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视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6-12 04:39杨陈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

杨陈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开展视唱教学,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发音和音乐节奏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感悟能力。文章综合分析了视唱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在现行的模式之下,综合运用手势唱名,掌握音准、巧设游戏,把握节奏,加强器乐,强化感受等多种方式稳步提升中学生的音乐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视唱教学;音乐能力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素質教育的关键阶段,音乐作为中学艺术课程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过度的压抑和紧张容易让孩子养成焦虑脆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品德的养成。音乐课程能够让孩子心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在伤心、难过时有排解渠道,养成活泼开朗、开朗向上、互爱互助的品格。中学教师要想培养高中学生声乐造诣,必须将视唱课程当做课堂重要教学内容来抓好,并采取恰当合理的方法提高中学生视唱节奏和声乐、旋律的把握水平,培养其良好的欣赏艺术和听辨技能。

一、视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1.教学模式落后

与传统教育呆板、枯燥的学习体验相比,音乐课程灵动新鲜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放飞自我、突破枷锁,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给学生富足的精神食粮。随着初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开展,中学生的音乐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近几年,中学教师提高了对于音乐课程的认识,增加了对于视唱教学的重视力度,但是,音乐课程本身作为一门较为简单的学科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都相对落后,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音乐器材的配置上面投入不足,导致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好,学习效果佳[1]。据调查,大约69.9%的学生对于当下的音乐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不满意。归根到底,主要是因为中学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仍局限于较为单一乏味的音准和音节的训练上面,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主要依靠自己琢磨,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只停留在常规且乏味的训练上面,无法突破瓶颈实现质的提升。

2.教师综合素质欠缺

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各学校的师资力量上,能够达到专业水准的教师少之又少,学生要想走艺术这条道路,往往需要依赖校外专业辅导培训机构。教师的认知水平局限了他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视唱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往往无法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达标,这也使得在进行视唱训练与音乐教学融合时受到层层阻碍。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视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认知水平,要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破学习的瓶颈,引导学生向更高、更好的目标飞翔。提高视唱能力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势唱名,把握音准

在初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上,视唱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音乐老师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员的视唱音准,才能使初中学生更准确的掌握音乐的旋律,领会其中的真谛。手势唱名是培养学生视唱能力的有效方式,老师可以通过柯达伊手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视唱,让其随着手势的变换来掌握声调的高低,以便于准确调整学生的音准旋律,从而保证不出问题。而柯达伊教学法手势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精准的掌握旋律的起伏以及声调的高低,也可以让抽象化的歌曲旋律显得更为具体,使学习者的掌握更为直接。例如在学习《歌唱祖国》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进行辅助性训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手势的高低代表旋律的起伏,一高一低,一伸一展就像跳动的音符,跳跃在指尖,也跳跃在学生的眼睛里[2]。学生根据手势的高低掌握音准的变化,跟随教师的指引一边歌唱一边做手势,音阶就像山泉里的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缓慢低语,时而又气势磅礴,引导学生从单句到复句都能正确的表达,并正确的歌唱。同时,通过手势练习加上声音附和可以提高学生感受声音的能力,声和音的强弱变换以及音轨间的相对位置变化都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记住声音,使学生的视唱活动更为生动活泼、更为活跃,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视唱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致,使声乐课堂越来越精彩。

(二)妙设游戏,体验节奏

游戏与音乐课程相融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感知节奏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让视唱更加准确。在趣味游戏中可以增加节奏设计,学生跟随老师旋律感受音乐的旋律,学生和老师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既有效增加了课堂乐趣也提升了课堂效果。比如学生在学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时,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节奏的游戏来进行视唱练习,同时老师还可根据这首歌曲的音乐,引导学生打节奏,带节拍。为扩大课堂的教学气氛,老师还可不断创新方式,老师在桌上打,学生在台下学,你一来我一去,形成了一唱一和的局面。学生在打节拍时要注意整齐划一、节奏工整,在学生们能够完全的掌握整个歌曲的节奏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了。学生两两一组模仿教师的模式,在自由练习中对歌曲的节奏加深了印象,学生们从陌生到熟悉,循序渐进,这个过程顺畅又高效。

(三)融入器乐,强化感受

器乐的融入是提高视唱能力的有效方式,器乐的演奏能够给歌曲定下基调、渲染氛围,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视唱更有感染力。例如在学习歌曲《故乡的云》时,教师可以将萨克斯引入到教学当中,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吹奏,在萨克斯的音乐带领下,学生进一步熟悉旋律、感知节奏,从而让视唱更加的轻松,让感情更加的充沛[3]。教师可以此阿勇分乐居学习的方法,将歌曲进行划分,一部分让学生唱一部分用乐器吹奏,让学生在萨克斯的伴奏下进行视唱练习。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视唱更加生动,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音准好节奏。总的来说,融入乐器的方法形式独特,效果显著,能够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寓教于乐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市场任务。

三、结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准和视唱能力,不仅需要学校改善基础设施也要教师能够突破现有的条件提高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手势引入、趣味游戏和器乐的融入,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在有趣的过程总稳步提升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仓晓丽.浅谈初中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5(47):35.

[2]李健华.谈初中音乐课的视唱练耳训练[J].音乐时空,2013(04): 138.

[3]郑魏巍.音乐教学中视谱和视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01):200.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
关于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