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育人先育德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2022-06-11 23:43陶祥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中学语文

陶祥

摘要: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拘泥于其文化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则是重视其道德品质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作为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语文包含着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涉及十分广泛,这门课程贯穿于一个人接学习生涯的整个过程。因此,在中学阶段,语文也应成为语文教师整合德育知识,提高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结合语文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采集等方面,简要分析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渗透;德育素材

前言

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中学教育领域也在从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不断深化与改革教学内容。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与教师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与方向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提升与引导,要引导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及素质。

一、德育内涵

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将教育分成三个层次,其中便诞生了“德育”这一内容,这也是近代德育思想的最早期源头。20世纪30年代左右,德育思想教育思想开始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德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德育就时道德教育;第二阶段,德育时思政教育;第三阶段,“德育是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由“德育是社会意识和个人心理教育”过渡转变。

而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对人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何为“德”,即“德性”,通俗来说是人类社会的各种人伦、各种规范。而德育即是“针对德性的教育”也就是说,要通过各种手段把道德修养在个人内部进行内化,从而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能力等各个层面实现道德素质的提高。本文认为,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資源,而结合此特点,把德育教育纳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之中,应当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切实去施行的。

二、基于德育渗透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1紧密结合教材,挖掘语文的内涵

语文这一学科的内涵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可令人获益良多。数千年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无穷智慧,能对人产生无穷启发。教师可通过对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悄然生长,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发展,使他们了解到语言学习的意义。语文的迷人之处,并不只是一行行固化的字句,更在于一句句充满感情的感慨。

以刘禹锡《陋室铭》为例,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对刘禹锡的生平进行拓展,使学生对《陋室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文章结尾那句“何陋之有?”体现了作者在其思想层次境界,体现了其以古贤人为目标,不断进取、追求精神充实的心态。这样的崇高精神,是每个学习者都应当拥有的。以此让学生了解到语文中所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并且都是其自身所必须去继续发掘和汲取的。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文学素养

语文与阅读相伴而生。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而阅读是培养一个人其综合视野和健全人格的一个主要途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从古至今都是圣贤们了解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方式,阅读者可以从读书的过程中明确自我,可跨国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以感受到人世百态。同时,阅读还可以成为语文的一种养料,它可以让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譬如,老师可以专门设立读书角,让学生去看一些经典作品,如,在学习曹操《观沧海》的时候,可推荐学生去看《三国演义》之类的相关经典名著。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而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

3注重作文教育,推动中学生抒发情感

在整个语文教育进程中,作文时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作文同样也是针对初中生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习作大多源自生活需要,其主题必须与之对应,其目标清楚、方向明确,再加之以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为习作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极容易激发初中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把城市环境问题当作一个命题习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当前城市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入手去进行文章创作。我们都知道,中国一直把环保作为一项重点发展的策略,这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一轮的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教育融入到作文的教学之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通过针对环境问题的习作训练,学生在查找数据资料,思考解决途径的时候,便会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因此也能够积极投入到日常生活的环境保护中去。

4基于教师言行的德育渗透

中学生生性相对活泼、想象力与思维能力都较为活跃,这时期的他们对外界未知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他们会习惯性模仿自己觉得值得模仿的人。而常与学生相伴的教师通常也是学生的偶像和榜样,老师的行为特点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模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素质、注意自身举止,要做到言行一致方能言传身教,如此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光辉”的学习模范。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文字较为繁多、课文较为冗长,而中学生生性活泼,未曾受过太多束缚,时常会有学生在上课期间开小差、打瞌睡、交头接耳或者神游天外,这不可避免的造成课堂秩序紊乱,课堂气氛低迷。而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则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一昧指责,应调整心态,用一种更轻松、更幽默的语调解决这个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上去思考,用积极的言行去维护其自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态度,并让学生发现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这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从而让他们对自身言行进行规范与端正。

总而言之,一切学科的教育都包含有其独特道德思想,道德教育是新时代教师职业应深入探究并实施的一项总要内容,培养中学生的德育品质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和目标。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纷繁的现代社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纸面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则是重视其道德品质方面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各学科的德育化不可避免,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学习成长的要求。而如何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让道德教育和语文知识进行完美结合,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覃晓芳.品语悟理以情感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2021(2):296.

[2]虎海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0):43-44.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