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2-06-11 14:08刘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信息时代高中数学

刘玮

摘要: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水准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并处理各种复杂事件。数学作为教育阶段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科研有着重大的意义。高中时期学习数学时,能否保持数学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关键在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核心素养思想为基础,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讨论转换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等多种方法,旨在努力改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让高中生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在数学探索中更进一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信息时代;教育方法

前言

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时代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在基本教育水平上,核心素养是一个新概念。高中需要在义务教育的第一步上,提倡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做出贡献。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核心素养,也叫“21世纪文化素养”,是指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重复、日常的工作正在逐步被机器所替代,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有能力完成复杂任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必须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教育目标。这一概念产生、发展至今,已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与价值。

核心素养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運用知识、技巧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更注重培养人的多学科、实践性和解题能力。传统式教育倾向于发展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理解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其核心素质已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表现出卓越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以核心素质为基础,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论述、讨论、总结为主要内容,而不限于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实践

首先,要改变现行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推行新的学习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导型”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型课堂中,老师是一位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绝对领导能力和话语权的主导者,学生长期处于被洗脑和引导的地位。

其次,应联系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数理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普遍存在于生活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更好地发现其生活中的问题,并增强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问题意识,学习运用已知知识探索未知。

最后,高中数学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数学教学常常注重解题,教师选择难度较大的重点进行解题能力。建立在核心素养基础上的高中数学课堂,能激励学生大胆地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能提供具体的理论参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自主选择理论指导。组内讨论可采取组合式的方式,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各种想法,保证课堂不能随意、无目标。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当没有得到其想要的结果时,也不要泄气,可以反省一下需要做什么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能表现出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反省自己的研究,勇于质疑,勇于挑战。这种探究式学习的发展可激发学生的多元化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在新时期,核心素养观念能否被运用到高中课堂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否顺利地进行各种高要求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概念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坚实的基础教学技能,而且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来达成教学进步。在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教学还增加了教师跨学科背景的挑战,以及学生情感价值导向,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教他们跨学科思维,这是学生是否能够发展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显然,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素质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教师资格证为重要目标,积极开展竞赛活动,推动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通常以教师单方面讲,学生单方面听为主,也经常会有大量的练习题和各种大小考试,应试教育的“分数”在这其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片面化地看重分数。这一应试式教学,使学生难以培养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反而使其成为机会主义的问题机器。因此,高中数学课堂应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内容要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而老师只有给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学习的乐趣,以保证他们注意力完全的放在学习上。而不是让学生每天面对无止境的练习,这样的学生不但有压力,而且会让学生对其充满厌烦和恐惧。

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明确提出,应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更关注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热爱学习。正如《论语》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在数学核心素养下以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为主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活学性解题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质。

结语

总之,在社会高度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断消失,新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因此在这个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社会需求,以此增强其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与智慧的启蒙,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必须从小事做起,把每一堂课做好,应顺应时代潮流,应积极探索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培养新时代具有核心素养的新生代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瑛.凸显逻辑推理,聚焦核心素养——例谈数列中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J].新课程,2021(41):64.

[2]朱宋煜.以计算思维培养为任务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以物联网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10):57-59.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信息时代高中数学
信息时代下数据可视化研究和分析——以学生党电子测评为例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