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表达,自由想象

2022-06-11 13:27付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付凤

摘要: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指引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导向,提高学生对习作板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习作过程中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进行想象,从而养成喜欢写作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下述两点问题:第一,学生缺少对日常生活材料的累积,教师过度看重习作理论教学,将大量的课上时间用于基础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未能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课外读物,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文章创作时都习惯性地反复使用相同素材,难以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写作内容,作文模式化严重,甚至在全班范围内出现内容同质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第二,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问题,课内过于重视对各类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在写作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教师还未能对学生创作内容进行趣味性、客观性评价,既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知,也无法活跃课堂氛围,最终教学质量无法达到理想化标准。

2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2.1基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習作教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以传统节日的习作为例,每个节日都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渊源、传说等,在进行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作课之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预习,自己搜集资料,尽量布置得详细些,如“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为什么要贴这些呢”“端午节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什么有关的诗句”等,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初步了解到原来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且紧扣生活。除了专题写作外,平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如古诗词、谚语、成语等,在写作中充分地运用这些资源。

教师也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诵读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历史剧活动等,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与活动本身也为写作文提供了素材,更积累了很多知识。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写一写关于参加活动的感想,将传统文化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2.2生活情境创设

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首先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等着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班级活动、研学活动或者少先队活动带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植物园等力进行参观游玩,多给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平日里就地取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在教室带学生种植一些植物有意的给学生一些照顾人物平让学生进行记录,或者利用校园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景物变化等。如在给小学生讲写景作文的时候,刚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写景的课文有很多,学习了其中的写景顺序、技巧、特点。那么在接下来写秋天的习作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样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体会秋天,让学生走出教室仔细观察秋天校园,秋天的校园的景物与其他季节相比的独特之处在哪里,秋天同学们的日常活动有什么不同等,接着让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秋天用画笔画下来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其次,感受生活细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学生的生活也变得琐碎无常。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习作上学生们更加偏向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想象,而容易忽视过去和当下的生活,对生活的体验感也将渐渐缺失。例如学生在写《我敬佩的人》时,许多学生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特警、航天员、科学家、医生、明星等等,无疑这些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如果学生足够了解也是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的。但对小学生来说这些人物离生活太遥远,他们只是在电视或者其他渠道进行一些了解,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写作文时容易浮于表面。

教师可以搜集学校保安叔叔、清洁阿姨等人工作时的照片、班上学生的爸爸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照片或者身边的那些默默关心,忠于奉献的一些人的照片视频。以此来唤起学生生活中的回忆,让学生联想到在自己身边无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的那些人们,接着用一些打动人心的音乐并结合当下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来自平凡,感动源于生活,英雄就在身边的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小人小事,这样的习作也更为打动人。

2.3课上引导学生表达,深化主题感悟

教师要在正式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以提问或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真实情感,为学生提供将所思所想表达的空间。以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主题习作教学为例,教师为强化学生的自悟自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审题,通过介绍自己“心爱之物”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从而明确写作对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你最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什么意义深刻或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呢?”“你对‘它’有怎么样的感情?”等问题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思考、表达的机会。学生在不断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化主题感悟,也能自然明确写作思路,提高整体写作质量。其次,鼓励学生观察,通过展示学生喜爱的不同物品,让学生对“心爱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指导其从第一印象、物品特点、使用感受、情感寄托四方面进行表达,用表格简单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深化主题感悟,促进其观察能力提升。最后,讲解写作方法,让学生围绕自主对“心爱之物”的感情列制写作提纲,让其阐述物品来源、陪伴经历、美的享受、情感体现,使之在表达中掌握写作技巧,促进习作自悟自构能力提高。

3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显得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定伟.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

[2]蔡莉露.趣味“作文”,玩转教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导学,2020(19):67+6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