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关系的分析

2022-06-17 22:17吴胜元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肿瘤

吴胜元

【摘要】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与肿瘤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7月- 2021年5月收治的67例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参与者的肿瘤标志物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比较两组参与者的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病例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检验结果分别为1001.31±321.14ng/L、80.56±16.18ng/L、510.04±17.16U/L、515.26±66.18U/L、410.42±35.11U/L,均高于对照组的768.15±62.33ng/L、17.58±3.12ng/L、231.23±20.14U/L、291.19±22.31U/L、121.27±11.4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5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为0,病例组的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如下:AFP的阳性检出率为53.73%(36/67),CEA的阳性检出率为61.19%(41/67),CA125的阳性检出率为58.21%(39/67),CA153的阳性检出率为56.72%(38/67),CA199的阳性检出率为68.66%(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其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少,检测方法较为简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  R44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5--02

肿瘤是一种存在于机体内的赘生物,其能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产生,医学上根据肿瘤不同的病理学形态以及生长方式将其分成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均对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因此,尽快对肿瘤采取早期的治疗措施是极有必要的[1]。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在生成期间异常增加的物质,比如糖酵解产物、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等,通常在机体的血清中能够检测出来。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之一[2-4]。本研究旨在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月- 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67例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同期选择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病例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53±12.15岁;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有11例,患有肝癌的患者有16例,患有胃癌的患者有18例,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有13例,患有卵巢癌的患者有9例。对照组男38例,女29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5.93±11.8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左右,将血清分离后使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对其中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共5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验,均按照流程严格规范操作。

1.3&nbsp; 肿瘤标志物的阳性判别标准

当AFP>1000ng/L、CEA>80ng/L、CA125>500U/L、CA153>500U/L、CA199>400U/L时,即为肿瘤标志物检验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

病例组的AFP、CEA、CA125、CA153、CA199检验结果分别为1001.31±321.14ng/L、80.56±16.18ng/L、510.04±17.16U/L、515.26±66.18U/L、410.42±35.11U/L,均高于对照组的768.15±62.33ng/L、17.58±3.12ng/L、231.23±20.14U/L、291.19±22.31U/L、121.27±11.4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出情况

对照组的5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为0,病例组的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如下:AFP的阳性检出率为53.73%(36/67),CEA的阳性检出率为61.19%(41/67),CA125的阳性检出率为58.21%(39/67),CA153的阳性检出率为56.72%(38/67),CA199的阳性检出率为68.66%(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检测抗原、激素、维生素、抗体等方面的准确度逐渐提高,在医学领域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5-6]。在检测肿瘤标志物方面,与传统的生物检测技术相比,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灵敏度更高,且检测方法更为便捷,与放射免疫法相比,化學发光免疫技术的价格更低廉,且无污染,同时还具有免疫放射法的优点。因此,化学免疫发光技术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7]。目前,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其检测结果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检测前,样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影响肿瘤标志物的主要因素,比如,样本长期放置在冷冻环境中、受检者服用药物等;在检测中,仪器的精密度、检测过程中样本的交叉污染、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变异系数等均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在检测后,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还包括参考值的范围,结果分析不当会导致误差,这一点也需要注意[8]。因此,在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最好选择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将敏感度高的肿瘤标志物与特异度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避免出现肿瘤假阳性、漏诊等的情况,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AFP、CEA、CA125、CA153、CA199检验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5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为0,病例组的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如下:AFP阳性检出率为53.73%,CEA阳性检出率为61.19%,CA125阳性检出率为58.21%,CA153阳性检出率为56.72%,CA199的阳性检出率为68.66%。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其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少,检测方法较为简便,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李君.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25):117,122.

[2] 吴永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6):220-221.

[3] 钟磊,谢海燕,林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8,31(20):155-156.

[4] 王成宝,李佳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2021(19):83.

[5] 代俊峰.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03-205.

[6] 景现奇.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4):113-114.

[7] 吴静.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监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107-108.

[8] 刘云艳.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43.

[2021-09-26收稿]

猜你喜欢
肿瘤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肿瘤标志物检查需要空腹吗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肿瘤标志物,你该知道这些事儿
肿瘤标志物也有“障眼法”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