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11 13:27陈柳娣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陈柳娣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考能力。教师通过营造合理高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目前,对于课堂安排不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还要让学生在了解数学课程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等其它方面得到提升。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技术逐步走进课堂,并得到了普遍、广泛的应用,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又一新需求。情景教学法是面对该新需求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让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条件下,让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多媒体情境是情境化教学模式的主要辅助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也能为学生营造更加灵动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新课标也倡导教师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打造全新的数学智慧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与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特点。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教育理念,将数学课程与多媒体技术资源有机整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积极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首先,教師在为学生选取互联网+教育资源时,必须深度明确小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期待和兴趣点,使用的多媒体资源尽量兼顾数学教学激趣需求以及数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一幅和课程知识点联系紧密的主题图或者播放一段动画素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观看动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借助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情境顺利启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其次,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情境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时,还应该在多媒体情境内容和形式的设置上倾注更多精力。其中,多媒体思维导图和微视频课件都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紧密对接数学课程的知识难点,将这些内容绘制成多媒体思维导图,或者设计为集图片、文字、微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具有激趣引思作用的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沿着思维导图的思路或者微视频课件的流程,开展数学自主探究活动,从而提升数学情境式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觉醒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都处于构建时期,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品质也在高速发展,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对教师实践情境式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理应抓住时机加强实施问题导学策略,不断整合数学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和分析的良好习惯。

第一,温故知新提问法。这种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基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在黑板上出示几道含有上一课时知识点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解答练习题。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利用新旧课程知识的联系点,向学生提出导学问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结合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自主解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施效果。

第二,趣味谜语提问法。这种问题情境创设方法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特有的猎奇心理倾向,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资源库中为学生搜集和教材关键知识节点相关的趣味谜语,然后向学生出示谜面,鼓励学生和身边的伙伴合作探讨,一起猜出谜语的答案。这既可以活化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帮助学生明确新课学习主题,也能提升数学情境式教学趣味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点燃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极度渴望参与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学习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会高度集中,思维活性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便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策略时,应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加强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揭示数学概念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彰显情境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创设游戏情境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情境式教学措施,但是教师在具体执行时仍然有一些关键点需要把握。首先,教师在为学生规划数学游戏的内容和流程时,必须关联数学课程中的核心问题。例如,在培养学生数学加减混合运算能力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出示几道运算题,然后为学生设计开发一个“跳格子”运算游戏,涉及加数就前进相应的格数,涉及减数就后退相应的格数,直到学生通过游戏正确解答所有运算题。这不但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游戏探究,也达到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和数学探究意识的目的。其次,当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探索构建数学模型时,教师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散情况和生成状态,适时施加引领和启发,避免学生过度沉溺玩乐而陷入非理性的数学思考和探究误区。例如,在数字卡片游戏中,教师应该不间断巡视学生游戏情况,如果发现有学生对某些数字记忆不牢,就可以在学生的演算纸上画出对应数量的卡通图案,如糖果、花朵等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数感和游戏化探究质量。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经验的领悟效率就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情景教学能帮助学生对数学中抽象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水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数学和生活贴近,在真实、轻松的教学环境中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真正意识到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并依据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制定全面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9):106-110+129.

[2]李开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优化[J].新课程(综合版),2019(8):13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