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

2022-06-11 14:08杨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杨黎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形式与内容更加具有时代特征,而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和影响最为显著。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无法找到正确的教学定位。很多同学对于合作意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在集体合作中盲目、不知所措,总觉得只要有小组交流就完成任务了,就能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效果也不显著。因此,必须根据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对合作学习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前言

合作教学使学习更精彩,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非常有利。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关注合作学习,合理构建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合作学习问题,构建更加合理、细致的协作学习模型,提高合作教学的质量。

一、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小组合作存在的状况

1.1小组成员搭配不当,盲目且随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数基于就近原则。但是,这种分组方法很肤浅,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采用这种分组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会导致小组间学习差距拉大。另外,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讨论而设立小组,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集体学习。首先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很多老师都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成小组,或者按座位顺序排成小组。这样的随机分组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根本问题。

1.2缺乏协作学习的基本知识,影响合作学习的进程。合作学习的基础准备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缺乏知识的准备。由于自主认知水平、层次性差异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合作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较低,理解水平不同,合作关系难以维系。二是,群体结构不合理。团队的组织架构较松散,团员之间的协作意识较弱。

1.3合作活动不够丰富,限制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在实践中,开展集体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方式。在组织协作活动时,教师们担心时间不够,不能将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完整地讲授,因此,不能将活动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而不能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造成了合作流于形式,无法融入有效的课堂建设,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影响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策略

2.1要加强合作意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运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相关教育之后,往往忽略了在小组合作相应安排上的“因材施教”。所以,当前,随着新一轮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设计观念,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放在教学设计的最前面,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层次、有顺序地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小学生在自己的视角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小学生在合作思维、数学思维等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2.2优化小组构建。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群体的学习,而创建一个学习团队也是一种艺术。建立学习团队是否合理,将对团队协作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合作阶层建构中,团体人数的过多,其参与程度也会不同,而人数过少则没有多大的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群,是实现协作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团体建设的模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要符合教育自身。在合作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将学生分组,根据他们的理解、表达、计算、分析等能力来相互弥补自身不足。在解决图形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归纳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小组协作中寻找一席之地,并加强各小组的配合和课堂教学,改善各研究组的协作,从而达到各自的目标。逐步为客户提供接受环境和团队协作的指引。

2.3注重学生合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合作。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不断精心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研究过程中不要忽略任何疑问,要是不确定,就得想办法去理解。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不断积累和训练数学思维。当分配学习任务给小组学生时,学习任务本身必须具有挑战性。这类任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一般而言,在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表达他们的学习成果前,要有充分的小组交流。这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整体思路,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如学习上有许多问题,鼓励他们深入交流,让合作、互动、交流、分享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旋律。正如小学数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身为教师,不要盲目地主宰课堂,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合理的建议。

2.4以问题引发思考。在合作学习中,提问是拓展学生思维,支持学生主动认识和表达的重要途径。在合作教学中,针对学生发现的不足,提出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构建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对启发式教学的恰当使用。我们既能遵循合作理事会的基本原理,又能使学生超越自身的思维局限,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与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展示成果,进行后期合作

小学数学老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又要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据,使每个学生都找到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随时注意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使学生团体和个体在老师的激励下有充足的的学习动力。比如,在学生研究“圆柱和圆锥的区别”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总结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就应该鼓励每个小组都派一位代表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学生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用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们对圆柱体和圆锥的认识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习兴趣、探索欲望、互动情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其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应加强,注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又要使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交流水平,从而使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样,教师就可以在保证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玲玲.解读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知识文库,2021(03):33-34.

[2]陳高军.略论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J].学周刊,2021(07):22-23.

[3]臧永萍.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 J].学周刊,2021(07):165-166.

[4]蒋昌瑜.小议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开展[J].科学咨询,2019(22):40.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