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自然

2022-06-12 04:39罗亚丽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自然乐器音乐

罗亚丽

摘 要:音乐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不论大自然提供音乐前提,还是音乐折射第二自然,这些足以说明大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纠葛。

关键词: 音乐  乐器  自然

音乐源于自然。自然是音乐的第一主题,自然界提供音乐基本素材,赋予音乐家无尽的创作灵感;音乐高于自然。音乐是自然界的再现,自然界中的声音囊括于音乐之中,结晶出绚丽之花。从古代到近世,从东方到西方,无数音乐家被自然激发创作灵感,又有多少音乐名作把自然美景融于音符之中。自然的赠予与人第二自然回赠,构成一首动人的音乐史诗。音乐与自然的纠葛难舍难分……

一、大自然中的音乐——音乐源于自然.

大千世界万物,从寂寥无声到万籁和鸣,是摩擦、撞击,从而引起震荡而发出千差万别的鸣响。这鸣响,使无生机的世界生动起来、振奋起来、活跃起来。这鸣响,就是自然之乐。如果失去了这鸣响,那将笼罩着死寂的悲哀……大自然仿佛理解人类的天性,故以雨丝风片,以浪花飞溅,以流水潺潺,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织就了无数扰人乐章,因此,古人们有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及“风鸣两岸叶,月照—孤舟”等等与自然有关的咏唱。大自然中的各种鸣响恰好与音乐的节奏、节拍以及各类乐器等一拍即合,结下不解之缘。

(一)大自然中的节奏、节拍与旋律。

节奏是一切事物的固有属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因此运动产生了节奏和节拍。

日月东升西落,是一天的节奏;春、夏、秋、冬,斗转星移,是一年的节奏;海边人家听到的周而复始的惊涛拍岸,城市居民雨后听到屋檐上滴下的点点雨滴,有着它特定的节奏;猿人直立起来行走時,那左、右交替的步伐,形成二拍子的规律节拍;心跳运动脉膊跳动,体现出节奏的规律运动,每秒60-80次,相当于音乐中速节奏;呼吸运动体现节拍运动速度,每分钟大约30次,相当于音乐中1=30的慢速度节拍……此外,劳动创造了人,同样也创造了节奏。为了适应集体重体力劳动,如:搬运、工程、农事、作坊、渔船等活动,为了配合用力、鼓动情绪自然不自然发出的有节奏、有音调的声音,我们通常把这种声音称为劳动的号子。劳动号子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不同工种的劳动负荷量、劳动状态、劳动节奏有不同类型。有的节奏顿挫分明,坚实有力;有的节奏短促紧凑,明快轻捷;有的节奏贯穿舒长……号子高低起伏连续不断的叫喊,不正形成一种特有的旋律吗?这一声声划破天际的呐喊,正是大自然赋予的另一种天籁!

(二)大自然的器乐。

大自然造就了节奏和节拍,也造就了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块、土块、木棒、竹子等工具相互敲打,效仿山林之音。原始社会,人们用狩猎获得的角、骨、皮和采集获得的芦苇、竹管、葫芦等来制作乐器。人们经过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学会养蚕裹丝,各种材料制作的乐器先后产生。早在周朝就有了“八音”分类法,即:金、石、木、革、土、丝、匏和竹。“金”有青铜制作的钟、铃、编钟等打击乐器;“石”有磬、编磬等打击乐器;“木与丝”有古琴等弹拨乐器;“革”有鼓等打击乐器;“土”有陶土制作的埙等吹奏乐器;“匏”有用葫芦壳和竹管、簧片做的笙和竽;“竹”有箫和笛。这些乐器不正是来自于大自然之中吗?人们奏出与自然和谐的声音,正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又一笔财富。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奇妙,它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天才作曲家!激流响雪、万壑松风、山泉铮铮,清音聆耳,是人间天上的音符!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支乐曲将敲开你的心灵,进入你的审美感悟,拂动你的心弦……此时,它以不再是自然本身,它让人感心动身,荡气回肠……不禁问一问:“这是天籁?还是人籁?”

二、音乐中的大自然——音乐高于自然。

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以大自然命名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中国描绘大自然音乐的作品就有《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渔舟唱晚》、《彩云追月》、《梅花三弄》、《百鸟朝凤》、《潇湘水云》、《平沙落雁》、《翠湖春晓》、《月儿高》、《孔雀开屏》、《月夜》、《江河水》等。在外国音乐作品以大自然命名的也是数不胜数,《田园交响曲》、《四季交响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雨点前奏曲》、《罗马的喷泉》、《天鹅》、《月光》等。

音乐中的景源于大自然,大自然在音乐中不仅仅是景,更是情谊、是品质、是信念、是精神……

古琴曲《高山流水》从乐曲名我们就知道它所描绘的是山水。深入作品后,所描绘的山既有山之雄伟巍峨更喻人之品性高洁;描绘的水既有水之清灵态更比人之灵心自在。作品中人与山水浑然一体,借物寄情,寓情于山水之间。这种“山水即人,人即山水”的“山水观”,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在音乐中的体现。另外,我们也知晓了这样一个传说。先秦琴师伯牙一次在弹琴,樵夫钟子期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也是我们常说“知音”一词的由来。了解了典故,就更好的把握作品中的那份情谊,即使把山之雄伟巍峨水之清灵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的品格塑造得山一样雄伟水一样清灵,没人听懂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说作品缺少能听懂的耳朵也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把友情推到了至高点,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古往今来,音乐家受到大自然的启示,刻画出美丽的画卷,他们不仅赋予它生命,还赋予它思想,赋予它情感,赋予它品质………可以说大自然在音乐中有了第二生命,它是人们思想的体现,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体现。

总之,音乐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不论是大自然提供给音乐前提,还是音乐折射第二自然,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大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纠葛。为了更好地了解与自然有关的音乐世界,还是让我们进入音乐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之中,去领略那里的高山、流水、花、草、树木、走兽、飞鸟,以及春、夏、秋、冬吧。

猜你喜欢
自然乐器音乐
乐器
音乐
乐器也疯狂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