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道路

2022-06-16 01:21郭蓉
新长征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郭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态,正在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并对世界历史的進程产生影响。

一、 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带着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初心”,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

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有本质的联系,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其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定向,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历史的必然。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与马克思主义建立本质联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行的引导的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态,中国共产党客观且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实践的成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道路

中国共产党客观、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不是抽象地照搬,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中,由此出发制定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方针。

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创。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世界历史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最后的完成,世界历史不再具有新的可能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籍日裔学者福山的一书《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这部伪黑格尔主义著作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普遍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界的一般氛围。在这种普遍的氛围下,德里达提出了“马克思的幽灵”的论述,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巨变之后,虽然不再具有现实的存在、肉体的存在,但是依然存在,它是一个“幽灵式”的存在。德里达在那时候没有看到,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存在,是具有肉体的存在,并且生机勃勃,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渐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不断写下新的壮阔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达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道路,不仅解决了中国问题,也在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和升华,是对西方资本逻辑下的世界秩序进行的批判。中国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文明类型,这种新文明的条件显然要在充分占有现代文明的成果上超越现代性本身,哲学上称作为“扬弃”——既被克服又被保留。从历史现实的角度看,新的文明类型必须占有强大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且必须超越现代性本身,既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也展现其新的文明类型的特性。

三、 中国式道路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世纪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重大,也给世界上其他民族解决人类问题树立了中国榜样。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不仅对中华民族具有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人类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的高度的现代化,也是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现代化。中国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高度现代化,超出了资本逻辑的现代化,表现出不再以资本的增值为一切发展的目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地展现出新的文明类型的可能性,并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贡献中国方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此,“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姜    姝D189C046-BC35-4F15-A13A-049B174D8530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式民主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另类行为
中国式性感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