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究

2022-06-11 23:43魏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

魏君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现象逐渐增加,“独生子女”成了父母的“心肝宝贝”。在此背景下,中学生在叛逆期易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其养成不良行为。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对危险的辨识能力不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培育出一批高质量的新型人才。文章主要就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剖析,从多方面论述了班主任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

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的班主任教育教学模式,增添一些人性化教育理念,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为最终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以提升教学工作的主要价值。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强中学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益处

(一)有利于给予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生活上的问题或者是学习上的问题,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屡见不鲜,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可有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一些生活以及学习上的疑难点。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班主任强化德育教学工作可引导学生慢慢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后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以及生活等方面都能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使学生树立起比较良好的生活观念,实现对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效率增强。初中时期,部分离家较远的学生都是住宿在学校的,该类学生在年纪较小的阶段便离家较远进行求学,经常会遇到一些从未接触过的生活问题,此时要想寻求父母的帮助往往很困难,而班主任则可以起到一定的关怀作用,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更加主动,且不会因为一些外在客观因素导致学业的放弃。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它能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最大限度满足初中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健康心灵以及优秀品德的人的满足感,因此,该阶段的学生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后续发展方向。从该种层面上来说,班主任势必须要有效地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价值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只有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的心灵得到改善,才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生道德品质。在学生人格塑造中,教师的德育教学需要蕴含一些正能量的例子,让学生的观念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善良且明辨是非的人。

二、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举措

(一)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之前,班主任需要全面观察到班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点,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学习情况等,尽可能解决学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帮学生提高生活与学习质量,以此确保沟通工作的高效性。正是由于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频繁,双方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也要求班主任能够在沟通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班主任只有与学生沟通,才能够了解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基本情况,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形成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所以强调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质性价值,在于部分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班主任形式主义的情况,使学生内心深处对该项教学工作存在明显的抵触,致使德育工作失去价值。对此,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通过道理的讲述以及因果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相信班主任的话语,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这样该项工作的实质性效果才能够被提高。

(二)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

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时,必须要不断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社会上、新闻报道上或者身边所发生的相关案例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介质,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有效认知,让学生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以社会上的模范代表人物作为学生的榜样更能够起到良好的模范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相关工作开展时,必定要树立起正确的理念,使工作更加实际化和生活化,德育工作愈加接地气,真正保障学生内心的安稳性,让学生对班主任的说理更加信服和遵循,确保德育工作开展有序化。

(三)使学生能够信服班主任的教学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班主任具备科学且有效的手段,在该种情况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讲述一定的大道理,并在大道理的基础上延伸相关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德育工作的价值意义。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着手分析,不能仅将教师自身的理念一味地传递给学生,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感以及厌恶感。在这个角度上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要给他讲道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该项工作对于其后续发展的作用,也能够使德育工作更加接地气,真正起到改善学生心理以及树立良好品质的作用,确保德育工作开展一一到位。

(四)班主任自身需要起好带头作用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由班主任自身起到带头作用,主要源于班主任是学生的知识传播者以及德育引导者,因此,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可避免。工作开展时,班主任应当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素養,坚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比较良好的榜样,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要如何做。现实生活中,部分的教师不太注重这一方面的内容,致使德育教学工作的实质性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作为初中学生,该时期的学生模仿和求知欲较强,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自身行为也对其影响颇高。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榜样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学校等各个方面也需要设立对应的检举信箱,将学校范围内所发现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以匿名举报的方式放置在检举信箱中,以此达到良好的警示和监督实效。通过榜样的树立,可确保班主任能够快速地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学生学习能力,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获取德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个人素养。以身作则的方式也可以约束班主任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让教师能够对自身的行为做好引导,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德育工作效果的强化价值意义颇高,但是需要与时代相贴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综合处理。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还需要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满足基础标准的前提下致使德育教学工作增添实效性,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科学质量,为后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魏晓雪.初中班主任工作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