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护理对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及HAMD、HAMA评分影响评价

2022-06-10 04:24季艺吴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心理

季艺 吴琼

关键词:细节化护理;梅毒合并HIV;心理

【中图分类号】  R37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2

梅毒是临床当中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具有多样且复杂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进行正规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神经性梅毒,提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此类疾病患者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会加重病情,治疗时难度增大,疗效也有所降低[1]。此时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用药依从性,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轻生的表现,这就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为其护理,提升依从性的同时改善其负性情绪,确保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让他们可以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2]。基于此,本院对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应用细节化护理的效果以及对HAMD、HAMA评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85±2.47)岁;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28±2.3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生活上的指导,并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告知患者疾病传播途径,避免因为不了解通过血液等方式将疾病传染给身边的朋友或家人。

细节化护理:(1)创建小组:小组中包含临床医生、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和护士长,使用线上视频和线下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了解细节化护理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其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等,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2)创造良好的环境:患者的病房应该干净整洁,根据他们的喜好摆放鲜花和绿植,让病房更加的温馨。介绍医生和医院的环境以及病房设施等,消除陌生感,拉近与患者的距离;(3)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有更多地了解,一般以口头讲解和健康手册等方式。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保证他们可以理解。告知患者合理治疗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提升他们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和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工作;(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需要重视和患者的交流,定期评估心理状态,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尽可能满足。因为梅毒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部分患者认为自己患有此种疾病之后不适合和其他人接触,也会受到厌恶,从而出现较多的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的干预很可能出现自杀等不良行为。首先,护理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并做好保密工作,尊重他们。对于自卑和恐惧的患者来说,可以与家属沟通和配合,给予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并明确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并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消除内心的恐惧感,也不会畏惧死亡。其次,悲观和抑郁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引导他们走出内心的一片黑暗区域,让他们主动地倾诉真实想法,并和他们认真沟通取得信任。使用大声喊话等方式让患者将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保证有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升疗效;最后,同伴教育。邀请心态良好且病情得到明显好转的病友来到医院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其他患者交流,并找到适合自己倾诉的对象。与此同时,同伴之间多鼓励和支持,减少自卑感,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生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而在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除了重视患者的细节之外,自身的细节也需要重视。日常护理中注意言谈举止,避免表现出厌恶和抗拒工作的情况,在患者遇到困难或者心情较差时使用语言和动作表示鼓励和理解,强化细节化护理的质量;(5)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實际情况制定治疗计划,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定时送药让患者服用,并告知只有按时服用药物才可以确保治疗有效。讲解不合理用药或私自停药的后果,让患者提升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将自己身边的家人或者朋友当做用药的监督人员,在对应的时间提醒用药,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最终按照规定主动服用药物;(6)生活指导: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预防合并症发生。讲解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坚持运动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卧床患者可以选择床上运动,能下床的患者尽可能地在病房和走廊中活动,最开始运动量最小,逐渐增加,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舒缓心情的同时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做好使用物品的消毒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7)延伸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要留下电话号和微信,便于后续进行随访。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传播疾病的途径等,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提醒家属尽可能多陪伴患者,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对比护理前后HAMD、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用药依从性以及健康行为[3]。

1.4统计学分析

在SPSS21.0软件当中输入所要研究的数据。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HAMD、HAMA评分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差别并不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后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

两组护理前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后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梅毒合并HIV感染需要长时间使用药物治疗,并发症较多,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和抑郁的情绪[4]。并且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不仅经受疾病的折磨,还会因为消极情绪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出现自杀等不良行为,并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和疾病恢复。正因如此,应该使用合理的方式为患者护理,正确地进行指导,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上的负担[5]。常规护理较为传统,只是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并没有重视患者真实的想法。而使用的方式较为统一,无法凸显患者的个性化差异,所以护理效果较差,也无法和患者为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依从性。相关研究发现,细节化护理能够对患者正确的引导,尊重患者的个性化差异并重视细节化的工作,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消除负性情绪,增加治疗信心[6]。在实际护理当中护理人员会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并制定细节化护理方案。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明确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重视患者问题的回答,耐心地倾听并诚恳地回答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7]。心理护理是细节化护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平时对患者的观察以及评估情况进行护理,如自卑的患者重视的是提升他们的治疗信心,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用药指导主要是为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出现私自停药和更改药量的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并培养良好的自护能力。生活指导能够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适当的运动和合理饮食提升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和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细节化护理的优势为[8-9]:(1)护理的中心为患者,使用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进行细节化的处理,让患者有优质的护理服务;(2)重视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能够及时消除负性情绪并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保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3)为患者护理期间全程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保证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有充足的认识。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护理前HAMD、HAMA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驗组护理后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细节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分析原因为:细节化护理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根据个性化差异实施护理,让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让工作渗透到各个细节当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近几年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升了人们对健康以及疾病治疗的重视,而临床也将治疗的最终目的转变为在减轻患者疾病痛苦的前提上提升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护理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十分重要。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护理前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后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依从性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后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细节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分析原因为: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生活和用药等方面进行指导,在确保有良好的治疗态度和心理的情况下开展对应的护理,与患者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依从性[10]。而在不断的干预和指导中,患者合理用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最终将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梅毒合并HIV感染的患者应用细节化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负性情绪,且具有较高的用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慧勤,何凯茵,柯迎春,许飞龙,梁志伟,李凌华,陈谐捷. 合并HIV感染的神经梅毒及非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比较[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12):1418-1421.

[2]胡菏. 循证护理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产程及产褥期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8):99-100.

[3]刘佳. 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3):168-170.

[4]李军娥.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6):750-751.

[5]王攀伟. 焦点式心理护理在妊娠期梅毒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3):419-420.

[6]张丽,姚英,胡锦峰,潘忠廉,宋姝娟,黄春萍. 上城区VCT门诊求询者梅毒与HIV感染的关联分析[J]. 预防医学,2021,33(6):583-585.

[7]汪晓丹,张明,李娟,翁文佳,高艳青. 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的MSM人群Treg细胞的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52(4):499-502.

[8]宋冰冰,赵金雪,翁文佳,高艳青. 早期隐性梅毒对慢性HIV感染者CD4+T及CD8+T淋巴细胞内Caspase-1/3水平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4):217-220.

[9]刘松岚. 梅毒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4):127-128.

[10]蔡锦霞,丁婉梅,何淑芬,叶妙勤.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2):97-98.

猜你喜欢
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理课教学设计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