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党员教师成长与培养策略

2022-06-11 23:43苏家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

苏家钧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蓬勃发展,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新的成效,导致教师队伍整体偏年轻化,这是目前很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促进年轻教师的建设,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这些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党员;党员教师;道德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师兴则国家兴,教师强则国家强。教师党员人群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员代表的是希望,承载着的是党赋予的更高的使命和责任。党员教师作为初中党员队伍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创新的奋斗激情,是推动党支部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最鲜活力量。

一、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我校教师在教师素养、德育工作、教学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调查显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如下。

1.大多数教师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职业素养都比较认可,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工作中注意运用合理的方法,也具备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也显示出近一半教师对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现状还不满足,个人能力虽有提高但进步缓慢。

2.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更新,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在德育工作方面的职业自信和能力明显不足。教师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学生的变化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年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明显高于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

4.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主要原因:专业能力得不到更大的提升、平时工作太辛苦、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学生的进步未达到理想状态等。

5.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教师除日常教学以外,课后花在学生补缺补差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多,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导致教师忽略个人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个人角度

(一)提升教师的育人艺术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道德素质而言,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

1.师德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身正”,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唯有如此,才能树立教师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师风正,才能教风严、学风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这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师能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教师还要有创新精神,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才能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活到老,学到老”。

3.身心素质的培养。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是用生命感动着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我们知道,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所影响,而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不良心理行为往往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环境中,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二)完善教师培养策略

1.按需设置培训内容。学校应按需组织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分层分类地有规划地进行培养,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不同的培养,如为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班主任工作指导;为新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等基本功方面的指导;为相对成熟的教师提供教育科研指导;对于成熟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等向优秀教师或者团队学习的机会。

2.丰富教师带教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有些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且技巧性不够,虽然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管理的班级在学习习惯、态度、气氛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以德育为核心,丰富德育的内涵,改进德育方式,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成长依赖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内驱力的激发。

3.成立骨干科研团队。随着对教育科研的日益重视,加上学校不同教龄的教师对教育科研指导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学科科研骨干教师,并成立科研团队,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以点带面,为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面的指导,树立人人都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观念,并用科学方法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三、党组织培养角度

1.依靠党团,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以党建活动为扶手,引专业发展丰富多彩的党支部活动是增强青年党员教师凝聚力和促进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我校积极依托党日活动,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使青年党员教师在组织与参与的过程中求真理、明是非、长知识、获发展。

首先,主題党日活动齐开放。我校积极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结合学校文化特色与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实效与时效并存、有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生动的党性教育,激发青年党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奋斗热情。以文化活动为切人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年党员在行动中体会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幸福,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其次,师徒结对发展促成长。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党员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青年党员的青春力量,我校认真执行党员“一岗双带”活动。为每位青年党员教师配一名老党员师傅,通过“一帮一,一岗双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党员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在手把手地帮扶与引领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通过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要求师徒每周交流一次、师傅给徒弟每月上一节示范课、徒弟给师傅每月上一节汇报课、师傅给徒弟介绍一次经验、徒弟给师傅写一篇心得体会,促使师徒二人在深度互动中了解对方的思想动态、交流经验、共同发展,让青年党员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在短时间内迈上一个新台阶。

再次,党建团建群建强合作。我校积极构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发展模式,在合作共建中不仅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同时有助于拓宽党支部的活动内容。这对青年党员教师既是发展契机又是挑战。面对人党积极分子和团员教师等,身为党员的青年教师要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良好风貌做合格的党员。

2.以党建任务为推手,促能力提升

首先,巧借宣讲平台育人才。以唱响主旋律为主题,开展“我是宣讲员”活动。在过程中,鼓励青年党员教师积极承担任务,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宣讲活动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学习又要结合学校实际,这需要青年党员教师在宣讲前积累大量的知识,在认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提升。我校宣讲员在东城区的每月评比中都获得了好成绩。

其次,建立志愿服务队。在我校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青年党员教师牵头、青年团员为主力的“志愿小队”。要求青年党员教师要在团队中树立榜样,积极参加红星小队的各项活动,并发挥自身特长,为社会、学校、学生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同时,志愿小队的各位青年党员教师要养成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在难活儿、苦活儿、累活儿面前踊跃承担,发挥表率、榜样作用,并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勇于奉献。

结束语:新时期党员教师担当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持续开展常态下的干训实践研究,使党员教师的建设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振华.高校青年教师党员育人角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2):48-49.

[2]张艳群,汪祥松.关于促进青年教师党员成长发展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16):55.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
结合生活案例提高道德认知的研究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素养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法治社会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