者体内胰岛素控制在2~3u的剂量,手术过后能正常饮食后每天测血糖4次,三天后停用葡萄糖液静脉输注后视血糖情况是否用注射胰岛素。

2.3 产后预防感染  鼓励母乳喂养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和白细胞吞噬能力较之正常产妇有所降低,加之妊娠过程中阴道菌群的改变,尿中又多糖,产后极易产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引起发热不适等症状。这就需要我们每天给产妇进行上下午两次消毒会阴,如果有会阴水肿及时用25%硫酸镁湿敷消肿,每天两次;会阴伤口有红肿的产后24小时除硫酸镁湿敷外,可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治疗15分钟,每天两次。术后保持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尿管的清洁无菌,遵医嘱及时拔除导尿管;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红肿流液等发炎症状,密切观察产妇有无头晕发冷等不适症状。剖宫产术后遵医嘱静脉滴注消炎药及补充能量外,可常规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切口15分钟,每天两次,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母婴回病房后要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2.4心理护理

妊娠期孕妇糖耐量异常,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过多而引起体内糖代谢紊乱,对胎儿危害比较大,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窒息等危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应该引起孕妇及家人重视。另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产妇,她们情绪脆弱,心理压力大,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高于正常产妇,因此,要及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家属也要尽量配合,多鼓励陪伴。我们护理人员给孕妇和家属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医护知识,通过调整饮食、适当休息运动、控制血糖。并告知她们配合积极治疗和护理监测,母婴都会平安的;让孕妇感知医护人员对她的关心关爱;其次用本科室里的多个成功案例给予她们讲解,让她们正确认识治疗及监测血糖的意义,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5胃肠功能恢复

一般顺产后产妇没有呕吐现象的产后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胃肠功能恢复主要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患者手术中由于紧张焦虑和麻醉药的作用,术后容易产生恶心、食欲降低等症状,而且术后如果肛门未及时排气而影响进食,进而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有效活动,尽快排气,合理安排上饮食[3]。一般我科手术回病房后遵医嘱给予禁食6小时,后予流质饮食。术后6h鼓励患者翻身、抬举上肢、踝泵运动等床上活动有促进食欲同时有促排气、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作用。24小时后下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肺静脉血栓形成等有利于产后身体恢复。

2.6新生儿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属于高危产儿,无论体重大小均按照早产儿提供护理。由于胎儿在母体内获得高糖量,一出生立即中断了糖的供给,容易发生低血糖[4]。所以GDM的婴儿出生后督促喂养,首先30分钟内给予10%葡萄糖液10-15毫升口服,后母乳喂养或者牛奶按公斤体重给喂养量,防止低血糖发生。监测出生后1小时、2小时血糖,正常后每4小时监测一次,维持血糖在2.8mmol/L以上,如24小时后血糖正常,则改为每天监测一次。期间随时监测记录婴儿生命征及血氧饱和度。如果婴儿血糖低于正常值,需要继续给予口服葡萄糖水并按时足量哺乳。经过积极喂养,血糖恢复不到正常值的,请新生儿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转新生儿科进行治疗。

3 护理分析体会

总之,通過临床一系列实践证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巨大儿、早产、产后并发感染、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胎儿患病率都大大增加,这是因为高血糖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和白细胞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前产时产后对孕妇及婴儿的科学护理、饮食运动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综合运用上述的护理措施,对本院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细致护理,大部分孕产妇生后血糖都能恢复理想水平;通过有效监测喂养婴儿血糖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降低了母婴并发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社会效益和群众效益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谢幸  孔北华  段涛  著《妇产科学》第九章妊娠合并糖尿病

刘兴会  贺 晶  漆洪波主编《助产》第七章第十节271页

赖维,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后护理  中国卫生产业2013、03第47页

黄人健  李秀华主编《妇产科护理学高级教程》中第20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