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融入课程,助推角色游戏场落地

2022-06-11 13:27王祎晖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活动区乡土创设

王祎晖

摘要:幼儿园在前几年开展的活动区活动中,存在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误区,如:给幼儿一味的提供美观、现成的活动材料,环境的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永远比城市的优秀幼儿园落后,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那样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给摒弃了。

在研究中发现,孩子对买回来的高档的商品化玩具并不是太感兴趣,却对废弃的瓶瓶罐罐和野外捡来的石头等自然材料情有独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用桃核当棋子下,把线轴当炉子烧,瓶盖成了锅碗,小石子成了汤料。儿童的游戏,正是他们在与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动中加速体验人类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各种情感,享受各种乐趣,获得各种经验的。

关键词: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活动区

我园所处地理位置物品丰富,自然材料更是取之不尽;黑黑的泥巴随处可见、黄黄的芦苇垂手可得,还有各种石头、木块、种子、树叶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孩子提供自然材料奠定了基础。

我园是以其独特和优美的乡村地理自然环境条件来铸就出蕴含了浓浓诗情画意的浓浓乡土氛围的自然形成,竹林小径中穿过的没有任何一条的乡村小路、一条清水沟、一丛两棵的野草、一块片黄泥地、一块颗大石头、田野菜园子里零星种植着的各种小萝卜、青菜、林泉间的各种乡间的小道、野果等等这些东西都能很有效能地成为一个吸引着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和兴趣发展的一块良好游戏材料。在此次活动主题区环境氛围的策划创设的工作方案中我们认为要通过尽量地充分利用好以上的这些宝贵自然乡土资源条件环境来持续有效的开展此项活动。

一、活动区创设的依据。

1.结合本园园本课程创设活动区。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依托课题“幼儿学习场景的实践研究”的开展,整合地域资源包括四个方面,如田园风光、大江风貌、民俗风情、农家风味。

于是我们又将在活动的小区环境的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的活动的环境的中紧紧地围绕着创设我们的这个小区幼儿园整体的环境这一两大的中心目标而来的创设区域环境。如:中大班就结合学校本地传统文化乡土特色创设的起了一个这么的一个名字叫做"美食一条街"这样的一个班级活动分区,把整個我们的学校的整个的校园里的班级活动分区都拆分成这样了一个这样的五个小的分区:农家大锅饭、美新豆腐坊、无锡特产、鹏鲜市场、渔夫岛一日游。

2.围绕幼儿年龄特征创设活动区。

3.我们课题组将重点根据各每学班的幼儿及具体班级的实际社会年龄特征情况来考虑对本幼儿园对小、中、大三年级各个特殊社会年龄段幼儿园中设立的各班级活动主题区分级别的进行了主题区创设。

幼儿园在小班设计上的主要环境创设就体现为了"娃娃家"和"生活区"及"玩具区"等。

我们在幼儿园中班就主要是创设出了"美新豆腐坊"、"无锡特产"、"小小磨房"。在大班主要创设了“农家大锅饭”“垂钓区”“鹏鲜市场”“渔夫岛一日游”“五彩编织”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活动区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活动的需求。

4.结合本班主题开展创设活动区。

5.区域活动有着传统集体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不能完全替代的独特价值功能,是花之蕴课程实践的教育实施活动重要实现途径方法之一。所以在幼儿乡土特色主题课程开展进程中我们注重结合幼儿园主题教育对幼儿园活动主题区环境进行合理创设,提供更宽松与自由互动的空间环境,满足全园幼儿共同的阅读兴趣和发展幼儿能力素质和审美个性,丰富教育活动主题的丰富内容。

二、活动区材料的收集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绘画收集到的适合室外绘画活动用的小区材料主要这些材料也是幼儿通过或家长们自己动手通过进行的户外的物品的采集、制作参观及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活动时所进行收集与积累到的。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在大班开展的“民谣屋”区角活动中我们通过社会收集民间故事、民谣等素材把广泛流传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水平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在清明节时我们请会做青团的社区志愿者做青团,端午节到来时我们请他们教幼儿尝试包粽子,引导幼儿尝试做泥瓦匠、鞋匠等角色游戏;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游戏素材为促进了我们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三、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1.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与材料之中,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投放材料应有目的性。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2.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前,能够预先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投放。我们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中也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3.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材料种类提供方式多样性的灵活适应性及品种丰富性特点也就还可以进行归纳。

四、活动区的开展

在活动区开展中我们非常注重与乡土特色课程相结合,把课程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促课程的发展,促进幼儿个体对课程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材料提供的乡土特色

科学探索区(小班)

材料提供:麻栎果、橡子、松果、生姜、大蒜、毛豆、谷粒、番薯、玉米、萝卜、芋艿、野果等。

活动内容:1.探索沉浮2.按相同物品的名称进行分类3.比对大小物品4.辨别出各种物品不同部位的声音(装在易拉罐里)5.好吃到的相同东西吃与不好吃(生成活动)等。

(二)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

新增设了叫做《我们都是稻草人》儿歌的稻草人游戏内容,游戏过程中的游戏规则内容也就与原来《木头人》儿歌的稻草人游戏规则内容也就是十分的相仿,当我们其中每一名的小幼儿们都念说完喊着唱完:"我们都是稻草人"的儿歌后,迅速的双手摆动成了某一特定动作造型完成后马上就立刻停止了游戏而不动,待到了旁边突然有人大声说:"风来了"后幼儿们便又重新开始可随意自由的做出了各种动作。

我园在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希望在多年后的探索与实践中渐渐的形成本园的特色——乡土的区域环境、乡土的活动材料、乡土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猜你喜欢
活动区乡土创设
江澜新潮
创设未来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乡土分外妖娆
寓学于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