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观察

2022-06-14 02:21熊建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熊建清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血栓;致残率;护理质量;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中圖分类号】R743.33.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095-04

急性脑血栓发病急、病程长且致残率、致死率高,发病后需及时开展有效救治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与此同时,为降低临床致残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需注重尽早展开康复护理干预[1-3]。本次研究即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具体措施及临床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76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开展的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研究组(n=38)。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53~81(65.23±1.87)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23例、高中以上15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为51~80(65.96±1.16)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患者24例、高中以上患者14例。对比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脑血栓疾病诊断标准,且经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确诊;(2)首次发病;(3)患者家属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4)患者体征稳定后可积极配合各项调查、评估。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如心、肾、肝等;(2)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3)存在沟通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或临床资料不完善。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密切关注病患各项体征数据变化,配合医生展开各项治疗,待患者体征稳定后展开急性脑血栓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并指导患者配合各项护理工作开展。

研究组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指导医生组成此次早期康复护理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定期培训、考核以及护理计划拟定、护理干预监督、人员调配等内容,医生辅助护士长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计划拟定、人员培训、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责任护士负责落实各项护理措施。(2)人员培训。由护士长、指导医生定期对早期康复护理小组责任护士展开培训、考核,培训内容围绕急性脑血栓疾病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展开,同时进行沟通技巧、自我防护内容培训,确保其考核合格后参与此次研究。(3)身心评估。患者确诊后、展开救治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各项基本信息、体征数据、病情变化情况,同时通过了解其发病原因或发病影响因素,通过语言问答、问卷问答形式对患者的各项身心状况进行评估。(4)早期康复护理计划拟定。结合患者的身心评估结果、急性脑血栓疾病特点、以往护理重难点及经验,拟定具体、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计划,同时要求小组成员落实计划的各具体护理措施。(5)具体早期康复护理内容。①康复认知干预。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早期康复护理展开的必要性、护理内容、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积极配合。②心理康复护理。增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在此基础上展开针对性情绪疏导,并针对患者的顾虑进行情绪安抚、疑问解答。同时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播放轻松愉悦视频或音乐、指导患者亲友关怀鼓励或肯定患者的正确行为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③体位干预。治疗过程中,知道患者定期变换体位,如平卧位、侧卧位等,以有效避免因持续局部受压所致压疮等皮肤病发生。④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调整饮食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同时知道患者少食高胆固醇、高脂肪湿度,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为主,同时禁食油腻、刺激、辛辣食物,戒烟戒酒。⑤语言康复护理。急性脑血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语言表达功能障碍,可通过展开发音练习以促机体面部肌肉活动,同时通过循序渐进引导患者表达自身诉求以反馈自身感受。⑥肢体康复护理。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展开肢体按摩以促血液循环,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展开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卧床休息时,指导患者展开四肢被动、主动伸展、弯曲运动,后坐起、扶床行走、自行行走,以患者耐受为宜。开展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需陪同,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致残率,患者出现以下两项中的一项即视为残疾。(1)机体一侧肌力≤2级;(2)机体肌力>2级,但吞咽能力、语言能力丧失,无法生活自理。

以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质量,问卷内容包含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环境、护理安全,各指标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护理前、后,采用Fugl-Meyer肢体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MA分值与患者肢体功能良好状态成正比;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度,问卷得分与患者认知度成正比;以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分值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成正比;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分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

护理前、后,以生活质量评估表(SF-36)对两组病患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内容包含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各指标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当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致残率

对照组患者致残率为15.79%(6/38),研究组患者致残率为2.63%(1/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

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环境、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对比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前后FMA、认知度、NIHSS、ADL评分

两组病患护理前FMA、NIHSS、认知度、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FMA、认知度、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提升,NIHS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FMA、认知度、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对比护理前后

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指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分值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脑血栓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多因脑血管栓塞所致,机体颅内外脑部动脉粥样硬化致使机体血液流通速度减慢,导致机体血液中物质积聚于动脉血管中,并逐渐形成血栓,阻塞机体脑血管后致使脑组织难以及时输送充足血液至大脑,最终引发急性脑血栓[4-6]。該疾病发病急、疗程长且发病后致残率较高,同时严重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需及时展开有效救治以控制疾病发展,同时为降低急性脑血栓致残率、缓解对机体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不良影响,需有意识强化护理服务,其中需尤其注重康复护理的开展。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患者体征、疾病症状有效控制后48h内展开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尽早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疾病康复。于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为确保护理服务的系统性、专业性开展,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早期康复护理小组,并定期展开组内培训以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7-9]。为展开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服务,详细记录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并作全面身心评估,结合评估结果、疾病特点拟定具体早期康复护理计划并要求严格落实,进而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0-12]。本文结果显示,较对照组,研究组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更高(P<0.05)。急性脑血栓患者发病后,极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躁等情绪,影响疾病救治、护理措施的开展,甚至引发应激反应。早期进行康复护理中,展开有针对性的康复认知、心理康复干预,以尽早达到改善病患情绪、提升病患认知度的目的,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3-14]。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认知度、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对急性脑血栓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关联,而通过整饮食结构、科学饮食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栓疾病发生,同时辅助患者定期变化体位,以防压疮等皮肤病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通过展开语言康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以刺激机体神经功能,改善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进而降低患者致残率[17-18]。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致残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血栓病患尽早展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致残率有积极意义,同时可改善病患神经及肢体功能,进一步提升病患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认知度,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