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2022-06-15 20:48段翠清
科技资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甘肃民众污染

摘要:该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评价了甘肃地区生态文明持续推进的建设成效。调查证实,通过几年的建设,民众对生态文明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民众对生态保护的责任心增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成效给予了一定的认可。同时,对我省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建设力度、建设水平等方面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需要在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重视。

关键字:生态  文明  环境  污染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b)-0000-00

作者简介:段翠清(1986—),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学、环境科学。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Gansu Province

DUAN  Cuiqing

(Gan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Province,73007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ansu Provinc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The investigation confirmed that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construction, the people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eopl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has been given a certain recogn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valuable opinions on the methods, intensity and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next step.

Key Words: Ecological;Civilization;Environmental;Pollution

2013年以來,甘肃省政府坚持贯彻“八个着力”要求,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努力打造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甘肃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初步进展[1]。但是,对于有着切身利益的民众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的感受如何?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分析甘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做一真实评价,旨在对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改善生态环境,尽最大努力,让民众生活在一个山青水绿的良好生态环境中。

1被访者基本情况

2020年,调研组分别奔赴甘肃各地,走访调查民众语意重复,“近”“余”二者删其一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1份,回收问卷有效率占96.83%。被访对象范围涵盖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者等十大阶层,其中中共党员176人(占比30.29%)、无党派人士400人(占比68.85%)、民主党派人士5人(占比0.86%)(如图1所示)。被访民众包括从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城区、城郊、县城、乡镇、农村各个地区的民众(如图2所示)。

2.结果分析

2.1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

调查显示,有67.80%的被访对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有3.10%的被访对象完全不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有29.10%的被访对象“听说过”生态文明,但不了解具体的内容,有56.80%的被访对象“基本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论,有11.00%的被访对象十分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有近八成的被访对象是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和媒介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情况。综合来看,目前,民众对生态文明的了解渠道比较单一,基本是通过媒体的宣传的被动方式来了解的,下一步,政府应该继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和理论进行大量宣传和培训,提升民众主动去获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知识和途径的积极性。

2.2民众对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力度和建设成效的评价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坚持贯彻“八个着力”要求,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努力打造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甘肃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初步进展。调查显示:有6.88%的民众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到很满意,有40.62%的民众感到满意,有42.00%的民众感到一般,有10.50%的民众感到不满意。同时,还有66.26%的民众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整治力度持积极的态度。有九成的民众认为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工业污染、噪音污染、农业污染等几个方面。据调查分析,目前甘肃省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工业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等反面,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较吻合。调查结果显示:有22.99%的民众选择了饮用水污染,有20.74%的民众选择了食品污染,有16.98%的被访民众选择了工业污染,有16.79%的民众选择了噪音污染,有15.35%的民众选择了农业污染,有4.70%的民众选择了光污染,有2.44%的民众选择了其他污染源。其中饮用水无污染和食品污染是民众认为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尽快进行治理。FDE0C64D-BFCE-4514-AD04-9E526F27D10D

2.3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程度

调查显示,有37.18%的民众认为应建设生态环境优先于发展经济,有44.41%的民众认为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应同时进行,只有14.29%的民众认为发展经济应优先于生态环境建设。还有4.13%的民众认识二者顺其自然的发展。当被问及“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因为建设生态环境而上涨你愿意吗?”,有63.06%的民众愿意接受因为生态环境建设所带来的生活必需品物价的上涨,也有36.32%的民众不愿意接受因为生态环境建设所带来的生活必需品物价的上涨。在370位能够接受物价上涨的被访民众中,也只有2.93%的被访民众能够接受20%以上的涨幅,有16.70%的被访民众接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之间的涨幅,有44.04%的被访民众能够接受百分之五以下的涨幅。可以看出,经过7年的努力和发展,民众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意识越来越增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3结论与分析

3.1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形式比较多样化,但是需要更加深入化

经调查显示,在被访民众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处于十分了解和基本了解的民众中,有八成以上都是具有大专学历以上,或从事社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工作环境,平时接触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都相对较多一些。从本次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虽然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方面也是通过媒体、报纸、杂志、专题教育、宣传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展开,但是民众更多的都是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渠道大概知道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真正通过专题教育、与身边人的交流,来获取和理解生态文明更深次的内涵的民众并不多。这就需要政府要针对民众文化程度、工作环境的不同,设计和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

3.2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环境污染治理急需解决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民众对我省的生态环境问题状况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担忧,有超过五成的被訪民众对身边的生态环境表现了不同程度的不满,其中有10.50%的被访民众表示非常不满。在受访民众中,只有6.88%的被访民众对身边的生态环境表示了很满意。而且受访民众对饮用水污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噪音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都认为是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方面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需要政府重点进行治理的方面。

3.3民众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优先选择上,只有1/3的民众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比经济发展重要,只2.93%的民众能够接受20%以上的因为生态保护所带来的生活品价格的涨幅,只有1/3的民众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自己的责任,绝大多数认为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这些都充分说明,虽然通过各种宣传让民众知道了生态文明,但是从内心深处,或者自我意识中还没有真正重视起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环境的行动自觉力上还有待增强。

3.4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科技水平必须加快提升

纵观甘肃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总体呈现出的情况为:在GDP总量和人均GDP量越高的城市,其环境空气质量越差,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越高[2]。并且在伴随大量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重化工产业的崛起,甘肃出现了很多新型化的工业化城市,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的发展由于主要是依托城市地区不可再生稀有矿产资源的存储和开采,多数以原始加工为主,缺乏深层次的资源精细化加工和利用[3]。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缺乏安装合理的废弃物处理设备,从而造成该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

4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要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应用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加强对大型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将原材料的加工往纵深方向发展。二是加快利用甘肃优质的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资源进行产业部分。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宣传模式,在全社会形成绿色节约、文明出行的生活方式[4]

4.2注重大气污染防治、解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要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气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加强环保监督。二要加大措施对农业耕作结构和方式的调整,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积极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防沙带建设,有效实施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增加林草覆盖率,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落实城市道路和城市范围内施工工地等扬尘管控。大气污染防治与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体现[5]

4.3加强水污染治理,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积极促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尽快实施,解决西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二是积极整治农业灌溉用水浪费问题,积极引导和监督农民使用滴灌等节约水量的灌溉方式。三是将强农村环境的面源污染治理,减少水源地的污染[6]。四是加强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水平,防治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渗入地下水,从而形成水源地的二次污染。

4.4加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工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甘肃应结合本区域特色,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做好长城国家公园、长征国家公园在我省的范围界限核准、勘界立标和规划工作,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7]。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并逐步提高补偿水平,完善助理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水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 晋王强,牛学乾,温飞,等.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环境保护,2021,49(9):55-59.

[2] 卢炳涛.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环绕的生态文明新甘肃[J].人大研究,2020(10):56.

[3] 王克钧,解若冰.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构建[J].甘肃农业,2021(11):40-42,61.

[4] 徐嘉祺,佘升翔,刘雯.“双碳目标”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研究[J].理论探讨,2021(6):132-137.

[5] 钟玲,刘晓云,李江,等.大气污染防治认证评价推进策略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6):113-118.

[6] 罗梦迪.政府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21.

[7] 张俞,张智光.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经营与分区管理模式分析[J].经营与管理,2022(1):143-148.FDE0C64D-BFCE-4514-AD04-9E526F27D10D

猜你喜欢
甘肃民众污染
甘肃两当县站儿巷镇:“民事直说”小程序派上大用场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致敬甘肃
第17站甘肃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圣诞礼物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