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管理

2022-06-12 06:53李启伟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双减

李启伟

摘 要:自从“双减”政策出台后,各专业老师认真研究了“双减”意见,改进、调整了作业设计,确保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从“双减”的大背景下,对中学化学作业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从设计目标、管理的整体要求入手,从重视基本作业的设计,有效地巩固了课堂的知识;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方面,应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设计扩展作业,以体现学生的开放性;从而达到了增效、减负的效果,使更多的同学对作业抱有期望,通过家庭作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作业;有效管理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前,在“双减”的实施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减少了学生的书写作业,同时也减少了学校里的练习和测验。面对着作业的减少,一些家长开始担忧,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这就需要教师们更新自己的作业设计观念,推动“双减”的“完善作业管理体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建议,本文以“分层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学化学作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一、当前初中化学作业现状

针对双减政策下的影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对30000多项调查资料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系统的质量普遍偏低,作业功能单一、目标意识薄弱、难度偏高或偏低、类型单一、差异性差等问题突出。

第一、化学作业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练习。虽然有实践和调查等形式的作业,但并不多。这也是因为,在老师、家长、学生们看来,作业只能起到巩固知识和锻炼技巧的作用,所以“题海”是每一门课程,特别是毕业科目的备考;第二,任务的作用比较单一。对学生来说,完成化学作业的重点在于记忆和应用知识,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究其原因,还在于目前主流的练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第三,作业层次不清晰。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层次分明的问题,即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学生的能力、态度的差异不太重视,或对学生的态度和能力的差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初中化学作业多角度分层设计的策略

“双减”的时代,要求学校要减少写作业,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去实践,用知识服务人生,从人生中领悟知识。新的《化学》教材中也明确指出,“练习形式要多样化,要加大开放性和实践性。” 在此背景下,作业分层教学不仅可以使作业设计的质量得到优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而非纸笔习题集的设计,则可以为学生在课后的探究创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做功课来发掘自己的兴趣与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从而使他们的个人发展。在进行分层设计时,应注意对层次含义的认识和结构的建构。

(一) 选编思维进阶的习题类作业

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但在“双减”背景下提倡的“纸和笔”练习肯定不是一种大规模的反复练习,所以在选择习题时,要注重习题的层次和思维的梯度,以适应不同的基础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和迁移。《化学》教材中提出“练习应注重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再现”,所以在选择习题时要尽量减少铺垫的知识再现习题,增加促使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类习题,从而促使学生把握住知识的本质,实现课堂教学的强化、补充和完善。当然,学科的价值是反映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所以把化学知识和原理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也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人教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后,作者发现,从简单的概念识记到一个知识点的运用,到符号表征、微观表征等多种方法的全面了解,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合,最终以计算答案来检验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和运用。特别是,可以在选编习题中,选择教材的课后习题,省市中考题,以及原创的改编题。

(二)设计兴趣导向的长周期作业

在传统的智力体系中,语言、数学、逻辑思维都是最重要的,但如果用这种标准来衡量一个人,那就太不公平了。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的学说,他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智力,即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认识大自然。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都不一样,家庭作业是课堂上的一种辅助,相对于教室里的所有同学来说,作业的选择和自由度要大得多,也更适合根据每个人的发展特点来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激发他们的潜力。所谓“兴趣型”作业,是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根据某一特定主题或章节的内容而设计的一系列自选作业,每个作业对应一种或多种智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九年级的课程中,可以设计出一套以“进入化学世界”、“我们身边的空气”、“物质组成的秘密”、“自然之水”四个部分的课程,来指导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进行分析和领悟。

(三)开设技能进阶的操作类作业

由于中学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多教科书规定的基础实验操作,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比较安全的替代材料。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第9单元《一定比例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后,让学生在三项技能中选择一项,然后在三项技能中选择一项,将三项工作描述为: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16%的氯化钠溶液,可以用盐和水混合100 g;②现在要给家里的花草施点氮肥,按照实际需求配置适当的尿素溶液和肥料;③75%的乙醇溶液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常使用的,可以将95%的乙醇溶液混合稀释成75%。”三项作业放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的变化上,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对自身的调节和计划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结束语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减负”而不能“减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考试导向的原因,家庭作业只能起到加强课堂教学的作用。要想活动筋骨,首先要改变作业观念,在课程视野中树立新的“作业”观念,要把“作业”看作是一种与“课堂”相结合、相互补充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参与。同时,由于作业设计和评估的主体仍是一线教师,只要有正確的观念和能力引导,就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学工作的质量。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选择,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兰,王丹.“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多角度分层设计探究[J].新课程评论,2022(03):70-77.

[2]窦润江.“双减”视域下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07):16-18.

[3]吴璐.“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化学中开展多样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4):190-192.DOI:10.16681/j.cnki.wcqe.202204061.50541D67-EF20-43FC-87C3-1617011753E4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浅论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
对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