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2022-06-11 14:08王海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识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王海燕

摘要:语文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培养理解和创新能力。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喜欢上汉字,爱上语文。教师也应该深刻了解趣味识字教学意义,及时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方法,突破如今小学语文识字面临的难点和挑战,采用有效措施增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

引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展示自我,进而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成果。传统的识字教学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枯燥乏味,而将趣味性加入识字教学改善了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周围的世界,促使学生融入生活,进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环境、年纪等因素小学生并没有自我意识,而且學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发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部分教师未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未重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还有部分教师未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信息技术。

如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仍有部分老师保留着传统教学理念,只是进行机械教学,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没有对汉字本身意思之外的深入挖掘,学生无法对汉字的用法、情感、含义等思考,学生无法产生文化认同感,导致对识字学习的兴趣渐渐减少。

小学生均年纪较小,没有良好的识字方法和习惯,只能盲目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无法主动思考。如果遇到生字,大部分学生往往可能会忽略,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学习了解,也说明学生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会有学生在看动画或影视剧时,遇到字幕里有较为简单的生字时,学生更关注视频中的情景,进而忽略了生字,体现了学生缺少自主识字的意识。

信息技术在如今教学中已变得很常见,大部分教师会高频率使用,但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部分教师会出现屏幕和书本是相同的内容,根本起不到多媒体作用。也有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仅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忽略了在板书上书写演示,进而导致学生对文字的印象不深。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1.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师要提高小学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小学生生性活泼,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并不喜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教学习惯,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开展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维进行转换,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加入识字学习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内容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字的书写规律,带领学生学习汉字。如果学生能够巧妙地把握具体的规律,就可以使整体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比如,教学“木”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跟学生说:“同学们,以这个字为基础,你们还能写出哪些与这个字相关的汉字呢?让我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更多?”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说出一个汉字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将这个汉字记录在黑板上,这样更利于学生后续一起记忆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沉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加学生识字量。

2.加强课外实践教学

除了重视课堂上对教材中的识字学习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课外识字学习的习惯。其实学生在课外的很多渠道中都有认识汉字的机会,例如,学生日常看电视的时候或者上网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汉字。巧妙地利用这些渠道,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没有进行课外识字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外识字的习惯。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看电视的时候整理10个自己之前不会的汉字,看完电视之后对汉字进行着重记忆,教师在课上会针对学生的汉字掌握情况进行检查。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放松压力看电视,也可以让学生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学到汉字。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从小注重积累的习惯,这些习惯会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学生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积累较多的汉字,有利于后续其他科目的学习。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喜好,让小学生能够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学习和进步。教师应该和家长建立沟通,让家长配合教师开展学生课外识字的教学任务,让家长为学生找一些学习难度较低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在有节制地观看电视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全新的汉字,扩充学生的识字量。

3.抓住汉字规律

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过程遵循的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低段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汉字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根,可作为一些复杂汉字的偏旁。因此,教师可抓住汉字的结构特征,针对其字形具体讲解,延伸出一些汉字由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认识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不同汉字类型的特征,准确理解其具体结构与含义,建构出完整的汉字字理识记体系,这是其学习更多汉字的基础。

例如,在小学语文《口耳目》一课学习中,这节课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口、耳、目、手等汉字,教材上分别在这几个生字旁边附带了相应的甲骨文,教师则可利用象形字指导学生认识这几个汉字。以“耳”字为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耳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可结合个人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再引出古代的象形文字,出示甲骨文的“耳”字,让学生认识一下最早的“耳”字,知道最早的“耳”字与耳朵外形相似,调动其探究意识;然后演示“耳”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学生会被其神奇的变化吸引,按照字理结构记忆“耳”字;最后组织他们用耳字口头组词,引申出耳朵、左耳、右耳、耳光、耳机、耳环等生活中常用的词语,迅速明确其字形与字义。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是对日后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阶段,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汉字运用能力,积极将识字和学生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丰富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趣味性,做到快乐识字、趣味教学,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终身语文学习习惯,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凤华.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名师在线,2021(32):56-57.

[2]冯国辉.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46):46.

[3]潘晓棠.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1(46):89.

[4]李明霞.情景化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1(46):128.

[5]王耀星.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有效课堂[J].新课程,2021(46):174.

猜你喜欢
识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识字儿歌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