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评价用语在课堂中的有效作用

2022-06-11 13:27谢永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评价

谢永芳

【案例背景】

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道德与法治仍然是不被大众所重视的课堂。有的学校注重道德与法治教育,开设两节或多节课。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堂时,由于教学质量的压力不是很大,有的年级也不需要面对这门课程的考试,只把它当作常识来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认真、不重视的现象。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常是背诵理论知识,而不进行大量的讲解和指导,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不够透彻。

另外,目前在课堂上运用口头评价的教学模式还很少见。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常常在实施教学之前就制订好教学方案,而在实施过程中又要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尽管制定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却不能完全按老师的规划去理解。道德与法治不像语文、英语那样,是可以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的,也不是像数学那样,靠着对逻辑的理解来学习。道德与法治,就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去了解。

【案例过程】

案例一:在《我能行》中,在上课前让学生预备好自己的奖状、水彩笔、纸张、个人生活图片资料以及视频资料。在上课时,让学生在个性样貌、专长等方面自我介绍,并指导学生采用大拇哥送给自己的方法夸夸自己。然后通过举办大拇哥送给你的活动,让学生夸夸同学。结尾,教师积极参与当中,夸夸学生。从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扩展到家长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邻里眼中的我等各个视角探索,把教师的客观评判与学生的自主评判以及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相关人士评判意见相结合,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例子二:在《父母多爱我》中,老师创设关爱树项目,让孩子们记录和父母亲交往的点点滴滴,将每天父母亲给自己所做的事书写在关爱树的枝叶上,由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活动与状况,并伺机收集每个学生对此事的感想,从而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关爱树。在课堂中,老师可通过观察、面谈、儿童作品分析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不同特点与效果,引导他们感受家长的关爱,进而打心底里关爱家长。

【案例意义】

1.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更为真实的想法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常常由老师领导。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跟在老师的身后,学生会理解和吸收老师讲的东西,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学生和老师只能停留在教与学中,而不能真正做到情感沟通,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课堂评价,为学生打造了一条专属的学习感受、建议的沟通渠道,紧密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小学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并非都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进行一定次数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评价这一个方式来向教师反馈自己的真实想法。譬如有的学生觉得教师讲解的内容过于抽象化,不好理解,教师在得到课堂评价后就知道要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去理解道德与法治;又或者学生对教师这一教学方式不太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心、开小差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来让教师知道学生的想法,从而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的趣味事物融入到课堂当中。

2.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课堂评价是可以做到双向的,既学生向教师评价,教师也能够向学生评价。学生向教师评价能够让教师知道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反之,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向学生给予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缺乏哪些表现,需要如何改进自己在课堂教学时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的自我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认识不仅会影响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教师眼中是如何的,在教学课堂当中自己的状态是如何的。学生相结合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己,也能够更好地去调整学习的状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案例反思】

道德與法治教学人员应当充分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并通过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给学生及时有效、正确的指导。我们不仅要重视评价结论的正确、公允,更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被评价的学生对评价结论的理解以及对自身状况的改善,以实现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有效的评价,我们需要做到:

1.转变思想观念

相关人员应当改变自己的评价观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加以革新,提升自己在课堂评价中的领导地位,以强化老师在课堂中的自主评价,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其重要的价值,以提高老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提升老师的课堂管理水平。评价主体应该逐步地加强长效的观念,使得老师能够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评价确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2.改进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界限,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相当关键的组成部分,评价指标不仅是评价主体对课堂评价的基础,而且是老师确定课堂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基础。所以,有关工作人员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提高评价的水平,增强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科学性。有关工作人员要采取量化和质化的评价方法对课堂加以评价,保证对道德和法制课堂评价的全面性。

3.规范评价流程

有关人员应当清楚规范课堂评价过程对于提升课堂品质的意义,要从评价过程、提升评价品质、确定评价的目标等方面规范评价的过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品质。有关人员针对课堂教学目标开展评价,使得课堂教学目标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同时还应注重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让老师在课堂上逐步强化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有关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果作出更充分的评价,以进一步提升老师的授课水准。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评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