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团队学习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022-06-11 19:56李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摘要: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护理学院为例,分析传统理论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团队学习法融入培育过程,寻找出契合实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团队学习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能否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在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团队学习法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由中组部培训中心引入中国后,就逐渐被运用于政府官员和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组织发展的新工具。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团队学习法同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既是强化青年学生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重要举措。从人生发展阶段来看,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可以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法,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为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1.案例简介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护理学院在运用传统理论教育模式,即满堂灌的方式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与期盼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于,学院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想尽办法请到一些名师大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进行精彩讲解,甚至学院领导也会特意开设相关专题课程,并且尽量使每一堂课都十分精彩。学生课上感觉不错,但是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仍然还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刻理解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更难以在内心深处去认同并接受。甚至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培育是在浪费个人时间,没有太大实际价值等等。归结起来就是学习效果不够好,尤其是与投入的资源相比,获得的效益不佳。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回到问题的原点去考量,既要认真审视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培育模式是否真的符合学生实际、达致预期效果,同样也要认真思考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并且促其发生改变。

1.培育方式单调,教与学之间互动不足。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辅导员主动思考不够,存在着完成任务要求的现象。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方向的沟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沟通[2]。而单纯的专题讲授模式原本就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模式,故而,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青年学生更多关注的往往是教师介绍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互动需求。换言之,传统讲授模式,向学生传递出的信息是“你要听,这对你很重要”,而学生却不一定会产生“我要听,这对我很重要”的想法。故而出现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甚至学生认为授课内容与自己无关的现象,对课程内容本身的参与性和思考性不够。

2.缺乏有效引导,供与需之间不成正比。在具体实践中,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课程或者引导活动的承担者大都是青年老师,除了少数做的比较好外,大多数老师的课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究其原因,除了跟年轻老师个人的经验和阅历不足,导致讲课内容的深度性和生动性不够这一原因外,还有就是老师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缺少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增强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技巧与方法,真正互动开展不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互动不起来的话,那么老师与学生之间就无法深入交流。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今天,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面对学生多元多样的学习需求,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积极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其实很多老师的授课方法都内涵着团队学习法的一些方法和步骤,即要主动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认知,学会在团队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了解学生需求。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要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充分了解学员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对青年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要有一个基本认知,同时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培训主题。

2.实施团队学习法。实施团队学习法,辅导员要做好“三个引导”:一是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问题。以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这一主题为例,要创建交流场域,通过辅导员引导学生就所确定的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大家共同寻找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困境究竟有哪些,并与同学相互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同时,为了保证列举出的问题是真问题,所有列举出的问题大家都要进行深度交流。二是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学生找出相关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相关问题基础上,辅导员要继续做好催化师的工作,引导学生去发现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自身存在问题进行原因探讨,同时以总分图的形式列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三是引导学生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引导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之后,辅导员要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互动,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外,更要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思考,并且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方案,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输入与产出之间才会成正比。而团队学习法恰恰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且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4-05/05/nw.D110000gmrb_20140505_1-02.htm,2014-05-05.

[2]隗斌贤.管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丹(1991.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政策话语分析、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21FE689D-640C-4BC0-B732-7C23C3C29F1A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