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2-06-11 02:44朱慧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小学音乐

朱慧英

摘要: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经受着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以至于发展到今天,它已经变得十分成熟和完善。近些年来,我国着力强调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综合性人才,所以小学美育教学就显得十分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着重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引言:

当今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培养出有远大志向、有报国理想的学生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我们要尽全力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音乐学科是如今美育课程的关键部分,如何将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是广大音乐教师当下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喜欢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这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本文将会给出答案。

1.小学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且对于文化的认知能力还很欠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他们来说难以理解,甚至还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而传统文化教育在美育课程开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因此,我们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文化元素加入到课程当中,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让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接触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同时又拓宽了文化教育的路径,丰富了教育形式,使美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1]。此外,二者的完美结合对于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育内核,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和了解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各民族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他们特有风格的音乐文化。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试想一下,假如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呈现到课堂当中,学生们的各方面水平都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而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歌唱活动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此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技巧以及相关的乐理知识,这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培养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相融合的具体策略

2.1通过歌曲教学欣赏传统文化

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歌曲的影子。例如,古人喜欢唱歌,在填词和作曲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愉悦和舒展,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于漫漫旅途当中,他们都乐意借着音乐将自己的丰沛情绪向世间万物进行传达。渐渐地,也就形成了悠久的音乐文化。为了让传统文化更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习在过程中感受其独一无二的魅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传统歌曲进行学习和翻唱。比如说,《红楼梦》中最著名的《葬花吟》,黛玉葬花的忧伤情绪便在歌曲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又或者,《水浒传》里的《好汉歌》,感受好汉们的仗义豪情;听到《西游记》中的《通天大道宽又阔》,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来孙悟空斩妖除魔的画面;也不妨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浩荡。红楼的细腻柔和,水浒的壮阔豪迈,西游记的梦幻神奇,三国的浩荡开阔,不同的音乐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着自己特有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感受文化并热爱文化,享受文化。

2.2将民俗文化融入欣赏课程

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被纳入小学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在欣赏这些音乐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文化独特的魅力。比如,藏族歌曲《拉萨謠》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我们不妨尝试先为学生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方式,使他们对民族管弦乐有一个初步印象,随后让他们说出苗族和彝族风格的不同,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同时,《东北秧歌》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感受到舞蹈的热情氛围,并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也会产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最后,为学生们布置翻唱作业,让他们借此对歌曲有一个更好的把握,让学生们有所收获。课程结束后,为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应当让学生谈一下对所学歌曲的印象及认识和对歌曲整体的把握[2]。

2.3通过学习乐器体会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乐器历史。如今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对于传统乐器的重视。将传统乐器搬进课堂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据历史记载,我国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吹奏乐器。而早在夏禹时期,我国就成功制造出来了吹管乐器“钥”,那是一种以芦苇为材料而制作出来的乐器。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又发明了一种新乐器——“埙”。此外,《诗经》中详细记载的包括箫、管、笙以及古筝、琵琶、扬琴等在内的多种乐器也成为我们悠久的音乐历史的一个佐证,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乐器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由此可见,我国的音乐在古代时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古人巧妙构思。然而,虽然我国制作乐器的历史悠久,但由于大多数乐器制作复杂,学习起来也稍显困难,并且传播尚不廣泛,所以小学的孩子们很少能够接触到传统乐器。同时又由于小提琴、钢琴等西方乐器的传入,人们更倾向于优雅动听的西洋乐器。不仅是孩子,连很多家长也更乐意孩子选择一门西洋乐器进行学习。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音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地进行一些适合孩子们学习的传统乐器教学课程,提供一些有特色的传统乐器让学生尝试练习[3]。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选择一门传统乐器进行学习,这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结束语

总的来讲,教师应当思考怎样用更好的方式将教学与文化结合,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更要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与文化密切相关,教师应一直保持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从而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何琨.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J].教育教学研究,2021,14(04):59-60.

[2]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评鉴,2018,12(01):119-120.

[3]李双双.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文艺家,2020,14(03):68-69.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小学音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