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实现路径探析

2022-06-11 10:58李小凤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大数据背景有效路径

李小凤

摘要:作为国家扶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工作尤为重要,在大数据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搭建一个动态的自主平台,能够将资助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加大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实现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工作,使国家资助措施变得更具灵活性,通过健全的资助体系,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经济支撑。通过与大数据的结合,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育人效果,使高校需要资助学生的信息更加完善,通过失信学生的追踪机制,构建科学、健全的资助体系,使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化。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路径

引言

为了能够帮助经济条件较弱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将教育的平等性进行充分体现,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资助的精准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给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推动者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资助项目与大数据的结合,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更丰富的解决路径,推动受资助学生的档案建设,使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网络大数据,搭建贫困生的资助信息平台,提升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性,推动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使其工作根据精准化的特点。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学生资助是国家给予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强大经济支撑,它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资助工作的精准度至关重要。通过精确查找贫困生,根据其实际的经济情况,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辅助其接受正常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建设输出更多的合格型人才,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身的社会价值,进行充分发挥。

由于对被资助学生认定工作,难度系数较大,地贫困生的定义具有不同的解释,其资助标准不够明确,很难对贫困生进行明确的界定,这就会使高校学生资助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对贫困生概念涵盖的数据范围较广,很难对其资助指标,进行明确的划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对贫困生的界定,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将大量学生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与其他方式相比,大数据的信息容量大、处理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能够将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优化筛选,提升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其能存储学生大量的琐碎信息,使获得的信息更具准确性、实效性,提升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面临的问题

作为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资助工作人员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学校相关工作的执行者,关系者学生的发展发现,所以其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各种资助政策都能熟记于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提升自主工作的准确性,资助工作者应利用当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向在校大学生宣讲相关的资助政策,使其能够对相关的资助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科学的宣传,引导其深入了解资助工作的本质意义。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存在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对大量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辨别,导致部分学生上当受骗,高校学生对相关的资助信息了解甚少,降低了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就我国目前的大学生贫困认定现状来看,其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进行大学生贫困认定的过程中,相关的启动程序由学生本人提出。由于对资助政策的本质意义,理解有所偏差,部分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正确的认知,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部分学生由于害怕学生的嘲笑,错误的认为贫困资助申请,会让自己得到“不平等”待遇,所以没有进行相关的申请。在巨大利益的趋势下,部分学生为了能够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虽然其家庭条件不符合相关的要求,但还是进行了资助申请,所以对资助认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材料认定的过程中,相关证明的公信度较低,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认真核查资助人的相关信息,使的相关的证明材料,缺少一定的真实性,为高校学生资助的认定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干扰因素,使的认定难度、工作内容增加。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的有效路径

(一)不断提升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在校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资助政策,推进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发展,高校的资助工作人员,应通过科学的手法,将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深入到学生集体的内部,通过学生之间的感染力,进行协同合作,对相关的资助政策,进行科学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相关方针的指导思想,使学生之间能够自觉监督贫困生的认定,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利用,积极配合学生资助的相关工作,通过自身的仔细观察,为资助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并对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使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化、科学化。

(二)提升资助认定工作的全面性

在进行资助认定工作时,学校可以通过大数据,搭建学生的资助档案平台,高校可以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从而高效整合学生的基本信息,使资助认定工作更具准确性。在学生进入大学的初始阶段,学校可以通过采集学生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存在的经济负担等方式,对贫困生生源地的民政部门信息,进行有效记录,提升资助申请认定工作的准确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上考勤、各个学科的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其基本的教务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资助认定工作能够更具全面性。学校可以通过大数据,对贫困生他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通过分析在校的消费情况,对其经济水平,进行有效监测。通过对以上综合信息的整理,降低学生资助认定工作的难度,有效提升其工作的全面性。

(三)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登记,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为学校资助认定工作提供可靠信息。通过走访核实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在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时,能够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真实性,然后制定数据的维护标准,通过大数据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分级管理,从而确保资助信息的安全性。在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夠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实现科学的整合,为日后的查阅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在学校统一的数据平台中,不仅要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还要对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获奖情况,进行有效记录,通过大数据的对比,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度,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具透明化、实时化。为了提升学校数据平台信息的有效性,学校要对学生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将资助资金的价值,进行充分发挥。

(四)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高校要利用大数据的相关信息,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通过多个角度安排学生资助工作,使政府的资金分配根据科学性、针对性,学校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充分挖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指导相关资助方案的制定。学校也可以将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未来资助工作的方向,通过个性化的资金分配方式,科学调配国家的资助资金。为了将资助资金的重要价值,在资助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坚决杜绝平均分的现象,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差异性资助,以此来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大数据的使用,向高校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总结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不断深入,提升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程度,成为了众多工作者的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大数据背景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紧密结合,能够对有效的学生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加便捷、更加准确,从而使扶贫资金得到科学的分配,使资助工作能够有据可依。高校信息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被资助学生的基本信息、经济情况等,进行科学、有效、快速的整理工作,通过对学生的实时管理,不断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邓佳莉.高校“三位一体”精准资助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06):138-139+149.

[2]向珂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成效及问题研究——以贵州省X高校Y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191+193.

[3]戈超.精准扶贫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217-218+224.

[4]路成浩,刘宇珊.高校贫困生资助精准化的有效路径探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03):131-134+163.

[5]张帅鹏,朱元根,张瑾.基于智慧资助的高校精准资助新模式研究——以CZ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2):66-67+97.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大数据背景有效路径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