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肩周炎内治法从血虚论治体会

2022-06-10 05:31魏会东魏会珍巩守辽王添刘建永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魏会东 魏会珍 巩守辽 王添 刘建永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療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20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本组病例20例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均系来自门诊病人。治疗服药期间及后期必须配合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患者病情均有改善。结论:采用内治法从血虚论治对于顽固性肩周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肩周炎;内治法;血虚论

【中图分类号】  G6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从顽固性肩周炎患者的病情表现中看,患肩臂酸痛困顿,上举时疼痛明显,因疼痛各方向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肩关节僵凝者外旋、外展、上举及背手动作受限不能完成,肩峰下、喙突、结节间沟、肩胛骨内侧缘、冈上肌等处可触及压痛点,肢体抬举无力,肩峰高凸,精神疲惫,面色无华,肌肤粗糙,舌质淡,脉沉细弱。近3年来,笔者根据顽固性肩周炎患者病史长、年龄大、迁延难愈,而且一般已经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治疗过,常规方法再治疗的依从性降低,预后较差等特点,尝试以辨证施治的原则用内治法治疗20例,收到较好疗效,与大家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0例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均系来自门诊病人。其中女11例,男9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2年2个月,最短3个月;均为单侧肩关节发病,其中右侧8例,左侧12例;有外伤史者4例,伴有颈椎病者11例,有肩部肌肉萎缩表现者2例,所有病例上举程度不同受限,上举0度者3例,10例患者患肩后伸、外展功能部分受限。

1.2治法:益气生血,推动血行,润养筋脉

方药组成:当归补血汤加减。黄芪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30克、桑枝20克、桂枝10克、蜈蚣1条、怀牛膝15克、葛根18克、羌活10克、丹参15克、红花9克、桃仁10克、没药6克、伸筋草12克、甘草3克、生姜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服药期间及后期必须配合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未僵凝者,锻炼方法以双手相扣伸直,拉伸高举过头;肩关节已僵凝者,进行手拉滑车训练,由健肢将患肢尽量拉高,患肢高度以疼痛能耐受为度,每日三次,每次1-10分钟,尽量增大运动量。每周复诊,配方主药辅药未作调整,共服药六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

该组病例配伍变化:肩关节有明显僵凝者,加炒僵蚕、白蒺藜、土元解困化凝。伴面色?白、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者,加白术、山药、炒扁豆以健脾益气。伴腰膝酸软、疼痛绵绵、怕冷受寒加重者,加制附子、熟地、补骨脂以补益肝肾。MR影像检查中,发现有明显的关节内积液者,加茯苓、猪苓、泽泻助化气行水。

2.结果

患者病情均有改善。

3.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多继发于一种慢性损伤或退行性非细菌性炎症,初期以肩关节痛疼为主,后期则表现肩关节内外粘连,关节活动障碍。目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众多,内服外敷药物、神经阻滞、小针刀、针灸、银质针治疗、关节腔药物注射、臭氧注射、手法搬拿、手术等等,患者一般多倾向于中医外治或外科治疗,通过应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大都得到治愈。但也有少部分肩周炎患者,疗效不够理想,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所以也有人把这种治疗期超过一年仍不能恢复肩关节功能者,称为顽固性肩周炎[1]。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学一般属“痹证”范围,又称“漏肩风”。漏肩风是对一般肩周炎的形象描述,而“冻结肩”就比较准确的说明了肩周炎肩关节功能受限特点,尤其是顽固性肩周炎的表现,以往多是从“痹证”论治,是针对痹着不通的病机。如《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而顽固的肩周炎患者多为年龄偏大之人,或者平素身体衰弱,复受劳倦或外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有思虑太过,阴血暗耗,《景岳全书·痿证》说:“思想无穷,所愿不遂,发为筋痿。”,即气与血更亏,不足以濡养肢体关节,而致“痿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述》云:“内脏精血虚耗,营卫失度……使皮毛、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从临床看,一些患者病久则肩部肌肉萎缩,也是如此,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四肢痿而不用。该病有虚与滞并存的特点,痿痹俱在,病久致“痿”[2]。

中医对于肩周炎的认识,有气虚、血虚、肝肾亏虚及外邪侵袭等不同,而病久顽固不愈的笔者认为还是血虚为主。血的机能是充养全身,使脏腑四肢百骸九窍能各司其职。《难经·二十二难》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血不足,濡养之能罔失;气不足,运行推动营血无力,濡养之血难以抵达病所,《景岳全书·痿证》说:“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该病以虚为本,中焦失司,气血化源不足,治疗当以生血行血为要,养血和营,治血虚之本,古人总结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素问·痿论》云:“治痿独取阳明。”,都是同理。阳明是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脾胃运化得健,自然生化气血,濡养筋脉,血虚之本得固[3]。

组方宗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之意,以当归、黄芪为主,补气以生血,使血气得旺,以治成痿痹之本。黄芪重剂升提上行,温分肉实营卫,直达肌表肌肉;鸡血藤走血分,补血活血,能守能走,推陈致新,通行之力强,补血不滞,行而不破;桂枝温筋通脉,利关节;合用为伍,温经活血以治致痿痹之因。丹参功同四物,通调经脉;怀牛膝行血化瘀血,补肝肾,强筋骨;红花、桃仁通经而行瘀涩;伸筋草辛温善走,走而不守,舒筋活络,消肿而缓解筋脉拘急;桑枝通络祛四肢风,性喜上走;蜈蚣通络止痛,能开气血凝聚,走窜之力最速;葛根解肌发汗,温经通阳;羌活气雄散血,去周身板结之痛;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全方合用,生血行血,关节得润,肢节滑利,顽疾得消。

参考文献:

[1]王徐刚,张晓平,杨丽萍,莫亚峰,盛书婕,宣子奇,王莉莉.王莉莉动刺疗法为主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经验撷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01):69-73.

[2]廖中堂.针药结合醋热渗透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7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05):14-15.

[3]谢政达.当归四逆汤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B39A539-20E7-4C2E-B841-928F7DE6A9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