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葡萄透晶莹
——浅析《葡萄壶》的造型设计及深刻内涵

2022-06-14 08:11卞林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贴花花器壶把

卞林婷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者,它强大却不张扬,用简简单单的一花一草一木,一虫一兽一人,构造出一个和谐而绝美的世界。而紫砂与自然的结合,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这是低调与内敛的碰撞,是用一种和谐的方式碰撞出最美的传奇。

作品《葡萄壶》是一把典型的花器,它极力展现着自然之美,可以完美体现创作者对自然理趣的独特体现以及对自身工艺水准的细细打磨。紫砂花器尤其能展现紫砂艺人的工艺水平,这是因为花器具有仿生的特点,首先需要创作者有超高的观察力,可以准确地把握自然风景的外形,精准地展现自然景物最为夺目的特点。其次,艺术虽来源于生活,却也是高于生活的,将自然用艺术的手段进行二次创作是紫砂花器创作的关键所在。最后,创作者的审美水平往往对作品最后的体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并不是堆叠与组合,而是有选择地取舍,就拿作品“葡萄壶”来讲,创作者以贴花的手法,在壶身用葡萄藤叶作装饰,有一种自然生长的随意之美。以葡萄藤蔓作壶把,并在壶嘴的部分也添加了葡萄架的纹路,壶钮同样也是仿生,可见此壶上自然的元素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冗杂与繁琐,一切都以最和谐的方式排列组合,展现着自然与紫砂的水乳交融。这其实就说明,创作者对艺术布局的了解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一般来说,泥料是紫砂创作的根基,也是紫砂壶质感与色泽最重要的体现。此壶采用颜色沉静而有光泽的紫泥,我们从泥料的选取中,便能窥得创作者的一些巧妙构思。紫泥与此壶的主题、内涵也有着一定的关联。紫泥颜色虽然较为深沉却不暗沉,褐中透露着紫,仿佛熟透的葡萄一般,让人在视觉上就能联想到葡萄。其次,紫泥看上去深厚而稳重,是一种极为低调的紫砂泥,衬托了自然的默默无闻。

整件作品用同一种泥料制成,饱满而均匀,通体细腻而有光泽,将紫砂泥的原生之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朴实而华美并存的感觉。虽是以葡萄为主题,却丝毫没有低级的气质,反而给人一种优雅、随和之感。此壶的泥料与作品的气质融合得十分完美,保证了《葡萄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增添了紫泥特有的优雅与从容。

此壶非常注重“形”与“韵”之间的对话。作品《葡萄壶》的壶形较为小巧,更加凸显创作者极力想要表现得精致。壶体虽为紫砂壶创作中的常见造型,但是创作者却增添了许多特别的设计。壶身最宽的部分在中部偏下的位置,给人一种朴实的稳重。壶身非常圆润,拿在手中憨态可掬,十分可爱。壶钮短而粗,有几分憨厚之感,再加上葡萄藤的仿生,更有了几分自然的理趣。壶嘴与壶把是相呼应的两个部分,皆采用树瘿的肌理作为装饰,以这种“不规则”的“缺陷”来展现自然气息。此壶一反传统紫砂壶的光洁与平整,反而强调自然中的一些缺憾,来展现灵动之美。

壶身的葡萄藤蔓肆意而放纵,盘旋在壶身上,似蜷曲,又似舒展,随风摇曳,犹如精灵般别有一番风韵。作品表面的葡萄叶是以贴花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主次分明,趣味十足。创作者抓取了自然的最主要形态与最本质的地方,并且将内心的情感糅杂在了景物之中,给整件作品增加了紫砂艺人自身的特点,使作品更具自身特色。

此壶就像一颗饱满的露珠,细腻的紫砂泥衬托着葡萄叶的生机与活力。壶盖采用压盖的方式置于壶口,上面几片叶子的装饰颇有浮雕的风味,壶钮的形态自然而逼真,桥状钮更具风格特色,惟妙惟肖。

作品最为吸睛的地方集中在壶把处,壶身的葡萄藤蔓从壶把盘旋而出,壶把就仿佛葡萄架,葡萄围绕葡萄架而生,颇具自然理趣。贴花、浮雕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氛围,烘托出夏日的生机。

葡萄总是以一种成群结队的方式出现,颗颗饱满圆润,惹人喜爱。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葡萄一向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寓意,这一点也符合中国的子嗣观。中国的子嗣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也是如今大多数家庭最殷切的期盼。因此,这一主题也拥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结语:作品《葡萄壶》以葡萄为主题,很好地诠释了紫砂花器的风味。创作者工艺水平精湛,在造型上无可挑剔,将自然与紫砂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创作者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潜心将自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让以实用为主的紫砂壶以艺术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加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贴花花器壶把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现代陶艺领域贴花装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一粒珠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