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与新疆族际交往研究*

2022-06-16 03:13张宇婷黄春梅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民民族交流

张宇婷 黄春梅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引言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已经从“纲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调节情绪、促进交往等方面的延伸价值也日益凸显。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保障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融合。

族际交往从根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形式,指作为共同体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往来。交往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即族际交往心理,它包括民族交往的需要动机、相互认知、情感体验、交往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交往方式,也是民族之间所有接触和互动关系的总称[1]。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族际交往就是各民族在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接触、互动、交往、交流和交融。本研究以新疆城乡各民族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全民健身活动为手段,以促进各民族族际交往为目的,对新疆各族城乡居民的健身情况、健身中的族际交往情况以及全民健身活动对族际交往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居民身心健康、促进族际交往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新疆城乡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基于锻炼者视角下,全民健身活动对促进族际交往的影响。共向各民族居民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4%。

(二)研究工具

结合本文调查目的制定调查问卷,通过信效度检验后,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向部分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健身情况、健身中的族际交往情况及全民健身活动对族际交往的影响等,并将调研获得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新疆各民族居民健身情况分析

在被调查的各民族男性中(表1),64.0%的人认为健身很重要,33.5%的人认为健身比较重要,认为不太重要以及不重要的仅占2.4%。被调查的各民族女性中认为健身很重要的占66.7%,比较重要的占28.6%,不太重要以及不重要的占4.7%。由统计结果可知,绝大部分人对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持有正确的认知。国民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意义,全民健身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尽管如此还有极少一部分人认为健身并不重要,说明一些锻炼者缺乏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没有把体育健身看作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感受运动带来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

表1 全民健身重要性统计

在被调查的各民族锻炼者中(表2),每周参加健身活动2-3次的人数最多,占比39.7%。男性和女性锻炼者在每周参加健身活动的次数存在显著差异,每周参加1次健身活动的男性锻炼者占调查对象的15.2%,而女性锻炼者占比高达29.5%;6次以上男性锻炼者占17.7%、女性锻炼者占7.3%,男性锻炼者每周参与健身活动次数明显多于女性锻炼者。这主要与女性的自由支配时间少有关,有研究表明女性做家务的时间及承担日常家务劳动的量大都是男性的两倍[3],缺乏时间导致女性锻炼频数低于男性。调查还发现女性锻炼者每次的锻炼时间少于男性锻炼者,锻炼强度低于男性,这与男女的身体差异、运动能力差异和健身需求差异有关。

表2 每周参加健身活动的次数统计

各民族男性锻炼者参与最多的健身项目是球类运动(表3),占比37.9%。参与广场舞或健身操的人数最少,占比2.2%。在调查的女性锻炼者中,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是广场舞或健身操,占比35.7%。女性锻炼者中参与武术太极的人数最少,占比2.7%,可见男性锻炼者和女性锻炼者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整体健身项目的选择看,主要还是集中于球类、跑步、健身操、广场舞这些在全国开展范围比较广泛的项目,有的居民会选择2-3项进行日常锻炼,但相对来说选择武术这样的传统项目人数较少,而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健身的居民更是少之又少。受众有限,宣传力度不足,推广普及困难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限制了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发展[2]。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在吸取大众健身项目优点的同时,也应考虑各民族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化发展,开展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项目,更好地促进族际交往。

表3 参加健身活动的项目统计

(二)健身中的族际交往情况

从总体上看,各民族男性锻炼者独自锻炼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锻炼者(表4)。只有15.1%的锻炼者是独自锻炼,其余都是选择和家人、同事、同学一起锻炼,其中和同学在一起锻炼的人数占比最多,达到34.2%。调查还发现锻炼者的同伴往往来自于不同民族,基于共同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更愿意组队锻炼,通过一起健身锻炼进一步增进和同学、朋友或同事的感情。这有利于增加与各民族同伴深入交流的机会,提高人际交往质量,进而达到增进各民族友谊、促进文化融合的目的。

表4 全民健身活动形式统计

健身时没有交到朋友的男性(表5)只占调查人数的12.2%,没有交到朋友的女性仅占调查人数的11.9%。大部分锻炼者能够在全民健身参与中结识各民族新朋友,男性锻炼者结识6-10人的朋友占比最高,女性锻炼者结识1-5人的朋友的占比最高,男性显然更善于与人交往。全民健身作为一种和谐创建活动和身心健康保健手段,在增进人文关怀,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功能是积极而显性的[4]。说明全民健身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确实能够扩大个人的朋友圈,增强体育交往能力,扩大族际交往圈子,巩固与加强各民族大团结。

表5 全民健身活动认识的朋友数量统计

总计有95.7%的锻炼者参与健身时的气氛都较为融洽(表6),互动交流较多,只有4.3%的人健身时冷漠不交流。可以看出,体育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总是以其开放性联结个人、他人和团队。绝大部分锻炼者更愿意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健身氛围,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互惠具有“及时性”,即互动双方(或多方)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就能得到“好处”,心情得以愉悦,体质得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4]。所以令人感到放松融洽的健身氛围,不仅可以满足个体愉悦身心的需求,还有利于克服社交障碍,将不同民族的锻炼者凝聚在一起,从而发展族际间友好关系。

表6 健身时的气氛情况统计

女合计计数百分比计数百分比234 50.0%402 50.5%214 45.7%360 45.2%20 4.3%34 4.3%468 100.0%796 100.0%健身气氛 融洽交流多 一般交流少 冷漠不交流 合计

(三)全民健身对族际交往的影响

49.0%的锻炼者认为健身活动对族际交往存在一定的影响,38.7%的人认为健身活动对族际交往有很大影响(表7)。由此可知,体育健身活动对于改善族际关系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何文多也探究了全民健身运动在培养人们的道德感、美感,防治人际关系“异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出健身运动是防止人际关系“异化”的一种积极手段[4]。因此,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贴近生活、方便参与、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体育为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加强民族团结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表7 锻炼者对族际交往影响程度的认知统计

在影响全民健身活动中族际交往的因素中(表8),个体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族际交往的最大的一个因素,占比42.0%。族际交往中双方是否兴趣相投、性格相合、三观一致和是否有共同话题成为交朋友的关键因素。族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价值观念产生分歧[5],这与本文的调查结果一致。

表8 影响全民健身活动中族际交往的因素

其次影响族际交往的因素是健身活动,占比28.6%。其中的项目特征如运动的强度,运动方式是对抗还是合作,场地设施是否安全专业,参与人数多寡都在锻炼者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些也对族际交往产生较大影响。但究其根本全民健身活动的选择也和个人的兴趣性格有关。文化因素排在影响族际交往的第三位,占比16.6%,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对族际交往存在影响。

社会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族际交往最小的一个因素,占比12.8%。由此可知,年龄差距、民族不同、地域差异都不是影响族际交往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族际交往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6]。各民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共同参与锻炼活动中积极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更有利于密切团结与合作。

由此可见,全民健身是促进族际交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个体因素对族际交往产生的影响最大,社会因素的影响最小。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科学健身水平和族际交往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交往功能来看(表9),有91.5%的调查者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使交往更深入地进行,92.6%的调查者赞同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使交往更具平等性;从全民健身的作用来看,93.2%的锻炼者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消除一些误解、矛盾和摩擦,93.8%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社会交往能力;从族际交往方面来看,93.2%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使人际交往更轻松、更自在,96.3%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从促进族际交往方面看,90.6%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增进参与者的默契与信任,92.3%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增进各族群众的情感交流,94.6%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可以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94.6%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拉近各民族间的心理距离。

表9 全民健身活动对族际交往的促进功能认知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人可以正确看待全民健身活动除了增强体质之外的积极作用,这也展示了政府大力推行全民健身活动的效能。但是,还有极少一部分人不认同全民健身活动的功能和效果,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参与全面健身活动的次数过少,缺乏锻炼积极性,所以不能深刻认识全民健身活动对个体之价值和功效。建议加强全民健身文化的宣传,鼓励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追求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促进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和终身化。

三、结论与建议

从健身情况来看,男性锻炼者在锻炼频次、锻炼时长、锻炼强度与女性相比都有显著差异,男性健身参与度高于女性。锻炼者大都是结伴而行,单独去健身的女性比例小于男性,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健身时都处在融洽交流的氛围中,绝大多数人都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结识了新朋友,扩大了自己的交友圈。社会因素中年龄、地域、民族等因素被认为对族际交往产生影响最小,反而是个体因素中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因素对族际交往产生的影响较大。大部分人认为全民健身可以促进各民族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拉近各民族间心理距离,另外还可以减少矛盾和摩擦,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还需要通过以下路径来进一步发挥全民健身对族际关系和族际交往的重要作用。家庭中的男性和女性合理分配时间,共同承担生活琐事,引导女性建立正确的健身观。加强全民健身意义的宣传,组织形式丰富的健身活动,重视培养健身活动中的合作能力,提高个体的自信心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大力推广少数民族优秀健身项目,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构建良性族际交往的机制,以健身活动获得族际友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群体间或个体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构建和谐的族际关系。

猜你喜欢
全民民族交流
全民·爱·阅读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MINORITY REPORT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交流平台
传承 民族 文化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