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乡村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2-06-11 13:27覃慕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

覃慕华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把钥匙,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其他学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留心观察、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教师教学指导策略落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配合度低、不确定因素多等现象,限制了乡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因此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教学模式是发展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更是强国固基的需要。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的建立过程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学习技巧后在语文课堂进行自主阅读,课堂阅读过程渗透自身理解力到阅读环节,最终提升帮助学生完成教材文章的学习与探索,学生自主阅读过程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学生能迅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以此促进教师阅读教学效率。上述这一过程教师应作为教学重点,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重点问题掌握能力与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效率提升最终实现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

一、影响乡村语文教学质量的原因

(一)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语文教师写教案时抄写上一届的教学笔记,且不写教学总结笔记,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太简单,有的滞后于教学进度。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上,只是一味地在台上讲,没有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学生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根据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极力构造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把好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要“他”学变为“他”要学,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的心、脑、思想走进课堂,深入到课堂,走进生活,用眼去看语文,用心去感受语文,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是提高学生热爱语文的重要途径。

(三)乡村教学的硬件不足

虽然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我们都了然于胸,但是目前在乡村小学,一方面由于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一方面在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上也都存在一些欠缺,导致阅读教学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说,乡村小学一般都很少有图书馆或者图书室,学生接触的书籍品类少,基本上仅限于一些自己购买的作文书,而那些作文书又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再比如,乡村学生家长很多都长期外出务工,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而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又多观念淡薄,所以孩子的课外阅读基本上成为一纸空谈……其实阅读教学在乡村小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深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对和问题相关的内容理解深刻。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从重难点内容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忆读书》一课学习时,教师应先做好教学设计以此促进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将学生快速阅读该篇文章,作者回忆的读书经历,与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作为教学重点,以此展

开阅读教学优化课堂效率。在授课过程教师应为学生提出问题,“在作者的回忆中都读了哪些书,并在段落中标出读书时间、书目名称以及作者感受,在此同时找到作者喜欢的书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忆读书》一课阅读,可让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对于重点内容加以总结,便于教师后续的授课内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使人进步,阅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名著等。作为教师更应该加强阅读,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文章,从一句话、一个字,乃至整篇文章,然后把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交流,教师要提前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例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句子“孔乙己是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一般的人只是一看而过,但鲁迅的真正意思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要和学生讨论,穿长衫是有钱人的身份象征,而有钱人会要酒要菜坐下来,慢慢地享受,不会站着喝酒,孔乙己不能坐着喝酒,是因为没钱,又放不下穷酸的架子,只能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鲁迅先生很含蓄地把生活在夹层阶段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用非常普通的生活事例写了出来,

但没有直接说孔乙己没钱又放不下架子。经过老师的点评,学生会恍然大悟,鲁迅的文章,字字经典,没有多余,这就是老师的画龙点睛之妙。

(三)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开展写一句话、一封信等一些简单的活动,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孩子放开手脚,大胆地说,大胆地写,不论写的长短、好坏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但也要友善地指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胆量和兴趣是慢慢锻炼和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开展课文朗诵,不是比名次,只是给孩子提供一次次彰显自我的机会,不论朗诵的好与坏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大胆锻炼和表现。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科学进步的具体表现,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认知感受。因此教师要灵活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在一些情景结合的教学工作中,把孩子的心、神、思想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抓住有效的40分钟,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拼命地讲,孩子们难以进入课堂教学中去,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可以情景交融,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有感而发。

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此期间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言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给予学生发挥空间的能力,在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灵感。鉴于乡村读书教学现状,要加强教学手段,创造轻松的语文阅读环境,使乡村汉语阅读质量不断提高,促進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全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35):49-50.

[2]台逾刚.让阅读成为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学周刊,2020(35):127-12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的手机在哪?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