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2-06-14 02:21闫芳芝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闫芳芝

【关键词】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115-04

慢阻肺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该疾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肺部感染、吸烟、大气污染等[1]。由于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肺部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加强护理,改善患者预后[2]。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基于此,本研究对8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入院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表现肺纹理增多,肺功能异常;(3)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并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肺部疾病;(2)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3)精神障碍意识模糊,长期卧病患者;(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1)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病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并了解患者治疗时可用药禁忌,初步制定护理方案。(2)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接受各项身体检查,并向患者说明肺功能检测指标的含义,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發放健康手册,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让患者对慢阻肺病因、发病机制、治理方案、护理意义有一定的认识。(3)心理疏导。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对于负面情绪比较重的患者,需要采取心理疏导方式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以引导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怀。(4)用药指导。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向患者讲解药物机制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需要加强教育,并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使患者能够按时用药。(5)运动指导。为了提高患者抵抗力,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引导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以达到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方法。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说明护理目的以及护理作用,定期对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并让患者进行确认。其次,要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另外,医护人员需要鼓励患者提出意见和看法,以便对现有护理内容进行补充,调整护理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评分。

(1)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当日发放填写,共发放82份、回收82份,回收率为100.00%,均为有效试卷。问卷总分设置为100分,得分>80分为十分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

(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于患者出院当日测评,选取心理状态、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四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评分结果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相关性。

(3)肺功能取肺通气功能测量仪,于患者护理前及出院当日测评并记录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指标数据。

(4)遵医行为取科室自制量表测评,依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个月内遵医行为达成情况测评,含用药情况、定时复查、合理饮食、按时作息、运动悠闲五项,各项总分均为100分,评分与该项遵医行为达成效果呈正相关性。

(5)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测评,于护理前及出院当日测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四个维度评分,各维度评分结果与自护能力成正相关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定性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护知识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护知识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慢阻肺疾病主要是由于受到呼吸道感染、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可能受到身体素质、遗传等个体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短、胸闷[3-4]。由于该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治愈,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上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以及对疾病认识不足,甚至对治疗方法产生怀疑,失去治疗信心,对于医护人员不够信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5]。因此,针对于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落实对患者相关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详细认识慢阻肺疾病,以此提高治疗质量[6-7]。传统护理方法主要是对患者饮食、用药、生活、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护理方法比较单一,没有考虑患者个性化需求,导致护理工作重点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中,医护人员更加注重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8]。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真实感受,并分析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补充护理内容,调整护理方案,使临床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充分尊重患者,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保证护理质量,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9-10]。

本研究对82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維度评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慢阻肺疾病患者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使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经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双向质量护理模式应用后,护理问题的及时反馈、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法均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在相同时间段内得到综合提升,并可有效完善临床护理措施覆盖范围,改善护理效果[11]。临床研究指出,慢阻肺发病期间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正确认识,可帮助其在积极寻求治疗同时,在积极生活自护行为下有效维持病情稳定,降低急性进展风险,保障患者临床安全。故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中,可在经患者、医护人员就护理情况双向反馈后,第一时间发现患者临床自护指导局限,以积极实施完善自护健康知识教育及自护指导,帮助患者提升综合自护能力,以进一步维持病情稳定,改善疾病预后情况[12-13]。

综上所述,针对慢阻肺疾病患者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